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学中不应忽视的几个误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德育教学中不应忽视的几个误区
作为中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我们发现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对批判能力培养的教育。
我们在对学生施行德育教育方式上往往呈封闭状态,从而使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逆反性和猎奇性心理,一些精神文明之外的东西也难免玷污了学生稚嫩的心灵。
有关教者们对于一些是非问题往往只满足于简单的说教,缺乏提高学生自身免疫能力的教育,缺乏对他们的批判能力的培养,对于一些污染人们精神的东西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深层的分析、辨别。
如对有关的摄影、雕塑、文学、歌曲、信仰等褒贬不一、判断不清,有时则使学生毫无意识地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2.缺乏对协作精神养成的教育。
在对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只注重简单的友爱教育,而缺乏一定层次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
协作精神除了“友爱”之外,这其中还包括与校园文化、科技和风纪建设的协作;对生活空间中的法制、法规和道德规范建设的协作;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传播精神文明建设内容、促进深入开展“希望工程”和“手拉手”等活动的协作。
所以,我们要突出对他们的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要把协作精神的养成教育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决不可以满足于表象的、仅仅的参与性行为,更不可以受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而去滋长和鼓励过度追求高等文凭的个人奋斗意识。
3.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教育。
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控制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进入学校后一部分学生受着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他们基本上又是在教师的束缚性调教下进行学习,所以学生除了集中于对有关课程的思维之外,而对所学知识的再造性思维能力则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针对有关的制作、发明、创造、设计、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灵活的渗透性应用等显得力不从心,有时迫于课程的压力和时间的原因,往往兴趣不浓、介入很少。
4.缺乏平凡的就业思想形成的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相当一部分教者对学生缺乏高尚的就业思想教育,只看到学生在认真地读书,只看到学生优异的文化成绩,同时只看到学生表象的守纪现象,其他并不在意,也并没有真的去透视一下。
所以,往往导致一些学生的成才思路比较狭窄,不良的成才动机也往往使一些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埋怨和“急躁”情绪。
5.缺乏对社会进行正确全面透视的引导。
中学生们对社会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观察透视能力,但是由于经历、阅历、知识和接触角度等的限制,他们对社会的透视往往又比较肤浅,常常出现一些错位现象。
教者针对学生如此认识总感到棘手、棘口,对其透视社会的方法不能够雄辩地解释和指导,而是畏畏缩缩,甚至持默认态度,从而使学生透视社会的有关现象越发感到模糊或迷茫,心中似乎总有千千结。
6.缺乏对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深化教育。
尽管“青年志愿者”和“手拉手”等活
动在一定的范围内搞得轰轰烈烈,比较扎实,但是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此并不在意,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往往理解成为是一种比较幼稚的思想、陈旧过时的思想、与市场经济不够吻合的思想。
有些中学生虽然为别人做了一点好事,但心理上却比较勉强,缺乏一种深层次的激情和意愿,表现欲时常占了上风,有时甚至把为别人服务、做点好事视为一种任务,是一种一次性的活动,缺乏持久性和主动性。
与此同时,我们的教者对中学生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缺乏严格的督导,有时呈敷衍状态。
7.缺乏对学生中不够诚实的行为的教育。
一些学生往往受到有关的所谓行风的影响、公关意识的影响,办事说话不够守信,诚实不足,“圆滑”失度,“老练”而“事故”,纯朴中似乎夹杂着一些浊气。
我们的教者有时看不到中学生们这些现象,只满足于一般的说教,忽视了对学生行为的动态性监测和扫瞄,忽视了对一些学生所存有的“圆滑”的畸形性应变能力的矫正,缺乏对这些不够诚实守信行为根源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缺乏了对一系列正面典型的树立和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