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标准
一、课程简介
本校所用的《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版)教材,是由蒋乃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本书根据党的十九大以来的新精神、新要求,在第三版的基础上修而成,增补、强化了爱国主义、创新思维、中国精神与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及“五育”有机融合与职业素养的关系等内容。

丰富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内涵,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课程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职业思想为指导,坚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德育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教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本教材的教学内容,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线,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就是有梦、追梦、圆梦的过程。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职业生涯规划》是我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中职学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深入浅出,浅显易懂,重在运用。

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还要和其它德育课教学,同学校时事政策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等其他各项教学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学校的素质教育任务。

三、课程教学目标
1、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职业的定位,通过激发学生的职业规划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进学生能够理性的规划自身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坚持自己的职业选择,提高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以及就业后继续学习、创业、创新的能力。

使
学生把个人的“圆梦”融入全社会的“中国梦”,把个人梦想都与国家兴衰、民族荣辱紧密相连。

使学生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关心国家发展的基本品质,具有热爱集体、奉献社会、团结友善、认真负责的基本素质。

2、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4、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四、课程建设基本思路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规划、自发学习、自主创新为目的,结合人才市场,毕业生调查报告,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等,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与手段,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掌握职业生涯规划制订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的方法,形成对职业、行业、岗位的初步认知,具备走入职场的就业能力。

本书着力于引燃中职学生内心深藏着的向往美好未来的火花,帮助中职学生燃起心中充满激情的烈火,引导中职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

为学生建设一个能够顺利完成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职场的角色转换,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创新创业的心理转变过程的课程体系。

五、教学条件与设施要求
针对教学内容,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社会实践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应有数量足够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场所。

1、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年龄、学科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及专业实际,从学
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2、着力于自我控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为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启发创造条件;在规划落实过程中,为学生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创造条件。

3、教学方法评价要以实现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应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兴趣,有助于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制订即实事求是、又富有激励功能的发展规划,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信心和成功者心态,有助于学生主动按照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六、课程评价和考核
1. 评价目的。

学习评价是为确认学生学习进度、学习水平、认识提高、能力提升、行为转变,以及教师教学的效果,为调节和控制教学过程提供决策的依据。

评价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职业生涯规划的激励功能。

2. 评价原则。

学习评价必须遵循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原则。

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要调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3. 评价方式。

评价应以各规划环节产出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整体质量和相应调查报告、总结等成果,作为主要评价依据。

在评价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自主评价、小组或班级的集体评价、教师的导向性评价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

4. 评价标准。

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

认知水平分为"了解"、"理解"两个层次。

运用评价主要指职业生涯规划各环节和整体产出的质量,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激励作用。

七、课程教学要求与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