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及预防教育
发表时间:2010-12-07T15:46:28.6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2期供稿作者:艾丽英[导读] 我们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使患者对危险因素造成的危害有清楚的认识艾丽英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1541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2-0318-02 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首位,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病率较高如何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是目前医学界和护理界研究的热点。为此,我们在两年时间内对25例患者进行特殊护理,并在出院后定期随访,进行预防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8月15日至2009年8月20日,我院共收治25例心梗病人,其中男性19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46岁。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与心梗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其中抑郁症是最危险的因素,据有关材料报道,患有抑郁症的心梗后幸存者死亡率是无此心理患者的5倍。故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患者精神放松,缓解心理压力。
2.1.1 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疾病进行斗争,以利于早日康复。我们以普及卫生知识入手,讲解心梗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良好的转归,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是关键的一项心理护理工作。
2.1.2 从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中,让病人能感到对他的关怀、体贴,如每次到病房处置,一句轻声的问候,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病人感到亲切,给病人创造条件,拿出勇气与病魔挑战。
2.1.3 讲解以往的病例,因势行导,配合家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病人,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解除病人的疑虑,消除恐惧,从而让病人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护士、病人双方密切配合,达到战胜疾病的最终目的。
2.2 疾病护理
2.2.1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病人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严禁探视,注意保温。
2.2.2 了解每一种症状产生的原理和临床意义,严密观察病情,及时配合医生处置。
2.2.3 饮食开始给予流质,一周后改半流质,宜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记录出入量。
2.2.4 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与器械,并熟悉掌握使用方法、指征、药理特性、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2.2.5 由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常互为因果,同时并存,所以不仅要观察心力衰竭症状,也要注意血压、心律、心率、尿量、出汗、末稍循环及中心静脉压、以便及时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2.2.6 安装心电监护仪,随时严密观察监护病情发展变化,体温、呼吸、皮肤弹性、温湿度、口唇是否焦燥、干裂、有变化立即通知医生。
2.2.7 在急性心肌梗塞后期,发生严重并发症虽较早期明显减少,但仍可突变。例如后期因饱餐、精神过度兴奋或悲哀而心脏发生停搏。在这25例心梗病人中遇到了类似情况,故本病在全过程中都要加强责任心,严密观察、精心护理。
3 预防教育
3.1主动沟通
在患者出院时,将他们的通迅地址、电话记录齐全,同时将我们的电话也记录在病人手册上交给病人,病人可随时与我们电话咨询并安排好复诊时间。备好救护车与急救药品,随时为突发病的患者服务。
3.2定期随访
病人出院后2-5周进行第一次随访,以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一次。随访包括询问患者饮食、休息、情绪、适当运动、自觉症状、心电图观察、预防感冒等内容。
3.3 加强教育
我们针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使患者对危险因素造成的危害有清楚的认识,同时配有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便于病人理解。开展咨询活动,增强患者的自身保健意识,他们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治疗,使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4 交谈、学习
3.4.1 您怎样发病的?
3.4.2 您有何特殊的感觉和症状?
3.4.3 什么情况导致您住院或寻求帮助?
3.4.4 这次经历对您来说是什么样的?
3.4.5 令人紧张的环境或忧虑哪个是您的主要问题?
3.4.6 现处的环境与您的生活方式有何不同?
3.4.7 您经历过类似的问题吗?若有如何处置的?
3.4.8 发生心梗后,您对自已有什么期望?
3.4.9 您如何帮助自己渡过难关?怎样做到更好?
3.4.10 您希望护士、家属、亲友及他人为您做些什么?
总之,在心梗患者的早期康复阶段,护士通过给患者充分的时间谈论其自身经历,阐述其形成的观念,才能鼓励患者。回顾以往经历,审定自身的需求,采纳吸收医护提供的预防教育信息,加强对防病与治病有关知识的学习,对患者的恢复,防止再发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祝惠民.内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42-151.
[2]夏泉源.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02.
[3]蔡雄鑫.护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5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