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住宅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住宅质量管
理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临港科技城D03-01地块公共租赁住宅项目
为背景,介绍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在设计深化、生产加工、堆放运输及现场施工
等阶段的质量管理,为后续此类工程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工程案例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的开发建设,越来越多的公共租赁住宅接连
开工。
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
同时,施工速度较快。
装配、连接以及浇筑等方式均在施工现场完成,操作简便。
根据上海市住建委2022年12月13日发布的《上海市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质
量管理规定》,结合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本文主要针对主体结构质
量控制展开探讨。
1 工程概况
临港科技城D03-01地块项目位于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总用地面积为27255m2,总建筑面积97707m2,项目主要包括:高层住宅1-4#楼、地下车库及附属公建配套,住宅楼1-4#楼中1#楼为14/17层,其余均为18层,建筑总高度为55.20m,
采用装配整体式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如图1为项目效果图。
装配整体式剪力
墙结构即混凝土结构采用承重预制墙板,通过节点连接,利用具有有效传力能力
的后浇混凝土,做到高承载力和强抗变形能力的结构。
该结构体系着重于竖向连
接方式,而竖向连接方式主要采用螺栓连接或套筒灌浆连接[1]。
图1 项目效果图
2 设计和制作加工质量管控
施工前主要包括设计深化和厂家生产两个阶段。
一般来说,图纸深化主要对围护墙、剪力墙、梁、楼板、楼梯及空调阳台板进行深化设计。
深化设计图中对板厚、标高及相对位置进行了明确。
针对每一块PC构件,给出了相对体积与重量,为后续PC吊装塔吊的选型打下了基础。
PC结构的设计变更和生产调整主要为预留孔洞的调整,在PC结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表1PC结构设计生产阶段常见问题及其调整
针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场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依照相关规范,对材料
进行质量保证核验,主要检验项一般为长度、宽度、高(厚)度、例向弯曲、预
埋件、预留孔、预留洞、主筋保护层厚度、表面平整度、翘曲等,同时需按照规
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后才能使用。
3 安装施工质量管控
3.1运输堆放
针对PC构件的运输和存放,预制混凝土构件运输主要选用低平板车,并采
用专用托架,构件与托架绑扎牢固;预制叠合楼板采用平放运输,实际运输时,
考虑经济效益,针对PC构件分楼号分单元进行施工,随运随吊,现场堆放不超
过4层[2]。
当来运车辆过多时,取高峰期最大堆放情况,堆放3堆,每堆堆放构件数为
24件,总重量约为68t。
材料堆放仅考虑对顶板的抗压,本项目采用C30混凝土,顶板厚度为300mm。
对材料堆场位置铺设3mm的钢板,避免因车辆刹车及启动产
生的水平剪力,和材料自身的压力下,对顶板堆场位置混凝土产生破坏。
3.2PC灌浆
由于PC排架影响灌浆作业,故对竖向构件安装完成的PC结构,PC排架做拆
除处理。
该阶段仅依靠斜支撑作为PC构件的承力结构,若未灌浆立刻进行同层
混凝土浇捣或安装上层结构,易造成失稳倾覆的危害。
因此,本项目施工采用随
层灌浆的工艺,即每层PC结构顶板浇筑完成后,上一层柱开始施工前,随即进
行灌浆施工,灌浆施工完成后再继续施工[3]。
针对灌浆施工主要有如下管控措施:
1、封堵接缝:在完成PC构件的吊装后,需对其相对位置进行调整,灌浆前,需对构件底部四周的接缝进行封堵作业。
为保证封堵的质量(即其密闭性),需
采用专用的C55级坐浆料。
封堵时,应施工作业成R角[4],保证封堵位置的平整
度与光滑度,避免漏浆现象的出现,从而实现封堵的密实稳固。
2、灌浆前准备:采用专用的C55级坐浆料封堵前,应按照供应商提供的说
明书,在坐浆料中分两次加水,并搅拌均匀。
封堵前,为保证封堵质量,需对拼
接面做湿润处理,一般采用手持喷雾剂喷雾湿润即可,避免明水。
为保证筒孔的
顺畅,一般先填抹1-3cm深,确保孔不会被浆料堵住,然后将避免钢筋被污染的
内衬(一般为PVC管)抽出,随后进行下一阶段的填抹。
完成后,需静置24h,
满足强度要求。
3、预埋钢筋定位不准:灌浆施工前发现,插筋在转换层位置植筋生根,易
产生偏位现象,且整体性较差。
经研究后利用定位扁铁,针对墙板灌浆套筒预留
位置,在扁铁上开设孔洞,便于预埋钢筋穿过。
测量放出定位线后将定位扁铁焊
牢至对应位置,随后将预埋钢筋插入对应孔洞,待校正后将预埋钢筋与定位扁铁
焊接,从而确保预埋钢筋的准确性。
4、灌浆饱满度监测:当浆液从相对应出浆口成股流出时,需对出浆口进行
封堵。
一般采用直径10mm左右且可重复使用的橡胶塞进行出浆封堵。
为确保灌
浆饱满度,可对下口先封堵,待筒内空气从上口排出后完全封堵。
注浆过程中,
需关注连接部位及外墙表面,是否存在漏浆情况,若漏浆,需暂停灌浆作业,并
采用专用封堵料进行封堵。
一般在灌浆结束后1h内,需再次检查灌浆饱满度,
若不满足要求需根据实际工况及时补浆。
图2浆料饱满度监测器
5、成品保护—灌浆施工完成后,应对其进行成品保护,对相应位置应悬挂警示标志。
在一般情况下,随气温决定静置时间,一般以14℃为界,低于此标准则静置1天,高于此标准则静置两天。
静置过程中需保证灌浆完成后12h内不得使构件及灌浆层受扰动影响。
3.3PC吊装
根据PC设计深化图纸,PC预制构件数约为11300件,叠合梁板、隔墙、楼梯等构配件约为13000件,其中最重构件为PC墙板,重约4.1t,根据该吊重,最终选用TC7530和STT373A塔吊。
为满足现场吊装及材料垂直运输的需要,保证工程进度,在1#楼北侧、2#楼西侧及3#楼南侧各布有一台TC7530塔吊,4#楼西侧布有一台STT373A塔吊,以供施工现场材料运输及转运。
吊索拉力图如图3所示,取叠合墙板重量G=4.1t=41kN,板与吊索间夹角为1.047。
吊索拉力最小值F拉=G/4cos1.047=20.5 kN。
故单根起吊吊索直径不应小于21.5mm。
图3叠合板吊装图4剪力墙吊装
吊装前应试吊装,吊钩与限位装置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m,吊装必须采用高
强螺栓和型钢扁铁。
吊具须由专人管理并做好使用及维保记录。
针对洞口较大或
较为狭长的PC构件,应对其做加强处理,且加强件应在其吊至工作面后拆除。
PC吊装以PC墙板吊装为例,主要控制要点如下:
1、现浇转换层:结合楼板预埋件分布图,PC剪力墙结构与上一层现浇顶板
结合施工时,竖向钢筋的连接采用专用测量工具和定制定位框进行固定,保证连
接钢筋的间距和垂直度要求。
转换层浇筑前,需对相关埋件进行预埋,主要包括
竖向墙板斜拉杆固定底座、机电通孔。
其中,底座埋件需焊接至楼板钢筋确保其
无松动。
2、墙板起吊:按施工工艺依次对PC板吊装(如图4),不考虑插入式安装。
3、墙板固定:墙板初步就位后,立刻安装上下斜撑杆,确保拉牢后,松开
钢丝绳,脱钩,卸去吊具。
针对门洞处,吊装完成后,附加横梁位置增设一道垂
直临时支撑确保稳定性。
4、校正:安装完3-5块墙板后,从安装完的第1块板起依次校正墙板的垂
直度和平整度。
校正过程中,针对板内斜撑杆,同时仅能对单根调整垂直度,垂
直度校正完毕后方可进行下一根的校正。
校正时可对相应紧固件进行微调,严禁
蛮力校正。
5、BIM技术减小装配误差:施工前可通过三维精细化建模,利用施工模拟,
对现场进行虚拟建造,避免实际拼装中的返工和错误。
通过数据对比和参数优化,可提高场地利用率,降低材料折损系数,为PC吊装施工减轻负担。
6、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PC梁搁板部位高低不平,板搁置后,板底和梁上
口间缝隙较大,针对该种构件,现场对相应部位做临时打磨处理来减小缝隙。
7、施工过程中发现,PC板为与上部现浇混凝土产生粘结力,表面刻痕深度
基本均为5mm,但生产时由于刻痕较深,表面石子将因此扰动,刻痕难成规则条状,影响观感。
经检验后续生产过程中小部分板适当减小刻痕,对比并检测后发
现刻痕为3mm刚好满足粘结力要求。
4 检测质量管控
本项目灌浆料共计2569t,同一成分、同一批号的灌浆料以5t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t的以同一进场批次为一个检验批,总计534个检验批。
其中试块每工作
班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楼层取样不得少于3次。
每次从中抽取1组试块,进行
28天标准室的强度养护,随后送至检验机构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按照GB/T17671,采用标准棱柱试件尺寸为160x40x40mm,其中:b为试件截
面的高宽,即40mm,b³=64000mm³, Ff为折断时施加于试件上部中部的荷载,
单位为牛顿(N),抗压强度P=Ff/S=Ff/b2(MPa)≥85(MPa)。
5 结语
通过对本工程案例分析,PC结构的质量管控要在构件深化设计、加工制作、
现场安装和灌浆连接等各个环节,按照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需要建设、主体设计、深化设计、构件制作加工、构件安装、施工总承包、监理等单位协同
配合,才能确保主体结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辉.PC构件吊装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D].中国高新科技,2022年
[2]张文灏.高层住宅全PC结构设计吊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
导向,2015(13):208-210.
[3]其志恩.PC住宅施工安全关键技术及其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4]马军卫,潘金龙,尹万云等.灌浆套筒连接全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
性能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7,34(10):178-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