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体育评价是教学手段,学习的动力、是指挥棒。
使学生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所做的动作正触还是错误,了解自己而获得学习方向,对帮助学生学习、改进、提高巩固技术有着重要作用。
“促进发展,以人为本,强化激励,多元参与” ,本文通过对为了更好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改进学习,收集学生体育学习的进步、变化等方面的资料,对学生进行评定。
评价是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对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信息的多方位、多角度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学好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我们过去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往往是为了控制学生,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批评和指责往往多于表扬。
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习惯于对学生拟定一个评价的统一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或偏离标准的言行举止常常轻描淡写,或者轻易地提出批评,总是看不到学生的优点,看不到学生在练习中的闪光点。
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很多教师都不敢负面评价学生。
一律用“好”“不错”进行机械地评价。
学生练习得很一般,教师也称赞一句“恩,做的很好!”,这样的现象在教学公开课中尤为常见。
而如此一味说“好”,并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因为这样的表扬太“廉价”了,学生不需要什么努力便能获得,我想久而久之,学生对此会毫不在乎。
不知从何时起,不少体育课堂里掀起了一股运用掌声、口号声进行评价的热潮。
掌声是整齐划一的“啪、啪、啪啪啪”。
口号声也是整齐响亮的“嘿、嘿,你真棒!”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尤为多见。
但是,试想一下,这是一种程式化的评价,不一定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对谁的表扬都是一样的,缺乏针对性,缺乏真情实感,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是不强的。
我们要不断转变观念,积极倡导发展性评价。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评价方式,把评价焦点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扩展到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情绪状态等方面,有效地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对此我有以下看法:一、注意习惯,纠正不良的评价
作为体育教师自身在平时的学习提高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养成良好的教学语言习惯
教师重复学生发言和作简单评价,很大层面是和教师的语言习惯有关,往往老师语言较多,有一些习惯的口头禅,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录像、录音等帮助纠正,随机录音,仔细听辨,控制改变,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教师的教学素养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影响也是很大的,特别是课堂里的错误评价的原因,大多是教师的学科素养问题。
所以,教学教师要不断学习教学知识,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深厚的教学功底,这是杜绝错误评价的好方法。
二、转变观念,提高实施发展性评价的意识与能力
我们所提倡发展性评价与简单性评价的区别,即不是简单地作出对与错的评价,而是指导学生对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好在什么地方作出必要的解释,对不完善的地方给以适当的补充,提醒学生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即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这类评价不仅有即时效应,更有它的长期效应。
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积极倡导、实施的。
三、加强积累,提倡使用体现新理念的评价用语
“评价用语”是教师教学的习惯用语,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表达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加强学习,注意积累,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
1、肯定激励式评价
当学生做得对的时候,我们可以给其一些创新的评价:
【常用的指导语】——你的动作真精彩!
——又是一种极好的练习方法!
——这个练习方法很有价值!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把取得眼前的成功作为直接目标,成功感愈得到满足,学习的积极性愈高。
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责怪,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远的教学艺术。
2、引导理解式评价
当学生做的不对,或不是很准确是,我们可以给其的评价有:
【常用的指导语】——这种练习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再试试,还有其它的练习方法吗?
——你们能学学××同学的动作吗?
通过教师的评价指导语,赋予学生求异的权力,激活学生“主角”意识,刺激学生从自己的精神领域中寻找并扩散与课堂上所学内容相通的千百个接触点,积极主动地投入练习。
3.指导分析式评价
当学生不太懂,或者是动作不够完善时,需要教师分析时,我们的评价可以是:
【常用的指导语】——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想?
——你能否再向大家表演一下你的动作?
——你能进一步对你的动作作出解释吗?
——你能把你的意图表现得更清晰吗?
鼓励学生完善自己的练习动作,提高动作的正确性。
任何教法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常用语,教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话,都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教师在借鉴这些常用语时,应该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和不同风格,抓住时机启发、赏识、激励和反思。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语言的积极评价功能。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课堂教学的效益,使学生在平等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充分、和谐、持续的发展,就要优化教师的评价行为。
要推动广大教师形成新的“学习观”、“教学观”,促进学校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整体性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萌发创新意识,积极参与,勇于实践的氛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