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排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官职排名
古代官职大小排列如下:
1、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武)领侍卫内大臣
2、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右都御史;(武)将军,都统,提督
3、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省总督,各部院左、右侍郎;(武)副都统,总兵
4、从二品:各省巡抚,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各省布政使;(武)副将
5、正三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右副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各省按察使;(武)参将
6、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武)游击
7、正四品: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各省道员;(武)都司
8、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武)城门领
9、正五品:左右春坊左右庶子,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院郎中,各府同知,直隶省知州;(武)守备
10、从五品:鸿胪寺少卿,各道监察御史,翰林院侍读侍讲,各部院员外郎,各省知州;(武)守御所千总
11、正六品:国子监司业,内阁侍读,左右春坊左右中允,各部院主事,京府通判,京县知县,各省通判;(武)门千总,营千总
12、从六品:左右春坊左右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直隶州州同,州同;(武)卫千总
13、正七品:翰林院修编,各部院七品笔贴式,顺天府学教授、训导,京县县丞,外县知县,各府学教授;(武)把总
14、从七品:翰林院检讨,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国子监博士,直隶州州判,州判;(武)盛京游牧副尉
15、正八品:太医院御医,各部院八品笔贴式,外府经历,外县县丞,州学正,县教谕;(武)外委千总
16、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府、州、县训导;(武)委署骁骑尉
17、正九品:各部院九品笔贴式,县主簿;(武)外委把总
18、从九品:翰林院待诏,刑都司狱,州吏目,巡检;(武)额外外委
19、末入流:京、外县典吏,驿丞,河泊所所官;(武)无末入流
知识拓展: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中国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
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分为两块,一块是中央的政治,另一块则是地方的政治。
而官职制度相应地也分为两套,一套是中央的官职制度,另一套则是地方的官职制度。
中央的皇帝及官员像火车头一样带动着地方各级的`官员,整个庞大的帝国,才能像一列高速火车一样,有序且高效地向前奔跑。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中央的官职制度以及相应的官职名称。
至于地方的官职制度及相应的官职名称,纸条君之后再给大家细说~
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
古代的官职制度萌芽于先秦时期,发展到秦汉的时候,官职制度就基本成熟了,纸条君来带大家温习下历史课本~
秦汉时期,中央的官职制度主要是“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全国事务,是皇帝的助手,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吧。
而太尉则协助皇帝掌管全国的军队,是全国最高的军事长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吧。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大概相当于今天的“中纪委”吧。
至于“九卿”,则是虚指“列卿”或“众卿”,并没有确指“九位大卿”的意思。
这是秦汉时期中央官职制度的基本情况。
我们所熟知的写过《谏逐客书》的秦朝文人李斯,就曾官至丞相。
古代中央官职制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三公九卿”制便慢慢地过渡为“三省六部”制了。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三省同为国家最高的政务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议,而尚书省则负责执行。
(可能有点类似于今天美国的“司法”、“立法”、“行政”的三权分立吧。
)
所谓的“六部”就是尚书省下辖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吏部掌管官吏任命;户部掌管户口土地、钱粮收支;礼部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兵部掌管武官选用、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工部掌管屯田水利、交通工程。
六部之间组织完整,分工明确。
各部长官称尚书,副长官称侍郎。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就能明白我们刚刚在文首所提的那个问题了。
苏轼所任的“礼部尚书”,就是礼部的最高官职,鉴于礼部主管礼仪祭祀、科举学校,那么“礼部尚书”大概是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教育部部长”。
对于苏轼这样的“学霸”来说,这样的官职,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官职制度发展,就是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
当然,中间也有一些小的插曲,如宋朝的“二府制”和明朝的“内阁制”,(对“二府制”和“内阁制”感兴趣的Friends,可以上网去了解一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走起~)但是,主旋律还是“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古代中央的官职制度为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政治体制,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化与政治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