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原件不给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的(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合同原件不给的法律规定是怎么样
的(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劳动合同原件不给的法律规定。

本文将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并深入了解劳动合同原件不给的法律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相关解释。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发放劳动合同书,并留存劳动合同的原件。

这意味着,劳动合同原件的发放和保存都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

那么,对于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原件的情况,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呢?
首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拒绝劳动者要求提供或者查阅其个人档案和劳动合同的请求。

也就是说,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的原件作为证据,用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次,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

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原件会对劳动者的权益产生不良影响,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因此,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不给劳动合同原件的情况下,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并且用人单位应予以配合。

此外,如果劳动合同原件被用人单位故意隐藏或拒绝提供,劳动者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

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应当提供尽可能多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因此,在用人单位不给劳动合同原件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收集证据,比如与他人合作证明、与同事的交流记录等。

最后,法律规定了对于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的一些处罚措施。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支付赔偿金、支付劳动报酬、恢复劳动关系等。

总结起来,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劳动合同原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同时,用人单位不提供劳动合同原件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劳动合同原件的保管和提供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劳动者应当积极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合法合规地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和诉讼。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劳动合同的有效执行,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