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制修订记录
生物安全应急操作规程
一、手套污染及更换
1.手套被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剂喷洒手套。
2.脱下手套,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消毒。
3.更换新手套继续实验。
【注意】在操作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应该佩戴双层手套。
手套更换流程:
ⅰ.用一手捏起另一只手套近手腕处的外缘;
ⅱ.将手套从手上脱下,并将手套外表面翻转入内;
ⅲ.用戴着手套的手拿住该手套;
ⅳ.用脱去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腕部内面;
ⅴ.脱下该手套使其内面向外并形成一个由两个手套组成的袋状;
ⅵ.丢弃在高温消毒袋中待消毒处理。
【注意】以上操作要远离面部。
二、感染性物质溅洒衣物、污染皮肤及粘膜
(一)感染性物质溅洒衣物
1.立即停止工作,尽快脱掉最外层防护服,并注意防止感染性物质进一步扩散;
2.将已污染的防护服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待高压灭菌;
3.脱掉手套,洗手;
4.更换防护服和手套;
5.必要时对发生污染及脱防护服的地方进行消毒处理。
【注意】如果内衣被污染,应立即脱掉已污染的衣物,消毒处理。
(二)感染性液体(血液、尿液标本或培养物)外溢到皮肤
1. 对暴露的皮肤用75% 的酒精进行消毒;
2. 再用大量水冲洗。
(三)感染性液体溅入眼睛
1.脱掉手套;
2.迅速用洗眼器冲洗;
3.再用生理盐水冲洗(注意动作轻柔,勿损伤眼睛);
眼部清洗流程:
ⅰ.迅速到设在缓冲区内的洗眼器前;
ⅱ.取下洗眼器罩,感染者眼部置冲眼器花洒正上方;
ⅲ.将洗眼器开关打开,洗眼器花洒即有清水喷出。
【注意】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时,流下的污染水由洗眼器下方盛水箱接住,需要进行消毒处理。
后两种情况都应做适当的预防治疗和医学观察,并报告实验室安全员进行事故记录。
二、刺伤、切割伤或擦伤
1.保持镇静,立即停止实验,脱掉手套;
2.用清水和肥皂水清洗伤口;
3.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尽量挤出伤口处的血液,取出急救箱,用碘酒或75% 的酒精擦洗伤口,适当的包扎;
4.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受伤原因及可能的微生物污染,必要时要进行医学处理;
5.向实验室安全员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四、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
(一)在生物安全柜以外
1.所有人员必须立即撤离相关区域;
2.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3.在1小时内任何人不得进入事发实验室,以使气溶胶排出和重粒子沉降;无中央通风系统则应推迟进入(如24小时);
4.贴出标识以示禁止入内;
5.过后由专业人员指导清除污染,如甲醛蒸汽熏蒸,操作时注
意防护(暴露人员应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及时就医)。
(二)在生物安全柜内
1.处理溢洒物时不要将头伸入安全柜内,也不要将脸直接面对前操作口,而应处于前视面板的后方;
2.选择消毒剂时需要考虑消毒剂对生物安全柜的腐蚀性。(使用含氯制剂后再用清水擦
拭);
3.如果溢洒的量不1 mL时,可直接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或其它材料)擦拭;
4.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按操作程序消毒。
5.生物安全柜内消毒程序:
ⅰ.使生物安全柜保持开启状态;
ⅱ.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剂的吸收材料,作用一定时间以发挥消毒作用(必要时,用消毒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ⅲ.消毒后脱下手套。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脱掉污染的防护服后,洗手;
ⅳ.穿好新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服、护目镜等;
ⅴ.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吸收材料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复用新的吸收材料将剩余物质吸净;
ⅵ.破碎的玻璃或其它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
ⅶ.用消毒剂擦拭或喷洒安全柜内壁、工作表面以及前视窗的内侧,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洁净水擦去消毒剂;
ⅷ.必要时,使用甲醛熏蒸。
五、容器破碎及感染性物质溢出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
(一)感染性物质溢出的发生
1.发生生物危险物质溢洒时,立即通知房间内的无关人员迅速离开,在撤离房间的过程中注意防护气溶胶;
2.关门并张贴“禁止进入”、“溢洒处理”的警告标识,至少30 min 后方可进入;
3.撤离人员脱去个体防护装备,用适当的消毒剂和水清洗暴露皮肤;
4.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
(二)感染性物质溢出的处理
1.准备清理工具和物品;
2.穿着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鞋、防护服、口罩、双层手套、护目镜等)后进入实验室。需要两人共同处理溢洒物;
3.用纸巾等吸收材料覆盖溢洒物,从外围向中心倾倒适当量的消毒剂,使消毒剂与溢洒物混合并作用30~60 分钟(根据感染物性质确定作用时间);
4.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吸收材料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反复用新的吸收材料将剩余物质吸净;
5.破碎的玻璃或其它锐器要用镊子或钳子处理。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利器盒)中;
6.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擦拭被污染的表面;
7.处理的溢洒物以及处理工具(包括收集锐器的镊子等)全部置于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内封好;
8.用消毒剂喷洒或擦拭可能被污染的区域,包括手套和防护服前部;
9.脱去个体防护装备,将暴露部位向内折,置于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封好;
10.洗手;
11.所有处理用具及废物高压灭菌。
六、未装可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
1.离心机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电源,密闭30min使气溶胶沉降;
2.戴结实的手套(如厚橡胶手套)及口罩(避免吸入气溶胶),必要时可在外面戴一次性手套;
3.使用镊子清理玻璃碎片,或用镊子夹着的棉花来清理;
4.破碎的离心管及离心桶、转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作用的消毒剂内浸泡60min以上;
5.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适当浸泡,或用消毒剂彻底擦拭后回收;
6.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擦拭;
7.使用含氯消毒剂后,应再用清水擦拭,并干燥;
8.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9.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进行事故记录。
七、在可封闭的离心桶(安全杯)内离心管发生破裂
1.如果怀疑封闭的离心桶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打开离心桶盖子察看;
2.确有破裂时,松开离心桶(安全杯)盖子,但不要打开,放入黄色垃圾袋,直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