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习题课课堂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习题课课堂效率
平日集体备课中,对于新课总是被广大教师关注,但谈到习题课,很多时候会流于表面,备课组确定一下讲哪张卷子,不太确定的题目研究一下,至于具体怎样讲?讲哪些题,舍哪些题则很少设计,所以老师们对于如何上好一节习题课还是思考不够,重视程度不够。
习题课不是对答案课,也不是就题论题,习题课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归类。
课堂上即将讲到的习题应该提前做好分类,将一个类别的问题整合到一起,并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同类习题的比较与分析中找到规律和方法,加深对原理、公式、定理等的理解,从而生成智慧。
当然,按照题号顺序讲解也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不要把习题课的焦点放在答案、选项、题目本身,那样习题课就成了流水账,效率就会降低。
2、建模。
归类的目的在于通过相似问题的对比、分析,建立思维模型,内化知识、原理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建模不等于死记答题模版,新高考改革就是要摒弃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新高考的试题情境就是要让学生的题海战术失灵,答题魔板失效,死记硬背没市场。
为此,习题课贵在思维建模而不是死记答题模版。
3、倾听。
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巩固和应用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进一步了解学情,把脉课堂教学效率,找到学生问题所在。
当我们发现学生的薄弱或短板后,在今后教学中才能改进课
堂教学生态,或者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有的时候,老师急于在一节课时间内穷尽整张试卷,结果是有了速度没了温度,莫不如深入剖析,聆听学生心生,发现学生知识短板,进而在习题剖析中弥补新授课的不足。
4、取舍。
习题课的目的不在于非要全部讲完习题,关键在于收益大小,一节课的优劣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真诚、深刻。
很多时候,老师们的习题课总是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要想让习题课有收益、有质量、有温度、有深度,我们就要学会取舍。
那些思维含量较小的题目就要大胆舍掉,那些思维含量大,值得师生深度剖析,利于发展学科思维的习题则要“大做文章”,正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5、链接。
习题课不要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更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答案,在掌握学情之后,要将试题考查的学科原理整体把握,要让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原理、必备知识,去解决问题。
选择题的错误选项要纠错,正确选项要阐明,不要满足于学生喝风似的作答,其实很多学生是跟风喊的。
习题课要将习题情境与所学原理建立链接,同时纠正学生固有思维和刻板印象,因为很多学生的作答都是跟着感觉走的,其实我想说跟着感觉没法走。
对于综合题,更要引领学生如何获取有效的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做出正确的解答。
总之,习题课不要让学生用答题模版去套,不要就题论题,不要从头至尾对答案。
习题课其实比新课还重要,需要我们动一番脑筋,让习题课变得具有生发性,以达到深化学科理解、训练学科思维的目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