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低段阅读素养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低段阅读素养探究

发布时间:2023-03-03T05:43:41.76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第10月第20期作者:林祖瑜

[导读]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时代不断发展的召唤。

林祖瑜

东港小学教育集团,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时代不断发展的召唤。小学语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底蕴,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鉴于此,本文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探析了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有效阅读策略,希望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当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从来都是不可缺失的学科能力,但是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学的有效性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高效课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将从进行课前导读,拓展学习视野;创设教学情境,减轻理解压力;立足教材内容,揭示传统文化三个方面,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展开系统论述。

1 进行课前导读,拓展学习视野

课前导读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有效的课前导读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在课前导读时,教师应注意:(1)要将导读的内容与具体的学生学习内容有效结合,以此来实现课前导读对于教学内容的“前引”作用。(2)课前导读不仅要有课本中的教学内容,还需要进行课外知识的扩展延伸,如此就能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延伸,进而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例如,在教学《亡羊补牢》内容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了寓言故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寓言故事的形式与内容,并向学生简单的介绍了几个寓言故事。(3)我们要将学生的知识掌握与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提升相结合。我们进行课前导读时,不应该将内容仅仅局限在学生是否学会了这一课的内容,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理解与否上,我们还应该站在学生能力提升的层面上,考察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今后在遇到相似类型的内容时,是否能够自行进行理解与阅读。如此,进行有效的课前导读就能实现提升教学质量、扩展学生学习层面以及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三个层面。

2 创设教学情境,减轻理解压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包罗万象,既有思辨性较强的理性内容,又有形象性较强的感性内容,而后者所占比重较高。鉴于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积极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便利作用来辅助教学,通过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来将文本中冷冰冰的文字转化地更具形象化和生动化,以此来充分刺激学生的各项感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传统节日》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利用多媒体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了几张反映我国传统节日特征的图片,其中有粽子、鞭炮、元宵、月饼等等,并向学生问道:“同学们,大家一起来猜一猜这些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节日?”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都很快地说出了这些节日的名称。笔者继续说道:“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吗?接下来,老师就带大家再次重温一下节日的快乐气氛。”随后,笔者为学生播放了事先剪辑好的有关介绍传统节日的短片。如此,通过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不仅充分刺激了学生的各项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国传统节日及其习俗,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传统节日的情感。

3 立足教材内容,揭示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包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识,从小学语文教材中,可以看出教育部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语文教师则需将这种重视传达给学生,在授课时,将传统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修养。

例如,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内容时,通过诗歌中的“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细雨”、“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传递出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从中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以便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够向雷锋学习,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又如,在教学《传统节日》内容时,文中描述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特点及传统事宜的介绍,让学生对传统节日有了充分的了解,笔者还将这些节日的来源,以及节日中所要做的具体事宜向学生进行扩展性讲授,让学生能够牢记我国的传统习俗,并在以后的生活中将这些习俗继承下来,并继续发扬。以此看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从教材中即可看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则需更加注重对这一内容的深入解读。

4 营造阅读氛围

低年级的学生年幼无知,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

我常常对学生说:爱读书的孩子最美丽。其实,我是想告诉我的孩子们:书是最美丽的,它是人类最忠实、友好的朋友,只要与她为伴,那么你也会变得更美丽。平时只要有空,或是课余,我都会做这么一件事:在投影上把我最新挑选的绘本故事带介绍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欣赏精美的图画,阅读生动的文字。精妙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从那一双双清澈、美丽的眼睛里,可以看出他们已深深喜欢上了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意犹未尽时,他们会央求你:"老师,再让我们看一会吧,就两页,行吗?"这时的我会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书店挑选最爱的书,阅读完后可像老师一样把它介绍给伙伴们。这下,孩子们的积极性更强了,课余时间,如饥似渴的阅读已代替了原本无序的吵闹。孩子们都知道只有和好书交上了朋友,爱上了看书的孩子才是最美丽的孩子,是最有魅力的好孩子。

5 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除兴趣外,则完全在于阅读时有排除干扰、专心致治的习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老师设法运用一定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活动,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使读书习惯的形成。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舞台。对低年级孩子而言,可以教给他们在所读文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