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纳雍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节纳雍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
力》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同一个班级。
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
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答案::D
解析::
复式教学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授课。
2.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似或相近的字读错,如把人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
A.感知能力不成熟
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
D.思维能力有欠缺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说明小学生的感知能力笼统模糊、不够成熟、精确性较差。
3.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D.关系转换说
答案::A
解析::
形式训练说是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4.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
A、教学为主
B、德育为主
C、教师为主
D、学生为主
答案::A
解析::
学校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
5.以布鲁姆为代表的教育家将教学目标分成三大领域,其中不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意志领域
D、动作技能领域
答案::C
解析::
布鲁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6.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的绝对尊敬和顺从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答案::B
解析::
他律阶段是指早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道德判断。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炼不少于()。
A. 1. 5小时
B. 2小时
C. 1小时
D. 0. 5小时
答案::C
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的锻炼不少于1小时。
8.小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观察
B.练习
C.示范
D.讲解
答案::B
解析::
练习是小学生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是,练习不是机械地重复,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学习活动。
9.小学生常常“好心办坏事”,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
B.道德意志不强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自律不够
答案::C
解析::
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因为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造成的。
10.荀子在《劝学篇》中指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话所蕴涵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A
解析::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意思是:一步一步走多了,就走上千里了;一滴水一滴水多了,就变成长河了,体现了循序渐进原则。
11.在创造性思维训练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
这侧重培养的是()
A.思维的独创性
B.思维的灵活性
C.思维的流畅性
D.思维的深刻性
答案::C
解析::
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强调的是数量多,关键信息,“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
12.小军由于对数学感兴趣而努力学习数学,小花为了期末得到妈妈的奖励而努力学习数学,那么小军和小花的学习动机分别是( )。
A.内部动机外部动机
B.高尚动机低级动机
C.外部动机内部动机
D.低级动机高尚动机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学习动机的分类
内部动机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而外部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
高尚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即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低级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即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因此.小军的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小花的学习动机是外部动机.
13.小学开始.我们学“北京—******—我爱北京******”,一下包含了词汇、语法、句子、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学习。
这使教材中的关键信息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
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
A.直线式教科书结构
B.螺旋式教科书结构
C.按活动要求编制
D.按学生心理规律编制
答案::B
解析::
【知识点】教材编排方式
螺旋式教科书结构是指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
14.“教育万能论”的主张者是()。
A.杜威
B.孟禄
C.爱尔维修
D.高尔顿
答案::C
解析::
“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德国的康德、美国的华生、法国的爱尔维修等。
15.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上位学习
答案::D
解析::
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
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
学生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体现了上位学习的概念。
16.下面说法属于学习负迁移类型的是( )。
A.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B.将所学的原理应用于现实问题解决
C.两种学习材料有相似之处,学了后一种,巩固了前面的学习
D.总是把英语字母念成汉语拼音
答案::D
解析::
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
D项中将英语字母念成汉语拼音属于汉语拼音学习对英语字母学习的消极影响。
17.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A.恒常性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体现了知觉的恒常性。
18.班级活动是指( )。
A.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活动
B.课堂教学以外的活动
C.建设班集体为中心的活动
D.晨会等常规活动
答案::A
解析::
A【解析】班级活动是指在教育者的组织和领导下,为实现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完成学习的教育工作计划,组织班集体成员参加的一系列活动,即以班级为单位的一切活动。
19.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
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
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
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
后来连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
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
A.焦虑症
B.恐惧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答案::C
解析::
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
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
20.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A.教师角色认知
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
D.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答案::A
解析::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及行为规范的认识和对与社会的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
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21.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和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
B.兴趣小组
C.少先队
D.班集体
答案::D
解析::
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和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22.成败归因理论中属于内部且稳定的归因是( )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A
解析::
努力因素归属于内部、不稳定维度,任务难度因素归属于外部、稳定维度,运气因素归属
于外部、不稳定维度。
23.小明犯错误后通过撒谎避免了父母的惩罚,此后小明学会了用谎言来逃脱惩罚。
此处发生了( )
A.正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答案::C
解析::
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的一类条件作用。
24.( )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管理策略。
A.丹瑟洛
B.迈克卡
C.皮连生
D.沃克斯福德
答案::B
解析::
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区分为三种,并对它们间的层次关系进行了分析。
他们认为,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种。
25.学生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是( )
A.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信息反馈、班主任评价
B.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C.信息反馈、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学生自评
D.信息反馈、小组评议、学生自评、班主任评价
答案::B
26.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 )
A.《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
D.《教育概论》
答案::B
解析::
我国教育家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的《新教育大纲》(1930年)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书中论述了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指明了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之一,是营谋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起到了教育理论上的启蒙作用。
27.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A.个人活动
B.小组活动
C.群众性活动
D.班级活动
答案::C
解析::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
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
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即群众性课外活动。
28.人们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特征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A
解析::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
用红笔划出重点体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
29.临近期末考试,小明根据考试范围安排自己的复习进度。
这种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调节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答案::A
解析::
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的策略。
题干所述符合计划策略的概念。
二、问答题
30.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解析::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31.简述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
(1)文献研究法:(2)历史研究法;(3)教育观察法;(4)教育调查法;(5)教育实验法;(6)教育行动研究法;(7)教育叙事研究法。
32.小杨在数学课上的表现一直不佳。
当老师在课上布置练习的时候发现小杨对应用题的理解毫无进展。
“加油,小杨我知道你能做出这道题的。
”老师在小杨耳边低语,“好好花上几分钟仔细阅读题目,然后把题目分解成几部分,等一下我会过来看看你做得怎么样。
”
几分钟后,老师回来问道:“怎么样?”
小杨还是不太清楚,但是显然他已经开始摸到了问题的关键,并开始动手解答,他说:“他们想知道这单价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还知道了些什么?”老师笑着说。
当小杨开始解释他对问题的理解时,老师不断地问相关的问题让他回到合适的思路上来。
当他终于解决了问题后,老师笑着说:“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现在再重新看看我们是怎么一步步地解决这个问题的,过几分钟,我会再来看看你最终的解答,好吗?”
最后,小杨自己解答了这道题。
请分析老师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解析::
在材料中,老师首先鼓励小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然后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小杨自己努力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老师通过具体事例让小杨明白:在自己的努力下,他同样可以取得不小的进步,并最终把问题解决。
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
具体表现在:(1)表扬和批评。
适当的表扬和批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其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表扬、鼓励比批评、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中的老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效果。
(2)归因表述。
归因表述是老师对学生成绩原因的一个评述,它将影响学生对自己能力的信念。
当一个学习者刚刚取得某种进步时,把进步归因于努力是必需的,这能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信心。
材料中的老师把学生的进步归因于努力,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很大影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3)老师对小杨的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小杨的学习动机。
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学生以后的
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影响。
无论教师的反馈是正面的(赞许或鼓励),还是负面的(批评或训斥),都会成为学生对自己学习成败归因的依据。
通过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的结果,包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效、作业的正误、考试成绩的优劣等,这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
三、简答题
33.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解析::
【要点】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 了解学生。
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对学生的了解包括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和对学生群体的了解两部分。
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习、身体状况、心理、家庭和社会交往情况等,对群体的了解包括对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了解。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几十个学生编在一个班里并不就是一个集体。
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当具有明确的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自觉的纪律,正确的舆论以及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好风气。
因此,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整个组织和培养的过程是班集体受教育的过程。
班集体不会自发地产生,必须通过班主任深入细致的工作,甚至艰苦的努力才能形成。
(3)建立学生档案。
学生档案能综合反映学生在校期间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发展的情况,它既是学校档案和校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展示学校工作业绩的一个窗口,因此,建立健全学生档案,是学校工作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4)个别教育。
班主任除了通过集体教育全班学生外,还应深入细致地做好个别教育工作,这是面向全体的个别工作,不是几个人的个别工作。
人的个性、自身发展都是不平衡的,因而就有个性差异,班主任对他们的教育就应到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对一些“优等生”,一方面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还要鼓励他们严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争取不断进步。
对中间层次的大部分学生要多关心,注意他们的成长,从不同角度发现他们的长处,使他们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注意,以缩短“心理距离”。
对一些后进的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差生,还是思想品德上差生,或是双差生,班主任更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
细致耐心的工作。
(5)班会活动。
班会是班主任或班委会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形式。
在班会上,每个同学都可以先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集体管理,研究解决班级中的各种问题。
(6 )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个体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社会、学校等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各自的影响。
班主任协调校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要统一任课教师的教育影响;②要统一学校领导的教育影响;③要统一班委会的教育影响;④要统一少先队的教育影响;⑤要统一家庭的教育影响;⑥要统一社会的教育影响。
(7)操行评定。
操行评定,是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或一学年)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小结与评价。
(8)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
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
学期计划比较完整,一般包括三大部分:①基本情况;②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③本学期的主要活动与安排。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类,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
做好总结应注意两点:一是平时注意对班主任工作资料的积累;二是注意做阶段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