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花开——儿童德育案例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待花开——儿童德育案例分析
【摘要】小静是福利院内一名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性格胆小、内向,不愿
意与不熟悉的同伴及老师交往,也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老师通过优化儿童的成
长环境、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课间活动等方式,使儿童敞开了心扉,愿意和老师
同学交往了,笑容也多了。
【关键词】孤残儿童优化成长环境优化课堂教学
【案例背景】
小静(化名),女,2018年1月20日出生,2018年4月29日入院,先天
性心脏病(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大运动能力:能独立行走、奔跑、玩简单体
育器械。
精细运动能力:能握笔画画,用绳串珠,搭高积木。
认知能力:认识常
见的生活用品、动物、植物,认识数字1-5。
语言能力:能理解简单指令,能用
简单语言表达(短句)。
性格特点:小静是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但是,她的
性格胆小、内向,不愿意与不熟悉的同伴及老师交往,也不主动参加集体活动,
碰到有老师或者阿姨带她上课或集体活动时,她就会大哭,不愿意配合。
【行为表现】
一、内向胆小,不融课堂
开学已经一周了,老师去组里接小静上课,小静看到老师后又哭了,怎么都
不肯走,后来在阿姨的帮助下,抱着小静上了一节课。
第二周,老师调整了课程,把课堂地点改到了小静熟悉的环境——组里室内活动室的地垫上,同时让阿姨坐
在小静旁边,但不抱着她,小静稍微有了些安全感,熟悉的环境,熟悉的陪伴者,这次她没有大哭,不过还是很怕生,眼圈红红的。
二、不愿参与,不喜互动
小静不愿意开口说话,也不愿意与人交流,活动室里大家聚在一起玩游戏,
她一个人拿着一个小球在旁边坐着,不愿意参与游戏,老师和阿姨招呼他“小静,过来一起玩”,小静不理睬,阿姨过去拉小静,小静发出“嗯~嗯~”的声音,屁
股贴在椅子上不肯走。
老师课堂上多次给予互动,她也很抗拒,不愿意交流,也
不愿意和同伴互动。
【问题分析】
一、自身因素
小静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身体比较瘦弱,胆子也很小,因其身体的原因,保
育员阿姨对其特别呵护,照顾有加,很多事情也常常包办,让她自己锻炼的机会
较少,出门玩耍的机会也较少。
但这样过度的保护和单一的生活环境使小静缺少
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她自理能力与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环境因素
福利院内儿童日常生活由机构内工作人员照料,生活、学习都在机构内,与
外界接触较少,生活环境单一,缺少家庭生活体验,缺少和社会的沟通和交往,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融入社会的能力。
且保育员是轮班制工作,有一定的流动性,渐渐地,就造成了小静缺乏安全感,内向、胆小的性格。
【实施干预】
一、优化成长环境
了解了小静的基本情况后,老师给保育员阿姨提了一些建议:多让小静锻炼,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整理玩具、拿勺吃饭、清洗袜子等,让孩子增
加自信,提高自理能力,增加自我认识,得到自我肯定的满足感。
保育员也应改
变以往的教养方式,不要过分庇护孩子,多鼓励小静去接触身边的人和同伴,开
阔视野,丰富经验,以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在进组教室里,老师布置了学习园地、区角和“心情树”,温暖丰富儿童的
课堂环境,同时让学生每天在“心情树”签到,开心的时候贴上一个笑脸,心情
低落的时候贴上一个哭脸,集满5个笑脸可以得到一个小奖励,以此鼓励儿童每
天保持好心情,帮助小静心情开朗,融入课堂。
二、优化课堂教学
老师与小静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多关注她、帮助她,主动找她谈话,用集
体游戏、混龄活动等比较自然的方法引导她跟其他小朋友交往,让她体验和其他
同伴上课是一件开心的事情,从而消除她对老师和同伴的紧张心理。
弗洛伊德说过:“游戏是由愉快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
”游戏是一种儿
童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贴合低段儿童好动好玩的特点。
在游戏中,儿童可以增
长知识,拉近师生、生生的关系。
【案例】游戏《小猫钓鱼》
教师设计了《小猫钓鱼》的游戏,把蓝色充气池设计成湖泊,湖泊里生活着
很多生物,有鱼、虾、小乌龟、螃蟹等,这些动物上贴有磁铁,儿童扮演成“小猫”,使用带有磁铁的鱼竿来一场钓鱼比赛。
游戏中气氛轻松活跃,小静参与情
绪高涨,完全沉浸在游戏情境中,认识了很多生物,和老师同学的互动也很多,
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学,在快乐中学。
1.
优化课间活动
老师利用晚间和周末的时间,常常来看望小静,并带她出门接触院里不同的
工作人员和小伙伴,消除她对陌生人的紧张情绪。
【案例】课间活动《添翼乐园》
福利院内有一个“添翼乐园”,里面种植了五彩斑斓的花卉和新鲜丰盛的果蔬,课间,为了拉近小静和大家的距离,老师会带着小静在哥哥姐姐户外劳作时
到花园里参与活动,看同伴们如何翻土、播种、洒水,种植,并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果蔬,小静每次去都很开心,不仅丰富了生活经验,更拉近了与
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实施效果】
进组上课一个月:老师尝试着把小静独自带离保育员阿姨身边,到旁边的活动室上课,小静没有反对,也没有哭闹,不过情绪依然比较低落,总是闷闷不乐的,不主动与老师、同伴交流交往。
老师主动与她谈话,她也不太愿意回应,偶尔看到好玩的教具时,会伸手来拿。
这几天,笑笑(唐氏综合征患儿,性格活泼爱笑)因为身体的原因,没有去学校上学,于是,老师特地让笑笑也参与我们进组的课堂,老师特地设计小朋友互动的环节,让他们互相传递摇铃和小鼓,笑笑很活泼,很开心地随着音乐跟其他同伴互动,渐渐地,小静也被感染了,愿意在老师的帮助下递玩具给其他同伴,在笑笑传递给小静摇铃的时候,不小心把摇铃掉在了地上,发出“叮铃铃”的清脆声响,笑笑见了,哈哈大笑,小静也好似被感染了,咯咯笑了起来,脸上第一次绽放出了纯真的笑容。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帮助内向的儿童变得合群,常常鼓励他们与活泼开朗的儿童一起玩耍,因为活泼的儿童更主动,也会带动内向的儿童主动大胆地与人交往。
进组上课三个月:小静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上课认真,成了班里遵守纪律的好榜样。
老师常常表扬她、鼓励她,增强她的自信心。
今天老师一进组,小静就主动站起来朝老师微笑,跑过来牵着老师的手,要拉老师去教室上课。
小静现在也愿意和其他同伴交流玩耍了,有了几个比较固定的好朋友,老师上课时,她常常会主动要求尝试参与,在同伴拿不好玩具掉在地上时,还会主动捡起来,帮助他们,教他们怎么玩。
进组上课六个月:最近班里评选班干部,小静被选为了小班长,老师有意识地培养她管理和帮助他人的能力,比如列队时让小静整队,管理别的同学;生活中帮助老师和同学拿东西,分发文具;课间帮助同学拿椅子、杯子等。
老师发现小静很乐于助人,但是有些害羞,在老师的多次鼓励下,她活泼了很多,也热情了很多,现在不仅和班里的老师同学关系融洽,在学校里还会和其他班的老师同学打招呼,在其他老师帮助她时,还会主动说“谢谢”。
这些变化,都让老师很感动,很欣慰。
【反思总结】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人们要顺应时
代的发展,面对竞争的决择,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与人交往、沟通、合作的能力。
要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要从娃娃抓起。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从
出生到七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儿童的习惯、语言交往能力、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打好基础。
”在我们机构里,就常常有这样的孩子,集体生活中,怕生、胆小,不善于与人交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曾经胆小内向的
孩子渐渐敞开了心扉,变得喜欢上课了,能和老师、同伴交往了,脸上的笑容也
增多了。
在小静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在共同成长。
通过这个案例,老师深
刻地认识到,在教育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调整,才能根据儿童的个性特点,因材
施教,从而真正促进每个儿童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杭州市儿童福利院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