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十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十篇
第一篇: 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以人为本、育人育心, 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教育, 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 调节和优化学习心理状态,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是每位教师的责任。

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愉悦情境, 进行心情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教师苦囗婆心地讲解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的现象。

这是因为师生的心向不一致, 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

因此, 教师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根调控杠杆, 来促使学生积极向上, 形成乐观愉悦的学习情绪, 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率。

1.调控情绪。

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 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 讲课有条有理, 铿锵有力, 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 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热烈而紧张的心情听课。

反之, 若教师无精打釆、随随便便, 学生也会情绪低落, 心不在焉。

因此,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心理特点, 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在学习活动中主动与他人交流, 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

如“三角形內角和”一课的导入,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之高涨, 笔者釆用了猜一猜“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这一最为直接、最有效办法引入新课。

它既能极快地唤起学生的高度注意力, 又使学生产生兴趣, 进入生机盎然的学习境地。

(1)让学生相互竞猜。

教师手上分别出示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让全体学生竞猜这三个三角形內角和各是多少度?这一设计是抓住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 有意让学生竞猜: 以上三种三角形的內角和不一样(多数学生误为钝角三角形內角和最大), 以此激发学生不甘失败的好胜心理, 同时引起对新课内容的注意。

(2)让学生动手实验。

由于学生在上场竞猜失利后不甘心,
促使他们在实验中去发现。

学生产生疑问: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吗?此时, 学生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中心迅速形成, 智力活动异常活跃。

于是, 老师就在学生这种“愤悱”心理状态下进一步验证以上三种三角形的內角和是否一样。

总之, 教师应极力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促使学生表现出对教师充满期望和信任感, 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2.挖掘教材。

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素材, 教师们应积极认真去挖掘。

如笔者在教学“倍数与因数”的课堂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写出6的所有因数1、2、3、6后发现, 1+2+3=6, 又回到6本身。

二、预设客观情境, 进行自评教育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结果, 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已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观察, 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判断与分折的过程, 是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主要釆用以下形式。

1.在发问后自评。

在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大胆发问, 因为学生的发问是思考了的结果, 而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使学生思考。

学生的发问比答问更值得教师和同学们的鼓励评价。

发问后还应让学生分析比较, 及时反思, 从而对学习方法和心态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 减少不良心理因素的干扰。

如教学“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 课前笔者让学生观察多媒体大屏幕上的中国国旗(尺寸大小不一样的三面), 这时大多学生发问: “老师, 虽然这三面国旗的大小不一, 但看上去比例很协调、很美丽的。

”有个别学生质问: 这三面大小不一样的五星红旗究竟哪里相同呀?笔者抓住这一极好的时机对学生的发问予以积极的评价, 同时也让大家进行自我客观的评价。

接着, 笔者用方格把这三面国旗全覆盖, 让学生分别数一数三面国旗的长边与短边各是几格?长边与短边的比都是多少?促使学生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新知识。

2.在创新后自评。

创造性是课堂教学的精髓。

我们不但要提倡创造性地教, 更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

创造教育指出:要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可采取激励办法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地从各种不同角度, 去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事物, 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最佳的独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在学习“百分数应用”后, 笔者用“李大妈按年利率5.85%存了3000元钱, 到期共取回了3877.5元, 李大妈这笔款存了几年?”这道题来测试学生的解题策略。

笔者把学生列的算式都一一板书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接着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这样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与自我评价中获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心态, 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三、巧设障碍情境, 进行挫折教育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 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 就会出现某种失败的心理挫折, 此后教师所要讲究的接触方式就是及时鼓励。

只有鼓励才能帮助学生转化受挫的心态,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釆取不同的方式, 使之尽快在克服挫折后获得重新尝试成功的勇气和力量。

1.巧设障碍。

教学中可巧设一些似是而非的、有意让学生一时陷于学习困难的失败情境, 其实就是教师故意为难他们, 目的在于教育他们懂得每个人在学习上都会有失败, 从而帮助他们调整自视过高的不良心理。

如笔者在教学“分数化小数”时, 课前巧设一场师生判断比赛(指名数学科代表上台在黑板上任意写出一个最简分数, 让全班同学与老师判断这些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 正副班长做公证员用计算器验算)。

在学生没有发现规律前总是将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判断结果总比老师慢。

这样设计是有意让学生比赛失利受到挫折, 并让学生在学习挫折中产生质疑。

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暴露错误思维过程的机会, 又是为学生对自已的学习能力评判有个正确的心理暗示。

2.迎战挫败。

学生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迷茫挫败的感觉会成为他们前进的障碍, 使他们产生郁闷急躁、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 对学习丧失信心, 甚至开始厌学。

这时教师要巧设育人环境, 充分利用心理效应的“信任、期待”的情感去影响他们, 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望的眼神, 把师爱的阳光
和雨露洒向每一位挫败者, 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寻找教训并激励他们迎战挫败,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并不是无迹可循。

只要我们真心专研、精心挖掘、用心去做, 一样能从公式、定理、性质、规律、概念、例题等这些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中“挖掘”出我们所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素材来。

第二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碰撞, 产生了许多矛盾, 这些矛盾导致教学的犹豫与模糊。

有很多老师会把“有效”简单地理解为“大题量训练”, 学生的作业负担沉重;也有一些老师会忽视教学的本质, 形式大于内容。

这样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会伤害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一、有效性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 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转化为真正理解的知识内容的一个过程。

而对数学教学来讲, 要能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实践能力,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兴趣,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于教学有效性观念较差。

很多时候, 课堂上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来解决。

长此以往, 学生会觉得课堂上学不会、做不完的, 课后老师会补, 产生了惰性。

2.教学手段单一。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 灌输式或者填鸭式教学不绝于耳。

尤其是学期考试之前, 让学生大量做题目, 重视当前的成绩, 而不顾学生以后的培养和发展。

3.教师必须参加的活动太多, 打乱了教学计划。

为了教学任务, 教师可能会利用学生活动的时间进行“补课”, 对于小学生来说很不情愿, 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反感和厌学的情绪。

而且这样的教学效率很低, 教师只管教, 却不管学生的学。

4.教师教学的形式大于内容。

包括提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 不能随机应变, 让数学从思考变成欣赏, 从“做”变成了“听”, 却忽略了数学本身就需要想象和逻辑, 需要动脑动手。

三、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立足课堂, 转变理念, 向40分钟要质量。

(1)培养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作出合理的引导, 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让学生学会学习。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可开展“以生帮生”的活动, 营造学习的氛围, 突出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减少差生与教师间的“对立矛盾”, 减少直至消灭孩子们厌学和对老师的抵触情绪。

2.立足课堂,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可以采用动画、图片、声音等形式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为课堂增色很多, 容易引起小朋友的注意, 激发学习的兴趣, 但不能喧宾夺主;多媒体的使用要有合适的内容。

例如: 有一个边长为6宽为3的长方体, 6个面都涂有红色, 问如果切割成长为2宽为1的小长方体以后, 这些小长方体中有1面有颜色、2面有颜色、3面有颜色的个数分别是多少?这种需要学生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的题目, 可以采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观察, 进而掌握解题的思维方式, 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 巧妙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3.立足课堂, 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变“听数学”为“做数学”。

俗话说:眼看百遍, 不如手做一遍。

做的过程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动眼的能力, 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 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 我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为了能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这个道理, 我让学生动手操作, 发现:用小棒摆出三角形后, 只能余1根或2根, 不可能余3根。

通过学生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 加上教师的适当指导, 确保了学习的有效性。

这样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 也直接培养了学生积极尝试、探索的数学学习精神。

(2)教师语言应简洁, 教学内容要简约, 联系实际生活, 以便学以致用。

首先, 教师的引导、提问、讲解及评价的语言要力求精练、简洁、准确。

其次, 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合理地处理教材, 去粗取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挖掘有价值的实习作业, 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
解决方案。

如教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节时, 基于学生的经验可以让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完成生活中有关的简单的计算题目。

可模拟超市买东西的场景,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学习知识, 积累生活经验;也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 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

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课堂, 要以积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的,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使数学学习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让数学课堂“教之有效”。

第三篇: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创新
怎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 是教育者在工作中探讨的热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创新在我国开展的比较晚, 但教育者却积极投入, 在有效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效率,学生在有效课堂教学中, 也能把自己的学习欲望及能力都展现出来。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心尽力却收效甚微, 多数学生的成绩没有明显提高, 枯燥的传统教育模式使一些学生对数学这门课失去信心。

其次,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 学生的学习缺少主动性, 自主学习能力也很欠缺。

再者, 当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乏。

有的学生自主学习态度不明确, 除主观原因, 也有教育本身的因素。

现阶段, 我国部分地区的教育还没有走出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和效果被传统教育观念所束缚, 这大大影响了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而各个学校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失公允。

同时,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 在此教学环境下, 有效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得不到发展。

不仅如此, 当前家长只看重成绩、名次,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缺少家长的支持,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提高。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要想让有效教学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开展, 首先要解决和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 打破束缚自观念得到转变, 才
能让有效教学顺利实施。

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从以往的教学观念中走出来, 在工作中不断改变自己, 使自已的教学能力逐步适应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发展。

有效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让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改变, 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升。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每一名学生, 也直接影响有效教学是否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有效教学创新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也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

而教师是课堂知识传播的核心, 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成绩。

教师课堂上精彩的讲解和对学生的引导, 会让课堂充满吸引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 可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 使原本枯燥的数字成为学生解题的动力。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发展的首要条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在不断进步, 教师要想跟上这个步伐, 就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每一堂课的教学都精益求精。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不但能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发展, 还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

(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与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分不开,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书本上的知识, 更要教会学生善于开动脑筋和使用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讲解教学大纲的内容时, 也要结合具体内容, 把各种数学解题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并让学生在解数学题时不断地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引导学生做完练习题后对不同类型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总结, 让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贯穿。

只有这样, 才能让有效教学的研究策略得以实施,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根据数学课中的教学内容, 使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 让课堂中的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还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当今社会是高速发展的时代,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和电子信息相连。

因此, 教学也要和现代高科技紧密相
连, 借助多媒体教学平台, 引发学生更广泛的学习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 让学生们更加直观地面对所要学习的内容, 对所学的内容记忆深刻。

同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 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接受能力, 适当安排课外教学活动, 改变以往局限于课堂的教学方式, 这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策略发展的重要创新举措。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创新策略的研究是我国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给学生带来极大益处,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也让学生课后的负担减少。

在有效教学实施后, 学生得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会让教师工作压力得到缓解。

有效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还需教师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 不断通过实践经验进行创新。

第四篇: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不久前屠呦呦女士获诺贝尔奖更是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也展示了中国自主创新研究能力的不断加强。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世界强国, 可中国的学校教育历来被诟病为应试教育,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和国外的学生天差地别。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是社会发展的活水源头。

而创新能力的培育在学生的幼少年则显得至关重要, 作为数学教师, 创新教学的有效落实不仅需要教师与时俱进,摒弃传统陈旧的教学观念,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

当今小学数学的创新教学至今仍面临许多问题,需要引起每一位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和注意,现笔者就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观点。

一、创新教学方法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过去的课堂中, 教师拿着课本, 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 这种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也是说一不二, 学生奉教师之言若圣旨, 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总体素质的增高, 新时代也要求教学方式做出新改变, 过去的教学方法对于各样的学生而言已是供不应求, 这就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综合特点, 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这里举出一个情境教学法, 就是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引入或者创
设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教学内容, 这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 具有很好的引导和形象感知效果。

只有学生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 学习动力足了, 自主学习之下会比强行灌输更有效果。

在教授物体体积时, 我拿出了几个学生常见的物体, 篮球、黑板擦、文具盒。

最后在这个实验的引导下, 学生对体积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 物体不仅要占空间而且有大小之别,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

学生在实际观察感知当中, 才能得到真正的数学知识, 此时学生的活动要比教师灌输给他们的印象要深,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才是实实在在的学习的主人。

数学思想指导着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师直接省略必要的引导和案例讲解, 直接给出公式和方法, 让学生反复练习, 记忆掌握。

这无疑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降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 故而在后期的教学中, 教师既要注重课本上知识的传授, 更要通过课程初期的引导和情境创设, 让学生联系生活,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思想方法的指导。

二、创新师生关系
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 任务比较繁重, 内容比较杂多。

很多教师一堂课上完, 都是慢慢的数学公式和题目, 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也被挤占, 教师的形象也变得严肃呆板, 数学也变得枯燥乏味了起来。

要建立创新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像以前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 他在课堂中指出了我书写的一个错误, 事后这个学生反而给我道歉, 说让老师课堂上尴尬不好意思了。

第二节课我就在课堂上公开表扬了这名同学, 也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和老师交流, 这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创新人格培养都是尤其重要的。

同时这里引用一个“相机诱导”的教学理念,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象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 弗雷登塔尔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 而"相机诱导"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会的,需要我们有深厚的功底。

对于课的处理, 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见识, 而要形成见识, 则要靠数学的功底, 更要靠教师
的使命感、职业意识和责任心。

我们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 而在教学生学。

让学生在对概念与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学习技能, 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与模仿。

三、创新评价模式
数学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方式, 同时对于教师感知自身教学效果有个更客观的认识, 在应试教育阶段, 考试可以说是唯一的教学效果评价, 这种片面的学习评估实则不能完整的反应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更应该结合考试和课堂表现综合考量一个学生。

制定合理的评价模式, 这种模式应该是立体成体系, 客观多方面的评价模式。

我在数学教学中曾经引用过2—2—6的评价体系, 就是学生课堂表现占二成、平时课堂作业完成占二成、阶段性考试测验占六成。

这对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无疑更加全面客观。

学习效果评估作为教学质量的检验手段, 具有对师生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既能让学生感知薄弱的知识环节, 激发学习动机, 强化竞争意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注重鼓励性评价, 从尊重、爱护、平等的原则出发, 对学生实施积极的、适度的和科学的鼓励性评价, 强化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内驱力, 体现出教师评价的创新。

对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学生, 要以宽容、谅解、和谒的态度对待他们, 允许他们再想一想, 既使是重复别人正确答案, 也应给予肯定, 使他们从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第五篇: 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探讨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领域中掀起了一股新的教学风潮。

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提出, 对学生及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和解读, 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 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在此过程中被强化, 师生之间的关系固定却又灵活。

本文将对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现状上加以分析, 以指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必须要坚持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 从而发挥出教师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双向作用。

【关键词】以学习为中心;小学数学;教学过程
我国的应试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 长期以来受考试文化以及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由此产生的课堂教学问题也成为了阻碍新课改推行的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