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田径传统校的建设与管理——以前山小学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风尚SPORT & STYLE
谈田径传统校的建设与管理——以前山小学为例
吕利 珠海市香洲区前山小学
摘要:学校体育不仅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竞技运动已经成为衡量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量学校体育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普遍关注。
关键词:传统校;田径队;建设管理;实践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1.领导重视是开展工作的最有力保障。前山小学是一所城郊结合部的老校,各种教学设施比较陈旧,人多地少,组织开展课外训练难度比较大。但是学校领导总能关注到体育学科的发展,重视田径训练工作,在有限的场地设施条件下给予训练队充分的精神鼓励和人文关怀。经常抽时间到田径场看队员训练,为运动员鼓气。训练中遇到困难,校长总是亲自解决,为我们确保每天的训练时间。对训练表现好的队员,每周都要在校会上表扬,让学生感觉到被选拔进入训练队是一件光荣的事。早上训练时,还经常与队员谈心,关心队员的身体、学习情况,与队员家长沟通,促使训练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每学期的开学初或期末,校长都和教练员、运动员一起开会,与教练员一起制定训练计划或作训练小结。对参加训练的队员进行奖励,对支持学校工作的队员家长也给予奖励,如“优秀家长”、“家长模范”等。对教练员的辛苦付出在教师大会上给予肯定、表扬,提高师生们的干劲。每次比赛的前一天,校长总会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一起开比赛预备会,鼓励同学们赛出成绩、赛出作风,解决各种困难。比赛期间,学校保证每天至少有一名领导随队和教练员一起带队员参赛,使我们的工作更好地开展。赛后,校长还要亲自参加表彰会,另外给学生发奖品,在学生大会
上表扬参赛同学的顽强拼搏、为校争光
的精神,要求全校学生向运动员们学习,
使其他同学都羡慕运动员,也为今后选
拔队员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校领导的
重视和支持是学校田径队训练工作得以
进行的有力保障。
2.健全机构,确保训练工作有序开
展。学校体育科组现有教师11人,其中
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人,小学
体育高级教师2人,平均年龄35岁左
右,是一个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团队。
在历届校领导的培养与带领下,科组踏
实肯干、团结向上,积极开展“师徒结
对”,进行传、帮、带。搭建科组内部与
兄弟学校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听评课交
流、校际活动交流等多渠道、多途径学
习平台。定期参加省、市、区的培训学
习,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请进来”,
不断夯实课堂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在扎实、创新上好体育课的同时,科组
老师们还奉献工匠精神——组建学校业
余训练队,既分工又合作组织训练、参
赛等工作,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的
体育人才。
学校现有田径队、武术队、篮球
队(男、女)、健美操队等,各训练队在
选拔队员时难免会有“交叉队员”,一般
是教练员们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个人
意愿、孩子的性格脾性以及未来的发展
空间等,推荐学生去合适的训练队。有
比赛时,会根据赛事安排临时调整部分
“共享队员”,因此,教练员通常都是相
互协作、无私奉献的。尤其针对个别队
员情绪波动比较大、训练心态出现问题
时,会与任课体育教师、教练员、班主
任或者孩子比较信服的老师着手教育,
使之尽快恢复正常的训练中去。比赛时,
一支训练队有比赛,其他队的教练员老
师通常都是主动协助管理学生、备好器
材、确保安全等工作。因此说,一支健
全的组织机构加上团结向上的教练员合
力,是确保训练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
二、科学选材,因材施教
组建学校田径训练队首先应做好选
材工作。小学阶段的田径队选拔人才没
有国家队专业人才那么严格和科学,重
在身材、身体素质和训练态度方面的筛
选,如短跑、跳远、跨栏项目要求运动
员下肢长且有力量,身体均匀;跳高运
动员要求身体修长、下肢长、弹跳力好;
投掷项目则要求身体强壮型的运动员;
中长跑运动员要求心肺功能好、身体匀
寸。每年的校运会时,教练员除了重视
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还要注意观察参赛
队员的身体形态、意志品质、心理素质、
发展潜能、基本动作等。目前,学校通
过学生自愿报名、任教体育教师、老队
员推荐、班主任老师了解等相结合的方
式选拔队员。同时注重兴趣取舍,热爱
田径运动的学生训练时肯投入、爱钻研,
经过系统的训练后很快会取得质的飞跃;
而所谓有天赋的队员,因为训练态度不
认真、不肯投入的队员往往难以取得好
的运动成绩。此外,挑选队员时还要考
虑家长态度、时间保障等因素,认真挑
选出队员。
小学阶段的课余田径训练都是基础
训练,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
点。因此,训练时必须贯彻全面训练原
则,不宜片面强调专项训练,否则,容
易造成队员“早熟”和“早衰”。不主张
为了让学生尽快出成绩,采用专业运动
员或成年运动员的超强度、大运动量的
训练法,超出少年儿童的承受能力势必
会违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从树人的
角度讲可以是一种“摧残”。这种“急
功近利”做法还有一个致命风险,就是
有些队员由于压力过大就想办法退出田
径队,甚至是临近比赛而离队,反而影
响训练的最终成果。因此,在学校田径
队训练中,要遵循队员身心发展的特点,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遵循科学训练的
原则,教会学生受益终身的技能,为学
生在体育项目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
作者简介:吕利(1983-),女,山东泰安,汉族,硕士研究生,小学体育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