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3章原子结构原子核第1讲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课后限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6题为单选,7~10题为多选)
1.(2016·重庆联考)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离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导学号( D )
A.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B.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D.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可知,氢原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辐射的光子频率满足hν=E m-E n,所以辐射的光子频率不连续。

故D正确,A、B、C错误。

2.如图甲所示是a、b、c、d四种元素的线状谱,图乙是某矿物的线状谱,通过光谱分析可以了解该矿物中缺乏的是导学号( B )
A.a元素B.b元素
C.c元素D.d元素
[解析]将甲中的线状谱与乙中的谱线相对照,没有的谱线对应的元素即是该矿物质中缺少的元素。

3.氦原子被电离出一个核外电子,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

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氦离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导学号( B )
A.B.
C.D.
[解析]要吸收光子发生跃迁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吸收的光子的能量必须是两个能级的能量差。

是第一能级和第二能级的差值,是第一能级和第四能级的差值,是电子电离需
要吸收的能量,均满足条件。

即选项A 、C 、D 均可以,而B 选项不满足条件,所以选B 。

4.μ子与氢原子核(质子)构成的原子称为μ氢原子,它在原子核物理的研究中有重要作用。

如图所示为μ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假定用光子能量为E 的一束光照射容器中大量处于n =2能级的μ氢原子,μ氢原子吸收光子后,发出频率为ν1、ν2、ν3、ν4、ν5和ν6的光,且频率依次增大,则E 等于导学号 ( C )
A .h (ν3-ν1)
B .h (ν5+ν6)
C .hν3
D .hν4
[解析] 发出6种频率的光,说明氢原子跃迁到n =4能级,由已知频率关系知从n =2能级跃迁到n =4能级对应的能量为E =hν3,正确选项为C 。

5.原子从一个高能级跃迁到一个较低的能级时,有可能不发射光子。

例如在某种条件下,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并不发射光子,而是将相应的能量转交给
n =4能级上的电子,使之能脱离原子,这一现象叫做俄歇效应,以这种方式脱离了原子的电
子叫做俄歇电子。

已知铬原子的能级公式可简化表示为E n =-A
n
2,式中n =1,2,3,……表示不同能级,A 是正的已知常数,上述俄歇电子的动能是导学号 ( C )
A B .716A A
D .1316
A
[解析] 先计算铬原子的n =2能级上的电子跃迁到n =1能级上时应释放的能量:ΔE
=E 2-E 1=-A 4+A =34A 。

n =4能级上的电子要电离所需的能量E 4=1
16
A ,则n =4能级上的电
子得到ΔE 的能量后,首先需要能量使之电离,然后多余的能量以动能的形式存在,所以E k =ΔE -E 4=11
16
A ,选项C 正确。

6.图甲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乙为氢原子的光谱。

已知谱线a 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则谱线b 可能是氢原子________时的辐射光。

导学号 ( C )
A .从n =5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
B .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
C .从n =5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
D .从n =3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
[解析] 谱线a 是氢原子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2的能级时的辐射光,波长大于谱线
b 的,所以a 光的光子频率小于b 光的光子频率,所以b 光的光子能量大于n =4和n =2的
能级差。

n =3和n =2的能级差、n =4和n =3的能级差、n =5和n =3的能级差都小于n =4和n =2的能级差。

n =5和n =2的能级差大于n =4和n =2的能级差。

故A 、B 、D 错误,C 正确。

7.如图是密立根油滴实验的示意图。

油滴从喷雾器嘴喷出,落到图中的匀强电场中,调节两板间的电压,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某一油滴静止在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 AD )
A .油滴带负电
B .油滴质量可通过天平来测量
C .只要测出两板间的距离和电压就能求出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D .该实验测得油滴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解析] 由图知,电容器板间电场方向向下,油滴所受的电场力向上,则知油滴带负电,故A 正确;油滴的质量很小,不能通过天平测量,故B 错误;根据油滴受力平衡得:mg =qE =q U d ,得q =
mgd U
,所以要测出两板间的距离、电压和油滴的质量才能求出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故C 错误;根据密立根油滴实验研究知:该实验测得油滴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故D 正确。

故选A 、D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 ( AB )
A .进行光谱分析,可以用线状谱,也可以用吸收光谱
B .光谱分析的优点是非常灵敏而迅速
C .使一种物质发出的白光通过另一种物质的低温蒸气,取得吸收光谱,就可以对前者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
D .摄下月球的光谱,可以分析出月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解析] 由于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因此,可以根据光谱来鉴别物质和确定它的化学组成。

所以光谱分析可以用线状谱或者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分析的是低温蒸气物质的化学组成。

月球的光谱是太阳的反射光谱,故不能分析月球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9.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 ( ADE ) 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 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
C .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
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E .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但它的光谱不是连续谱
[解析]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是量子化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故A 正确。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不会产生电磁辐射,只有跃迁时才会出现,故B 错误。

氢原子在不同的轨道上的能级E n =1
n
2E 1,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
吸收光子,故C 错误。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故D 正确。

氢原子光谱有很多不同的亮线,说明氢原子能发出很多不同频率的光,是特征谱线,但它的光谱不是连续谱,故E 正确。

10.根据玻尔假设,若规定无穷远处的能量为0,则量子数为n 的氢原子的能量E n =E 1n
2,
E 1为基态的能量,经计算为-,现规定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0,则导学号 ( BC )
A .量子数n =2时能级的能量为0
B .量子数n =3时能级的能量为-8E 1
9
C .若要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4能级,则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15E 1
16
D .若采用能量为-
9E 1
10
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
跃迁的过程中可释放出10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解析] 若规定无穷远处的能量为0,则量子数为n =2时的能量为E 2=-
22eV =-,若氢
原子处于基态时的能量为0,则量子数n =2时能级的能量为,选项A 错误;量子数n =3时
能级的能量为E 132-E 1=-8E 1
9,选项B 正确;若要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4能级,则需要吸
收的光子能量为E 142-E 1=-15E 116,选项C 正确;采用能量为-9E 1
10
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
发态,根据E m -E n =hν,氢原子获得能量跃迁到n =3激发态,则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释放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11.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导学号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卢瑟福所说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原子核__。

(2)1μm 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该现象可以说明下列两种说法中的( B )(选填A 或B)
A .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 .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图中的( C )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做高速运动。

(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不会出现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的现象,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原子核外十分“空旷”,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

(3)通过上述实验,能说明原子结构是: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应选C 。

12.如图所示为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量油滴所带电荷量装置的截面图,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间距为d 。

油滴从喷雾器的喷嘴喷出时,由于与喷嘴摩擦而带负电。

油滴散布在油
滴室中,在重力作用下,少数油滴通过上面金属板的小孔进入平行金属板间。

当平行金属板间不加电压时,由于受到气体阻力的作用,油滴最终以速度v 1竖直向下匀速运动;当上板带正电,下板带负电,两板间的电压为U 时,带电油滴恰好能以速度v 2竖直向上匀速运动。

已知油滴在极板间运动时所受气体阻力的大小与其速率成正比,油滴密度为ρ,已测量出油滴的直径为D (油滴可看做球体,球体体积公式V =16
πD 3
),重力加速度为g 。

导学号
(1)设油滴受到气体的阻力f =kv ,其中k 为阻力系数,求k 的大小; (2)求油滴所带电荷量。

[答案] (1)16v 1πρD 3
g (2)ρπD 3
gd v 1+v 26Uv 1
[解析] (1)油滴速度为v 1时所受阻力f 1=kv 1, 油滴向下匀速运动时,重力与阻力平衡,有f 1=mg ,
m =ρV =16πρD 3,则k =
16v 1
πρD 3
g (2)设油滴所带电荷量为Q ,油滴受到的电场力
F 电=qE =q U
d
油滴向上匀速运动时,阻力向下,油滴受力平衡,
kv 2+mg =q U
d
则油滴所带电荷量q =ρπD 3gd v 1+v 2
6Uv 1。

13.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与其合作者做了用α粒子轰击固定金箔的实验,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少数α粒子却发生子较大的偏转,并且还有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了90°,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这就是α粒子散射实验。

为了解释这个结果,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着核旋转。

设某一次实验,有一初速度为v 0的α粒子正对着金箔中某一金原子核Q 运动,结果被反向弹回。

已知在点电荷Q 的电场中,α粒子在距离Q 为r 的点的电势能W =
kQ 金q αr
,k =×109N·m 2/C 2
,金的原子序数为79,α粒子质量m a
=×10
-27
kg ,α粒子初速度v 0=×107m/s ,电子电荷量e =×10
-19
C 。

导学号
(1)若该α粒子距离这个金核r 1时,其速度为v 1,加速度为a 1,则在距离这个金核r 2
时,其速度v 2,加速度a 2各为多少?
(2)请估算出金原子核的直径d 。

[答案] 见解析
[解析]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由库仑定律知F ∝1
r 2,故有a 2a 1=r 21
r 22,解得a 2=(r 1r 2
)2a 1,
忽略金原子内电子产生的电场的影响,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kQ 金q αr 1+12m αv 21=kQ 金q αr 2+12
m αv 2
2 解得v 2=2kQ 金q α
m α
1
r 1-
1
r 2
+v 2
1

2××109
×79×2××10
-19
2
×10
-27
×
1
r 1-
1
r 2
+v 2
1
=错误!。

(2)设α粒子从零势能位置以速度v 0对准金原子核运动,能到达离核最近的距离为s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2m αv 20=kQ 金q αs
, 解得s =2kQ 金qαm αv 20=2××109
×79×2××10-19
2
×10-27××1072
m
≈×10
-14
m 。

金原子核的直径d =2s =2××10-14
m =×10
-14
m ,
所以金原子核的直径约为×10-14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