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iga肾病-新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结构本身的异常有关。
在血清、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肾小球系膜区都存 在0-糖基半乳糖(GM)缺陷的异常糖基化IgA1分子。
半乳糖缺陷的IgA1不能被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识 别,从而肝细胞无法将其清除。
循环中半乳糖缺陷的IgA1多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 存在,继而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刺激系膜细胞 增殖、分泌系膜基质和细胞因子。
是亚太地区(中国、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 家和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肾活检 的30%~40%。
以20~30岁男性为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疫荧光检查以IgA和C3在系膜区的沉积为主, 可能是由于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
激活了补体系统导致肾脏损害。 IgA肾病的病因不仅是IgA数量的异常,还与其分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红细 胞位相检查多为畸形红细胞;
约60%的病人伴有少量蛋白尿(尿蛋白常<1.0g/ 24h),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30%~50%病人伴有血IgA增高,以多聚体IgA为 主。
约50%的患者皮肤活检毛细血管内有IgA、C3、 裂解素和纤维蛋白原沉积。
治疗
本病的预后差异较大,治疗需根据病理改变和临 床表现具体决定。
对于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目前尚无 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 急性期的治疗
1.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 素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如青霉素80万U,肌内注 射,2次/天;或口服红霉素、头孢霉素等治疗。
2. 新月体肾炎:如果肾活检提示为细胞性新月体肾 炎,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强化治 疗。
IgA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黄一新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又称Berger病(initially described in the late 1960s by Berger and Hinglais),
以反复发作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系膜IgA沉积或 以IgA沉积为主为主要特征。
病理改变较轻,可选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常可 获得较好疗效;
如果病理改变较重,疗效常较差,尤其是大量蛋 白尿难于控制的患者,肾脏疾病呈持续进行性发 展,预后差。
4. 高血压
除了控制高血压外,应适当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 磷的摄人。
ACEI或ARB可以减少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 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二. 慢性期的治疗
1. 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 血尿的病者,控制急性感染后,可考虑摘除扁桃 体,手术前后2周需使用抗生素。
2. 单纯性血尿 预后较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密切观察。 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同时,避免使用有肾 毒性的药物。
3. 肾病综合征型
部分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g/24h)、 严重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患者,可能伴有广泛的增 生性病变。
重症IgA肾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或肾衰竭。有些患 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进入终末期肾衰竭阶段。
女性IgA肾病患者通常可以耐受妊娠,但是如果合 并持续的重度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小于70ml/ min或病理结果显示合并严重的肾血管或间质病变, 则不宜妊娠。
2.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
与IgA肾病极为相似,确诊有赖于肾活检。
3.其他继发性系膜IgA沉积
如紫癜性肾炎、慢性肝病等,相应的病史及实验 室检查可资鉴别。
4.薄基底膜肾病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有阳性家族史, 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IgA阴性,电镜可见肾小球基 底膜弥漫变薄。
5.泌尿系感染
伴有发热、腰痛和尿中红、白细胞增多的IgA肾病 患者,易误诊为尿路感染,但反复中段尿细菌培 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病理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外基质增多;其特征 性病变是肾小球系膜区有单纯IgA或以IgA沉积为 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块状或分散的颗粒状分 布;多数患者同时伴有C3的沉积,但Clq很少见。
IgA肾病可伴新月体形成,甚至新月体肾炎,晚期 表现为广泛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 维化。
Figure 29-24. Diagram depicting the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IgA nephropathy. Note the mesangial dense deposits (straight arrow) and mesangial hypercellularity.
5. 慢性肾功能不全 按慢性肾衰竭处理。
6. 饮食治疗 如果IgA肾病患者的病因同某些食品引起的粘膜免
疫反应有关,在饮食中避免这些食物。
富含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对于IgA肾病有 益,尤其尿蛋白量较大的病人。
预后
IgA肾病确立后每年有l%~2%的患者进入终末期 肾衰竭。
血管转换酶(ACE)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疾病的预 后有关,具有DD相同等位基因的患者,预后不佳。
提示疾病预后不良的指标有:持续高血压、持续 蛋白尿(特别是蛋白尿>1g/24h)、肾功能损害和 肾病综合征。
持续性镜下血尿也是预后不佳的指标。
如果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肾小 管萎缩,或伴有大量新月体形成时,提示预后欠 佳。
临床表现
IgA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 多数病人起病前数小时或数日有上呼吸道或消化
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持续
数小时或数日,肉眼血尿常为无症状性,可伴有 少量蛋白尿。 部分病人起病隐匿,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 蛋白尿,往往体检时才发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年轻患者出现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尤其是与 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血尿,临床上应考虑IgA肾病 的可能;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肾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IgA肾病主要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此病潜伏期较长(7~21天),有自愈倾向;IgA肾 病潜伏期短,反复发作,结合实验室检查尤其是 肾活检可资鉴别。
在血清、扁桃体淋巴组织以及肾小球系膜区都存 在0-糖基半乳糖(GM)缺陷的异常糖基化IgA1分子。
半乳糖缺陷的IgA1不能被脱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识 别,从而肝细胞无法将其清除。
循环中半乳糖缺陷的IgA1多以免疫复合物的形式 存在,继而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刺激系膜细胞 增殖、分泌系膜基质和细胞因子。
是亚太地区(中国、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国 家和地区)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肾活检 的30%~40%。
以20~30岁男性为多见。
病因和发病机制
免疫荧光检查以IgA和C3在系膜区的沉积为主, 可能是由于循环中的免疫复合物在肾脏内沉积,
激活了补体系统导致肾脏损害。 IgA肾病的病因不仅是IgA数量的异常,还与其分
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尿红细 胞位相检查多为畸形红细胞;
约60%的病人伴有少量蛋白尿(尿蛋白常<1.0g/ 24h),部分病人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30%~50%病人伴有血IgA增高,以多聚体IgA为 主。
约50%的患者皮肤活检毛细血管内有IgA、C3、 裂解素和纤维蛋白原沉积。
治疗
本病的预后差异较大,治疗需根据病理改变和临 床表现具体决定。
对于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IgA肾病患者,目前尚无 有效的治疗方法。
一. 急性期的治疗
1. 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应选用无肾毒性的抗生 素控制上呼吸道感染,如青霉素80万U,肌内注 射,2次/天;或口服红霉素、头孢霉素等治疗。
2. 新月体肾炎:如果肾活检提示为细胞性新月体肾 炎,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强化治 疗。
IgA肾病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黄一新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又称Berger病(initially described in the late 1960s by Berger and Hinglais),
以反复发作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系膜IgA沉积或 以IgA沉积为主为主要特征。
病理改变较轻,可选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常可 获得较好疗效;
如果病理改变较重,疗效常较差,尤其是大量蛋 白尿难于控制的患者,肾脏疾病呈持续进行性发 展,预后差。
4. 高血压
除了控制高血压外,应适当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 磷的摄人。
ACEI或ARB可以减少gA肾病患者的蛋白尿,并 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二. 慢性期的治疗
1. 感染的预防及治疗 对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后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 血尿的病者,控制急性感染后,可考虑摘除扁桃 体,手术前后2周需使用抗生素。
2. 单纯性血尿 预后较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密切观察。 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感染,同时,避免使用有肾 毒性的药物。
3. 肾病综合征型
部分病人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尿蛋白>3.5g/24h)、 严重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患者,可能伴有广泛的增 生性病变。
重症IgA肾病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或肾衰竭。有些患 者在首次就诊时,就已进入终末期肾衰竭阶段。
女性IgA肾病患者通常可以耐受妊娠,但是如果合 并持续的重度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小于70ml/ min或病理结果显示合并严重的肾血管或间质病变, 则不宜妊娠。
2.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
与IgA肾病极为相似,确诊有赖于肾活检。
3.其他继发性系膜IgA沉积
如紫癜性肾炎、慢性肝病等,相应的病史及实验 室检查可资鉴别。
4.薄基底膜肾病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镜下血尿,多有阳性家族史, 肾活检免疫荧光检查IgA阴性,电镜可见肾小球基 底膜弥漫变薄。
5.泌尿系感染
伴有发热、腰痛和尿中红、白细胞增多的IgA肾病 患者,易误诊为尿路感染,但反复中段尿细菌培 养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病理
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系膜外基质增多;其特征 性病变是肾小球系膜区有单纯IgA或以IgA沉积为 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呈块状或分散的颗粒状分 布;多数患者同时伴有C3的沉积,但Clq很少见。
IgA肾病可伴新月体形成,甚至新月体肾炎,晚期 表现为广泛的肾小球硬化,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 维化。
Figure 29-24. Diagram depicting the ultrastructural features of IgA nephropathy. Note the mesangial dense deposits (straight arrow) and mesangial hypercellularity.
5. 慢性肾功能不全 按慢性肾衰竭处理。
6. 饮食治疗 如果IgA肾病患者的病因同某些食品引起的粘膜免
疫反应有关,在饮食中避免这些食物。
富含ω-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鱼油对于IgA肾病有 益,尤其尿蛋白量较大的病人。
预后
IgA肾病确立后每年有l%~2%的患者进入终末期 肾衰竭。
血管转换酶(ACE)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疾病的预 后有关,具有DD相同等位基因的患者,预后不佳。
提示疾病预后不良的指标有:持续高血压、持续 蛋白尿(特别是蛋白尿>1g/24h)、肾功能损害和 肾病综合征。
持续性镜下血尿也是预后不佳的指标。
如果病理表现为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和肾小 管萎缩,或伴有大量新月体形成时,提示预后欠 佳。
临床表现
IgA肾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见。 多数病人起病前数小时或数日有上呼吸道或消化
道感染等前驱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持续
数小时或数日,肉眼血尿常为无症状性,可伴有 少量蛋白尿。 部分病人起病隐匿,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 蛋白尿,往往体检时才发现。
诊断和鉴别诊断
年轻患者出现镜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尤其是与 上呼吸道感染有关的血尿,临床上应考虑IgA肾病 的可能;
本病的确诊有赖于肾活检的免疫病理检查。
IgA肾病主要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此病潜伏期较长(7~21天),有自愈倾向;IgA肾 病潜伏期短,反复发作,结合实验室检查尤其是 肾活检可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