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驱动下的“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20-06-18

作者简介:张杰(1982—),男,河北邯郸人,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研究。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驱动下“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研究”(C2009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扩大,越来越多的

优秀青年才子步入高校教师岗位。青年教师往往有较

高的学历、较强的科研、敏锐的思维和丰满的激情,但教育教学尤其是一线教学经验有所欠缺[1-2]

。在当下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大趋势下,如何尽快让青年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是高校师资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利用资深老教师“传帮接代”

式的师资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

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青教赛)、精品课程在

线学习及网络教学学习与研讨等成为当下辅助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迅速提升的主要途径[3]。

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目前规格和级别最

高的比赛,由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办,

始于2012年,每两年一届,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涌现了大量的青年教师教学典范。在全国青教赛的推动和影

响下,目前形成了全国决赛、省市决赛和高校选拔赛等完整的比赛体系和模式,比赛涵盖自然科学基础学科、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工、农、医)、社会科学、思政及外语等大多数本科专业领域[4-5]。

青教赛参与之广,影响之大,在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程质量上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作为青教赛参与者之一,从初入讲坛的青涩到教育教学的

小有心得,深刻体会到青教赛的作用远不止于积极带

动优秀教育师资的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学习和实践经验,围绕教育教学的三个核

心要素“教师”“学生”“课程”

,谈一谈青教赛驱动下“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

一、青教赛驱动下“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思路

目前关于青教赛的作用、效果及改善等方面,研究关注的焦点多集中在教师本身,或过多从教师的角度看待。青教赛研究中缺少“学生”要素,很难看到青教赛对学生培养的影响、积极意义或策略调整等;学生为主体参与的学科竞赛倒是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主要是实践能力、科学兴趣与创新、反哺教学等方面的激励和促进功能[6-7]。但相比于以教师为参赛主体的青教赛,学生对待赛事的态度、重视度、参与度、发挥的作用或受到的影响显然与学科竞赛不同。

青教赛代表着最先进、最前沿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学科百花齐放,名师百家争鸣。除有着对师资培养的极大作用外,青教赛对学生培养和课程建设的启示与作用也不能忽略。在青教赛的激励和影响下,教师如何迅速树立先进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技能和方法、学生如何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课程建设和加强思考实践能

力以及课程如何精益求精将指导思想、

精彩内容、时代摘

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下简称青教赛)对于提高青年教师教书技能和水平作用重大。

文章围绕教育教学中三个核心要素“教师—学生—课程”,将青教赛的影响层面从培养师资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拓展至学生培养和课程建设方面。并充分吸收和借鉴青教赛成果,提出了青教赛驱动下“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思路。

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师资培养;学生培养;课程建设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3-0057-03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驱动下的“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

育人模式理念

张杰,史旦达,唐鹏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

■人才培养模式

2021年第3期(总第1345期)

No.3,2021

Serial No.1345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

57

. All Rights Reserved.

前沿和教学方案等高效设计。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将是“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如图1所示。

二、青教赛下的教师培养

教师是高校的宝贵财富,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效果。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大量青年教师进入校园,与老一辈教师的“工匠”“园丁”“蜡烛”等专注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不同,教学经验的匮乏加上社会的冲击、科研的压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青年教师投入教学探索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教书育人的效果评价一般。

全国青教赛的出现,及省市、高校青教赛制度的相继完善,是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的一针强心剂。青教赛的比赛时间虽短,但影响是持续的;不管对于参赛教师或非参赛教师,青教赛不仅仅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青年教师树立崇高教学理想,建立信心、改变理念,从而促进在教学实践中研究与探索[8]。

没有谁天生擅长教育与教学,但谁都可以经过后天培养,成为教育与教学的能手。笔者的教学经历曾经也是一穷二白,甚至在参加教学比赛初期,校级比赛首轮即遭淘汰。但笔者通过观看各级别获奖教师的示范,学习他们的思路、方法和身上能供自己借鉴的亮点;通过倾听教学督导和资深教学名师一遍又一遍的教导,继承老一辈教师的专注、专业与高尚师德,并根据学生不断的反馈,进行教学持续反思和改进,然后一点一点慢慢“练级”,相继获得2017年度上海海事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第一名,第五届水利类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三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上海海事大学选拔赛第一名(自然科学组应用学科组),第三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自然科学组应用学科组)等。虽遗憾未能像更多优秀的教师一样更进一步,但教学比赛的目的永远不是获奖而是交流、切磋、收获与提高。与获奖的短暂时刻相比,不断进化的教学能力是永久的。

此外,笔者通过统计青教赛获奖教师的个人资料,追踪他们的后期发展,发现大多获奖的教师都有相当高的科研学术水平。这说明“教学与科研”可以相辅相成,“鱼”与“熊掌”可以兼得。青教赛要求教学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充实,信息量大,渗透专业思想,注重

学术性,反映学科发展等。在实际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对学科发

展的最新认识、科研前沿问题等融

入教学内容中,从而可以更生动地

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和实际应用,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

兴趣,引发创新思维等[9];同时,教

师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理念的变

革,以及教学内容过程中知识的凝

练、完善和拔高,形成融会贯通的

思维习惯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亦可带到科研工作中去,从而进一

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即使部分

专注教学而科研突破不大的教师,

也都获得了极大的尊重、荣誉和物

质奖励等[10]。

随着2019年南京林业大学蒋

华松老师通过教育教学渠道晋升

为教授,再加上全国全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意味着本科教育教学将再次提升到一个重要的地位。而青教赛无疑给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教学才华的机会和舞台,也提供了一条教师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三、青教赛下的学生培养

学生永远是一校之本,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扩招、经济化、信息化时代的冲击、教书死板以及教导无方等综合因素导致部分学生迷茫观望、价值取向偏离、学习效率低下及高分低能等。本应把祖国的花朵培养成国之栋梁,结果却成了家庭、社会的累赘,这严重背离了现代高等教育的宗旨。青教赛的参赛主体是教师,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看似与学生无关,但学生作为“学”的主体,是教师“教”的主要对象,所以说,青教赛最终受益的是学生。只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提高。另外,在教师青教赛筹备的过程中,学生也身在其中,他们的鼓励、配合、支持甚至建议也在教师教学比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反过来,教师在青教赛所有的收获包括先进理念、前沿眼光和灵活技能等都会反馈给学生,在这种“教”与“学”相互促进的过程中,教学质量与学生培养必然也会有所进步。

从青教赛的授课案例来看,不同科目青年教师将讨论、反转(知识的反转非翻转课堂)、前沿、思政、

仿真图1教师—学生—课程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建设思路

58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