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文/林毅夫
一.充分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当中最古老的概念,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当中这个概念已被普遍运用,被认为是各个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
现在经济学里面讲的比较优势,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地方拥有资本量的多少,二是地方拥有劳动力的多少,三是自然资源的多少。
如果一个地方劳动力相对少,资本相对多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生产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品,使用劳动力相对密集的技术。
反过来如果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少,就应该发展资本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生产资本比较密集的产品,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技术。
同样道理自然资源也是这样。
现在用比较优势理论结合美国哈佛大学迈克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来阐明为什么各个地区只有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形成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指一个地方要形成竞争优势必须符合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即这个地方有什么廉价的要素,生产当中就要多利用这些廉价的要素,其实这一点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比较优势的概念,第二个条件是市场规模。
一个地区生产什么产品、发展什么产业,要看这个产品和产业在国内市场是否有很大的市场规模并且这个产业最好在当地已形成一个产业群。
三是这个产业是竞争性的产业。
形成产业群聚的前提是要发展的产业一定要符合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
以美国为例,主要是人均资本拥有量非常多,造成劳动力相对昂贵,资本相对便宜。
美国这样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资本非常稀缺,非常昂贵的国家,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基本不可能,因为赚不到钱,只有在政府补贴保护下才能生存。
而浙江却可以利用非常廉价的劳动力吸引很多企业进入劳动密集型产业。
因此,如果发展产业的水平与发展阶段、要素结构水平不一致,即使在美国也没有办法靠扶持的方式让纺织业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形成大的纺织业中心,这个道理在国内也是一样的。
5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汽车产业,而汽车产业是一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完全不相符合50年代的生产要素结构,所以只在长春建立了一汽,在武汉建立了二汽,并且靠国家保护补贴才发展起来,这种情形下,当然就不会有很多企业进入,更不会形成群聚。
同样道理,在开放的市场当中,仅靠国家保护补贴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国家保护补贴的结果肯定是限制介入,造成市场垄断,形不成竞争力。
因此任何产品要占有市场,获取利润一定要有竞争力,可是竞争力背后的来源是什么?首先是比较优势,不符合比较优势就不可能形成竞争优势。
那么政府该怎样按照比较优势的概念做规划,指导地方产业发展呢?我认为目前这个阶段是劳动力相对多,资本相对短缺,应该发展劳动力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或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当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
可是符合这两个概念的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者资本密集型产业当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可能有成千成万个,地方的资源不可能把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所有产品都生产,所以只能选择一些符合的,能够发展起来,能够形成产业群聚的产业发展。
选择产业的标准有以下四个:一是选择当地有传统的产业。
举几个例子,比如全国的牙刷之都,扬州市杭吉镇,这个镇从清朝道光年间就开始生产牙刷。
全国的铁笔之都江西“文港镇”,也是从宋朝之前就开展生产笔了。
义乌的小商品城也有“鸡毛换糖”专门做小生意的传统。
二是选择当地国有企业。
50年代国有企业很多产业不含比较优势,那时的汽车产业可能是美国最先进的产业,但是现在美国出现了信息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生物工程产业,这个资本和技术密集度都比汽车产业高多了。
经过改革开放26年的发展,我国现在资本拥有量、技术拥有量和50年代比起来已经大有改善,在这两个条件下很多原来是不符合比较优势,需要政府保护补贴才能
够生存的企业可以焕发活力。
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是重庆,原来是老工业区,现在已成为全世界摩托车生产之都,因为在过去的重工业基础下,打了很多装备业的基础,许多国营厂现在民营化了,很多小厂能够生产各种零部件,形成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群聚。
三是选择可以利用当地独特资源的产业。
如宁夏的“果籍子”,新疆哈密的葡萄干。
四是选择当地已有的产业中向上下游延伸的产业。
比如说义乌这个地方原来是一个农业区,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但是现在义乌有很多工业,比如织袜业、文具业,因为义乌这个地方有市场,有很多销售,然后从销售延伸到生产。
发挥比较优势,变成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以后,这样的产业首先是不需要政府扶持,其次可以通过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获取很大的利润,有了利润就能够再投资,就能够进行产业的产品技术升级,它的发展就是可以持续的。
同时,发挥比较优势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当经济发展好了以后,可用的资源多了,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就好了。
改革开放以后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比较好,城市里面的就业问题、救济问题、农村的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的问题也就解决得比较好。
其次,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收入分配总的来讲也会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越来越好。
目前这个阶段有比较优势是劳动力相对密集的产业或者资本相对密集产业中劳动力相对密集的区段,沿着这两个方向发展,能创造的就业就非常多。
让只有劳动力的穷人得到充分的就业。
而且按照这样一种方式,经济会最有竞争力,资本积累的速度会最快,这样就会造成劳动力由现在的相对多,相对剩余,相对丰富,逐渐变成劳动力相对少、资本相对多,进而带动劳动力价格的不断上升。
反过来看资本,随着经济发展资本由相对稀缺变成相对丰富,资本回报不断下降,劳动力的回报不断上升。
穷人具有优势的资源不断上升,富人具有优势的资源不断下降,在经济发展当中也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断改善。
二.重视技术创新
全国符合同一比较优势,又有历史传统的地方非常多,各个地方在竞争当中怎么样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不能掌握技术的不断创新。
这里面可以拿山东潍坊“寿光”县的例子,80年代潍坊率先建设塑料大棚种反季节菜,就是靠种反季节菜,提供给北京市场,产生新的品种,现在潍坊种的蔬菜基本上都是十年前不曾看过的蔬菜。
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一直到今天继续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因为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技术差距,很多在发达国家也许是已经过时的技术,拿到国内来依旧比现有的技术好很多。
只要拿过来就是经济学上或者企业所讲的企业转型,这一点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讲特别重要。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上出现了几个奇迹式的经济,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这是因为这几个地区引进了较先进的技术。
在最前面搞研发的成本非常高,而且失败的概率也非常高,虽然研发成功后市场回报率很高,可是统计显示95%的研发没有取得任何可用的技术,5%可以有技术被研发出来,可以申请专利的,而最后十项当中真正有市场价值的大概只有一项。
从这个角度上讲,研发其实对于最前沿的国家和企业是不得已的事,因为他不研发技术他是等死了,他要研发技术很可能是找死。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很多技术是过了专利期的,引进是不要用成本的,就算要用成本付专利费也只需要研发费用的三分之一就够了。
如果很巧妙的利用专利技术,发展中国家可以维持相当长的技术变迁,亚洲四小龙、日本和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这么快,都是因为这个因素。
当然并不是说发展中国家不要研发了,什么状况下必须研发呢。
也就是说某个产业上我们有比较优势,没有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在同一个产业上有这种比较优势,这种状况下通常必须研发。
发展中国家有一些产业已经达到这样的水平,具备比较优势,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不生产,而比我们落后的国家刚开始进入生产,缺少研发的可能,这种状况下就必须自主研发。
比如前面讲到的重庆,发达国家基本上不生产摩托车了,这种状况下摩托车还要技术改进,还要有新品种出现,国内就必须自己搞研发。
据了解重庆市现在在摩托车上面每天所取得的专利平均五件,一年是一千八百多件专利。
三.重视人才
要把资源技术市场结合起来,最终要靠人才。
任何一个成功的地方,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背后都有一群人才。
比如说义乌,小商品能够发展起来,说明义乌这边有一群能够掌握市场经济规律,能够组织市场资源的人才。
学校教育也是一个进程,市场里面是面对竞争,学校里面通过考试也是一种竞争,在这种竞争中也是不断的淘汰人才,选择人才,各个地方既要注重当地培养,又要积极从外面引进。
有时候外面引进一个人就会形成一个产业。
四.提供资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必须发展劳动力相对比较密集的产业。
这种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但是现在的金融结构还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
一方面金融机构先天爱富嫌贫,二是国内银行目前还是以四大银行体系为主,大银行对小额贷款通常是不愿意做的。
这样就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困难,在这点上困难是现实,但是不能在困难面前止步,必须想方设法克服困难。
在这方面山东省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方面的做法很有借鉴意义,他们提出解决资金问题靠五个一点:企业筹一点,外资引一点,银行出一点,农民补一点、政府补一点”。
另外,国内资金很重要,外资也很重要,引进外资不仅仅是引进资金,也是引进人才、技术、市场。
国内发展比较好的两个区域,珠三角发展起来主要靠香港和台湾,长三角的发展除了当地的产业基础,与台湾的资本和发达国家的资本也是息息相关的。
五.发挥政府作用。
研究经济学的人受到主流经济理论的影响,一般总是认为政府的干预越少越好,政府只是做基础设施、安全、财政这些服务,这对发达国家来讲是很适合。
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政府在发展中要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发达国家的技术往哪个方向发展是未知的,政府没有办法干预。
但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这样一个转型国家来讲,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产业的发展轨迹是可以预测的。
在市场体制极端不完善的今天,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参与。
亚瑟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写道,“如果你看到一个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你可以看到它背后有一个非常明智的政府”。
那么怎么做一个明智的政府呢?一是要对经济的发展方向要把握好,顺着方向推动。
70年代末80年代初市场的概念在当时还是很有争议的,但义乌82年就提出“四个允许”,允许农民进城,允许长途贩运,允许打破城乡界限,允许多渠道竞争,就靠这“四个允许”形成的政策环境,才把义乌人从历史上积累下来的“鸡毛换糖”的人力资本释放出来,在这样交通不发达,穷乡僻壤的地方建立了商贸中心。
再如炒摊位问题,义乌市场这么好,摊位的价格会涨高,就会有人来投机,有人来炒摊位,如果炒摊位,这个地方批租一亩地22万块钱,一个摊位100万轻而易举就可以卖出去,如果允许这样做的话,义乌小商品的展销交易成本就要大大提高,和其他地方的竞争力相对就要下降。
所以当时就制止了这种行为,不允许这种炒摊位的情形,这是政府的作用,如果不作为的话可能像炒房地产一样。
第二要理顺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各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因为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话这个产业就有竞争力,政府把条件设计好这个产业就发展起来。
如果不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话,这个产业发展不起来,政府就要保护补贴,必然有很多干预市场的政策,变成政府代替市场做决策。
政府的角色在市场经济中应该是搭台,怎么只做搭台,就像前面说四个允许,后面制止炒作摊位,然后让企业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组织市场、组织产品、组织资金资源,前提还是按照比较优势。
如果违背了比较优势让企业发展,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你都要保护补贴,就理不顺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作者系北大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