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历史(福建卷)(考试版A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福建卷)
历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早在春秋战国财期,中国人就已经认识到地理环境对政治活动的重要影响,提出了诸如“北守南融”“以藩为屏”“以夷制夷”“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屯垦戍边”“富国强兵”等思想。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缘政治思想的特点是
A.形成了系统完备的理论体系B.偏重实践,经世致用
C.注重处理中国与邻国的关系D.源远流长,连绵不断
2.洛阳汉代墓室中的壁画装饰,兴起于西汉早期,流行于东汉,墓主多为高官显贵或地方豪绅。
下图为考古发现的两幅壁画(局部),从中可以得出的合理推断是
A.由崇尚天人合一转向主张人定胜天B.由追求随性写意逐渐转向追求自然写实
C.由体现原始民主转向主张尊卑贵贱D.由幻想迷信心理逐渐转向享受世俗生活
3.《隋书·百官志》载,陈“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
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
书吏不足,并取助书。
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已”。
这一调整A.标志士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B.为三省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严重削弱了陈朝君主的权势D.加快了实现南北统一的步伐
4.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
“六事外交”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5.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烟火万家”“舟航辐镂”的巨镇。
每当新丝上市,“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既有“乡农卖丝争赴市”,也有“客商大贾来行商”,“一日贸易数万金……”。
这可用于说明
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
6.下图为1891年的宣传画《鬼拜猪精图》。
该宣传画
A.受“扶消灭洋”口号影响B.易于激发民众的抗争精神
C.抨击义和团运动愚昧无知D.讽刺清政府对外软弱妥协
7.20世纪20年代末,中国政府将阳历定为国历,此后还编印了宣传大纲,其中第一条宣传标语是“国历是世界上最通行,最进步的历法!”这反映当时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群众对阳历认可度高
C.民族主义情绪日益高涨D.中国急切与世界接轨
8.下图是1947年春夏之际国国民党军队和人民解放军的战场态势图。
该战场态势
A.标志着全面内战突然爆发B.为解放军战略反攻提供契机
C.摧毁了国民党的统治基础D.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9.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抽调有文化的干部到工业战线;兴办和扩大高等院校,特别是工程技术学校;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把分散在各大学的理工科的系和专业抽出来,成立独立的理工科学院;让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生提前毕业;有针对性地举办备独培训班、训练进等。
这些举措旨在
A.培养工业建设急需的技术人才B.积累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训经验
C.建立支撑工业基础的骨干企业D.发展改革才农大众的人民教育
10.有学者在论及《资本论》的价值时,谈到了以下几个问题:市场经济的效率性、劳资关系及其处理、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危机。
由此可见,其目的是
A.阐释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B.发现资本主义产生的规律
C.号召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D.揭示资本和劳动关系真相
11.下图为该帝国鼎盛时期疆域示意图(阴影部分)据记载:“(帝国)从印度河到多瑙河,从喜马拉雅山脉的西面到撒哈拉沙漠。
无论从规模和持久性上来说,还是从展现和维持权力的能力上来说……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该帝国
A.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税收体系B.将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
C.任用马其顿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D.扩大了罗马法的适用范围
12.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并鼓励苦行避世的生活方式。
彼特拉克鄙视无用的哲学思考和跟人类毫无关系的知识。
他还嘲笑经院学者,称他们可以告诉你“狮子的鬃毛共有几根……却不知道或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
我祈求你告诉我,这一切有何用处?”这段话意在表明A.彼特拉克更加关注到人本身的问题B.基督教伦理强化教会对人们的控制
C.基督教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统一D.文艺复兴有助于破除对教会的迷信
13.1834年,在普鲁士推动下,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包括18个邦,占德意志领土的2/3,同盟内部禁止设立关卡,实行免税贸易,采用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德意志
A.市场统一促进经济高速发展B.自由主义潮流占据主导地位
C.工业革命要求克服分裂状态D.实力增强推动海外殖民扩张
14.1918年底,威尔逊提出“民族自决”原则。
在该原则之下,波兰复国,波罗的海国家朝独立迈进,捷克与斯洛伐克也拼在一起,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形成联盟。
由此可见,“民族自决”原则A.完善了国际协商制度B.保证了弱小民族权益
C.重构了欧洲政治秩序D.强化了美国主导地位
15.20世纪60年,美国重点发展空间技术,制定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
美国从1961年开始组织实施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历时约11年。
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家企业、400万人参加。
据此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
A.主要依靠政府规划和投资B.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化
C.科学与技术开始走向结合D.体现了企业的生产需求
16.1997年,泰国受当时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放弃了固定汇率制度,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风暴,导致东南亚许多国家经济发展成就毁于一旦。
在亚洲如日本、新加坡国家经济萧条,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出现政局混乱的局面,打断了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
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势不可挡B.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C.全球化导致世界动荡不安D.经济全球化中要保障国家经济安全
第Ⅱ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贸易霸权之路
20世纪上半期,经历了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压力与调整后,美国通过签署法案或协定的方式,完成了自身从贸易实力的积累到贸易权力的生成、再到贸易霸权的转变。
阶段法案措施简介
第一阶段1913年《安德伍德-
西蒙斯关税法案》
大幅下调关税
当时欧洲各国对那些既非自己殖民地范围内,又未
与自己签署贸易协定的国家,普遍施行高贸易壁垒的政
策。
美国在1913年仍只满足于对西半球的统治权,常
因此原因遭受贸易歧视,主动给予他国贸易优惠,借以
换取他国对自己的平等待遇。
第二阶段1930年《霍利-斯穆
特关税法案》
大幅调高关税税率
该法案影响了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贸易政策中
关于市场开放程度的倾向性,这种影响力产生作用的基
础在于战前贸易秩序的破坏。
1934年《互惠贸易
协定法案》
下调进口关税
美国贸易从此摆脱了浓重的国内政治色彩,成为在
国际上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
第三阶段1947年《关税及贸
易总协定》
削减关税和其它贸
易壁垒
以美国为主的战后经济秩序重建者支撑起一个由
更多国家组成的更低贸易壁垒的多边协定。
——摘编自张馨《美国对外贸易背后的霸权逻辑》
结合所学知识,对美国的“贸易霸权之路”加以解读。
18.(8分)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的关键时期。
下列材料摘编自历史学者张荫麟于1937年写作的有关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斗争的文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北宋初年四川有王小波、李顺的斗争,与南宋初年钟相、杨幺的斗争遥相对偶,皆可助阶级斗争说张目者。
此二事,《宋史》及《宋会要》皆有记载,惟其特质,即“均贫富”之理论与举动,二书皆绝不泄露。
幸有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南宋陈均《皇朝编年备要》等私史所记,尚足补其缺。
以此二事例之,有裨于阶级斗争说之史实,为正史所隐,而不幸野史无传,遂以湮没者,当复何限?
此二事中,前者尤为重要,以其在中国民众暴动史中,创一新旗帜,辟一新道路,而后者实踵其武。
合观史书记载,小波等之所为有可注意者三事:一者,诛杀贪官污吏。
二者,借收资产阶级脧榨之所积,而不绝其生路,此真所谓仁至义尽者也。
三者,以借收所得,大赈贫穷。
在官书观之,彼等则为杀人放火之盗匪矣。
从官报中寻官敌之真相,自来等于缘木求鱼,读史者不可不察也。
——摘编自张荫麟《张荫麟文集》(1)张荫麟认为官方史书和私史对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斗争的叙述有何不同?(4分)
(2)简析张荫麟的历史观和治史方法。
(4分)
19.(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隋唐五代时期的平民妇女是社会中妇女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参加生产劳动,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力量。
从事农业生产与家务劳动是历代农家妇女的共同特征。
如杜甫的《兵车行》“纵有健妇把犁锄,禾生陇亩无东西”;王梵志《贫穷田舍汉》诗中“妇则客春捣,夫则客扶犁”。
唐朝天宝年间,朝廷一年征收的纺织品绢达740万匹,丝185万吨,麻布1605万端,各地进贡的名贵纺织品有几十种名色之多。
这些数量巨大的纺织品,主要是出自劳动妇女之手。
唐代各阶层的妇女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饮食原料市场和饮食成品市场,主要经营餐饮、娱乐、家内服务、小商贩等,她们有的沿街或上门贩卖各种货物,尤其是闺阁女子日常所用之物,跨地区长途贩运及经商的经济活动较少。
——摘编自李连秀《隋唐五代时期下层妇女的社会生活研究》材料二五四运动之后,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了职业岗位,一些新的职业领域开始出现,如铁路、银行、海关、电信局、邮电局等,除银行、商店外,照相馆、电话局也陆续招收女职员,甚至大学教授、政府官吏等,也有以女子充任的职位。
1913到1919年间,一系列涉及女子职业教育的法律规章制度相继出台。
1917年第三次全国教育联合会议通过了《推广女子教育案》,分培养师资与增设女子中小学两项。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首开“女禁”,公布了《公务员任用条例》,正式取消国家文官考试中的性别限制。
胡适认为女子问题的先决,便是要先有经济权力与经济能力;王端麟也指出女子必须能独立生活,方可提高自己的人格。
同时,许多妇女逐渐认识到“男女平等,各有独立之权”,他们向往西方国家的妇女在教育、法律、工作、婚姻,甚至参政等方面的权利。
在1931年的一项小范围调查中,关于已婚妇女从事家外之业务者,男子赞成的达81.82%,女子赞成的达84.44%。
上海21个工厂工人之生活程度的调查显示:妇女和女童共补助家庭总工资的53.3%,男子对家庭的工资补助占46.7%。
——摘编自仪亚敏《民国时期女子就业观与就业实践(1912~193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平民妇女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其形成的背景。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影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女子就业实践获得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其意义。
(8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和近代女性就业实践对当代女性职业观的启示。
(6分)20.(1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分子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制定执行了相应的知识分子政策。
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吸收、教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团结、教育、改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吸引人才”,再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摘编自丁俊萍、穆睿《百年中共知识分子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围绕“中共的知识分子政策”自拟题目,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