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教学资料-第七章 发病.1147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病位、病情和预后
病位
风邪轻扬,易袭阳位,多在肺卫; 湿邪易阻遏气机,多伤及于脾; 疠气发病急骤,传变快,易传人于里,损伤人体的重要
脏器。
病情
感邪轻者,临床症状表现较轻; 感邪重者,症状表现也重。
受邪表浅者多形成表证(轻); 受邪部位深者多形成里证(重);
(3)影响病位、病情和预后
2、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
包括六淫、疠气、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 损伤、外伤、寄生虫、虫兽所伤等,有时也包 涵着机体内部继发产生的病理代谢产物,如: 痰饮、宿食、内湿等等。
作用方式: (1)造成脏腑组织的损害 (2)导致脏腑生理功能障碍 (3)改变体质类型
(二)正邪在发病中的作用
疾病发生的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
前苏联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依据神经过程的强度、 平衡性、灵活性,把人分为兴奋型、灵活型、安定 型、抑制型。
至今国外医学对体质的各种分类学说都无法直接指 导临床实践与养生康复,惟有中医体质学说与医疗 实践、养生长寿密切结合。
体质分类
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性格
特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体质分为木、火、土、 金、水五大类型。每类型再比类于古代乐谱,分角、 徽、宫、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本法强调对 季节的适应能力为体质分类的依据之一。
《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3、邪正相争的变化决定发病与否
正胜邪却 ——不发病
邪胜正负 ——发病
决定证候类型
正盛邪实 正虚邪衰 正虚邪盛
实证 虚证 虚实夹杂证
感受阳邪,易形成实热证, 感受阴邪易形成实寒证或寒湿证。 感邪轻或正气强,病位多表浅,病变多轻; 感邪重或正气弱,病位常较深,病变多重。
一、发病原理
人为什么会生病?
邪气
正气
正邪相搏
正邪相搏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预 后全过程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机制。
(一)正与邪的含义和作用
1、正气 正气——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及对外界环境
的适应能力、抗邪能力、康复能力的总称。 作用方式: (1)自我调节与控制 (2)抗御外邪的入侵 (3)驱邪外出 (4)修复和再生
邪气性质
v 六淫外感:侵犯肌表,病位较浅,
v
病情较轻,预后较好;
v 七情内伤:直中脏腑,病位较深,
v
病势较重,预后不佳。
感邪轻重 v 感邪轻者:病位多浅,临床症状较轻; v 感邪重者:病位多深,症状表现较重。
(4)某些特殊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邪气的毒力和致病力特别强,如疠气、高温、 虫兽伤、枪弹伤等;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 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不能独伤人。 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 其形。”
《灵枢·百病始生》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疾病是邪气作用于人 体而引起邪正相搏的结果,没有邪气的侵袭,机 体一般不会发病。
人相似巴氏的强而均衡型。
现代临床体质分类
阳盛质:凡强壮的,声高气粗的,好动的人, 属于阳盛体质。
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 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 红苔薄黄。
本体质之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
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多用滋阴、清淡之
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
体质因素
体质——机体素质,是指人体秉承先天(指 父母)遗传、受后天多种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与 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 的固有特性。
体质反映机体内阴阳运动形式的特殊性,这 种特殊性由脏腑胜衰所决定,并以气血为基础。
古希腊波克拉底的气质学说,曾被公认为世界最早 的体质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不同的体液,其比例 决定了人的气质,并依此把人分为多血质型、胆汁 质型、粘液质型、忧郁质型。
阴阳分类
《灵枢·通天》认为,人体阴阳有盛阴、多阴少阳、 多阳少阴、盛阳、阴阳和平之分,从而将人体分为太阴 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 五类。
这种分类与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类型的分类颇有 相似之处。如太阳之人,相似巴氏的强而不均衡型;太 阴之人,相似巴氏的弱型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
(2)决定和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和特点
六淫致病 发病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 候,证属风、寒、暑、湿、燥、火证。
七情内伤 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发病途径是直 接伤内脏,首先作用于心,然后波及相应的脏,使 脏腑气机紊乱、气血失调产生病变。
饮食所伤 常损伤脾胃,或致五脏的功能失调,或 致气血不足,或致食物中毒等。
正气的强弱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 起着主导作用。正气是决定发病的关键因素。 (1)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刺法论(遗篇)》:“正气存内,邪不 可干。”
邪不可干: 邪不能入侵 邪不能致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其气必虚: 正气虚弱 正气相对不足
“外内合邪”发病观 发病的机理,在于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
“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 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 藏而有名。”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 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 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 而起作用。”
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每天进行凉泉、温泉
水浴,须常清其过盛之热,适当补其耗伤之阴。
阴虚质: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
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
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
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
痰湿质:平素身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恶 动,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 冷,适应能力差。 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 溏泄;或四肢浮肿,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重着, 苔多腻。
毛泽东《矛盾论》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 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任何 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 动和发展。事物内部的这种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原因,一事物和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互相影 响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毛泽东《矛盾论》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