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教育学(教育学类)
专业名称:科学教育
专业代码:O40108W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标准学制:四年
在校修业年限:3-6年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从事中、小学科学教育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课程教学及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测试分析、电工技术设计、植物培养、环境保护和从事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就业主要领域(方向)
主要在中、小学从事科学课程教学,以及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教学研究及教育管理,也可从事学生选修(物理或化学或生物)方向的相关技术性工作。

四、培养规格
(一)应具备的政治思想素质、公共道德水平及掌握专业政策水平
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自然科学,教育事业,熟悉国家有关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等专业的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

1、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基础,掌握自然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及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中学科学课程教学发展状况。

通过学习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师素养,具备从事科学课教学以及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的教学基本能力和教育研究的基本素质;养成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实事求是工作作风。

2、专业面向的职业所需技能:掌握数、理、化、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具有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及科学教学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和研究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与学生良性沟通的能力;具有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政治素质和班级管理能力。

3、关键能力:
(1)勤奋敬业的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祖国富强和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及责任感,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勤奋敬业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能力:通过系统地学习理化生学科的相关知识,掌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能不断地扩展知识体系和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具有终身学习的思想理念和学习相关领域最新进展的能力。

(3)工作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应用能力强,素质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适应性强”的应用型人才。

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科学课程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能力。

(4)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会学习”、“会创新”、“会看世界”、“会工作”。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能力,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关键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的能力。

(5)职业延展能力:具有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既能从事中学课程教学,又能从事其它相近学科的学习和教学的能力。

具有在相关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测试分析、电工技术设计、植物培养、环境保护等工作的能力。

(二)核心职业能力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理化生地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和研究方法,能够应用自然科学知识和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中等学校从事科学课程教学、
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好的普通话水平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良好
的书写、绘图、实验操作能力。

五、课程体系和主要链路课程
(一)课程体系
课程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目标主要通过课程体系来体现和实施。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既能确保基本规格要求,又能发展学生个性,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特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与社会实践有机互动的,科学完善的“必修课”、“选修课”两大板块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是7类:
1、通识课程:共9门,42学分,897课时。

2、活动课程:共3类,4学分,教学时间两周和7个假期。

3、教育类课程:共5门,9学分,234课时。

4、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共15门(20门次),61学分,1164课时。

5、专业实践性环节:共12学分,共10周。

6、院级公选课程:共10学分,180课时。

7、专业选修课程:共27学分,486课时。

另外,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训练学生的钢笔字、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

组织演讲、试讲等技能训练。

(二)主要链路课程
①具有良好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②有坚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③熟练掌握专业面向的职业所需的技能;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要求学生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又有较强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1、对应培养“政治素质、思想修养、公共道德和法律素质”
(1)必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

(2)选修课程:按学校提供、开设的课程和要求按社会科学、艺术类等选修。

2、对应培养“坚实的学科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1)必修课程:
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普通化学、普通物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

教育类课程: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学论。

(2)选修课程:限选课程一一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训练、生物化学;化学方向一一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结构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物理方向一一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生物方向一一微生物学(含实验)、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任选课程——中级无机化学、有机合成、电路分析、近代物理基础、环境化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自然地理学基础、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史、食品化学与实验、教育科研方法及文献检索、遗传学、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资源生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3、对应培养“专业面向的职业所需技能”
(1)必修课程: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教学论。

(2)选修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与训练、教育科研方法及文献检索等。

课外训练学生的钢笔字、简笔画等教师基本功;组织演讲、试讲等技能训练。

4、对应培养“有较强的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1)必修课程:普通化学、普通物理、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综合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实验、普通物理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

(2)选修课程:VB程序设计、课堂教学实践与训练、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结构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I中级无机化学;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路分析;微生物学(含实验)、植物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生理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有机合成、近代物理基础、环境化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自然地理学基础、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史、食
品化学与实验、教育科研方法及文献检索、生态学、应用微生物学、现代生物技术概论、分子生物学、资源生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六、各类课程学分学时构成表
表一:四年制本科科学教育专业学分学时构成表
表二:四年制本科科学教育专业各类课程教学学时学分构成表
表三:四年制本科科学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表(理学类)
必修课

注:1、每生需完成27学分的专业选修课;2、限选课程建议全选,至少选3门;
3、学生选定专业方向后,所选方向的课程建议全选,其它课程为任选课程。

4、各专业方向选修课的开课学期仅供参考,具体开课时间以我系与相关系协商确定后的时间为准。

七、毕业文凭
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教学环节的学习任务,经
考核合格,获得规定学分准予毕业。

颁发科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证。

八、主要课程及描述
*普通化学 (General Chemistry)
预修课程:高中化学
主要内容:《普通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科学教育专业学生第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位课程,它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普通化学是研究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衍生物除外)的结构、性质、资源、制备和用途的学科。

主要讲授元素周期律、近代物质结构、化学热力学基础、基础电化学、化学平衡、反应速率、配位化学等理论以及重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资源、制备和用途。

教材:河北师范大学等校编《者按
无机化学》(上、下册),高教出版社,2004年,第1版。

该书为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参考书目:
1、尹敬执、申泮文合编,《基础无机化学》,198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严宣申,王长富编著.普通无机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三版。

*普通物理(General physics)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与矢量代数)
主要内容:以讲授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主,包括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电磁学、光学等内容,适当介绍近代物理学的内容。

教材:刘克哲等编,《物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参考书目:赵凯华等编,《新概念物理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植物生物学Botany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植物学是生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植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植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把握植物生长、发育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了解植物科学发展前沿,认识植物与环境间的自然现象,理解植物多样性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教材:
参考书目:
1.杨世杰,《植物学》,科学出版社,2002;
2.周云龙,《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沈显生,《中国高等植物分科检索与图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7。

*动物生物学Zoology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主要动物类群的生物学特性和基本结构特征;系统讲授动物学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动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反映动物学的新成果、新进展及学科间交叉、渗透、综合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动物演化及其系统发展,动物的发育及其生物多样性。

为生物学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基础知
识和基本技能。

教材: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书目:
1.江静波等,《无脊椎动物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第三版;
2.堵南山等,《无脊椎动物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郑作新,《脊椎动物分类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第三版。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预修课程:无机化学
主要内容:烷烃、烯烃、卤代烃、芳香烃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结构分析和反应机理等理论,醇、醛、酮、醚、较酸及其衍生物、糖、脂肪、氨基酸、蛋白质、核酸、含氮及多官能团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结构分析和反应机理等理论。

教材:曾昭琼编,《有机化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书目:邢其毅等编,《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环境科学(The Science of Environment )
预修课程:普通化学、生物学
主要内容: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深入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原因,针对新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体现环境科学学科综合性和复杂性,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材:杨志峰、刘静玲等编,《环境科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参考书目:左玉辉编,《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高等数学 (Advanced Mathematics)
预修课程:高中数学
主要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微积分的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的基本知识、多元微分法及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曲面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

教材: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选修的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热力学第一、二定律、溶液、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胶体、大分子溶液等,并适当介绍该学科的新成就、新动向。

教材: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参考书目:邓景发等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结构化学(Structure Chemistry)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选修的课程。

主要介绍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内容包括量子力学基础和原子结构、共价键理论与分子结构、配位场理论和配合物结构、分子的电磁性和分子光谱、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等。

教材:周公度、段连运编著,《结构化学基础》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参考书目:徐光宪编,《物质结构》,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化学工程基础(含实验) (Funda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预修课程:物理化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选修的课程。

讲授化工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和化学工艺等内容。

包括流体流动过程、传热和传质过程的原理、设备构造及其计算;反应器的分类造型、操作优化和设计基础;合成氨与石油化工工艺等。

教材:吴迪胜等编,《化工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参考书目:
1.王定锦编,《化学工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湖南大学编,《化学工程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1994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
预修课程:植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选修的课程。

植物生理学是以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研究植物生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旨在培养生物教育专业学生有关植物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进行生命活动的规
律和机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一切利用植物生产的工作中。

教材: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出版年
参考书目:曹仪值、宋台午,《植物生理学》出版年
遗传学(Genetics)
预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主要内容:本课程是科学教育专业选修的课程。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与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

内容包括: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互换定律、遗传的染色体学说、基因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数量性状遗传、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遗传的分子基础、突变和重组机理、细胞质和遗传、遗传与个体发育、遗传和进化等。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普通遗传学的基本原理,了解遗传学与人类的关系,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材:《遗传学》(第二版),刘祖洞著,高教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遗传学》,王亚馥主编,高教出版社。


2.《遗传学》,戴朝曦主编,高教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主要内容:包括细胞基础知识概要、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膜与细胞表面、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线粒体和叶绿体、细胞核与染色体、核糖体、细胞骨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衰老与凋亡等内容。

教材:翟中和、王喜忠等编,《细胞生物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参考书目:王金发著,《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
微生物学(Microbe)
预修课程:动物学、植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
主要内容: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生态及遗传与变异;传染与免疫;细菌的分类等。

教材:杨颐康主编,《微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参考书目:J.Nicklin,t.Paget等著,林雅兰等译,《微生物学》,科学出版社,2000。

地球概论
预修课程:高中数学
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该专业的地理学科类基础课。

主要内容是行星地球整体的知识,主要包括地球的天文学和地球的物理学,为学生打下有关地球整体知识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地球的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日、月、地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地球的影响等知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形成的宇宙因素和地球的物理结构。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基础。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宇宙观。

教材:金祖孟、陈自悟编著,《地球概论》(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徐庆华主编,《地球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自然地理学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及岩石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特殊圈层一一地理圈及发生在地理圈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地理圈中大气的变化及导致的各种天气现象、水的循环及产生的各种作用和结果、生物的分布、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是本课程研究的重要内容。

教材: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书目:《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三版。

《自然地理学》,刘南威主编,科学出版社,200
综合自然地理学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教材:参考书目
人文地理学概论
预修课程: 主要内容:
教材:参考书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