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项
目式学习
摘要:初中教学应用项目式学习方法,按照新课标对化学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围绕学生能力培养设计教学工作,通过项目式学习使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领导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锻炼,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节,化学老师必须要按照新课标对教学工作提出的要求,合理设置教学方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良好的能力,为学生日后学习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分组;问题设置
化学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培养需要,将教学工作向多元化方向推进,并在教学期间引入项目式学习方法,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一、划分学习小组
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内容,关注学生能力培养,在教学期间根据项目式学习的理念设计小组。小组划分并不是按照座位设置,而是分析班级学生能力,以能力水平作为划分人员的主要考量点,在项目学习期间要求学生快速转变角色,不再充当课堂听课的一方,而是全程参与活动,主动学习课程内容,通过项目式学习,希望学生可以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式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协同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初中小学期间导入项目式学习,关注学生在课程活动中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充足的了解并为学生构建能力互补的小组。通过相关方式,让学生可以明确学习任务,清楚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接着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在实验活动中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与小组成员进行探
究合作,快速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并在互动交流中增加对实验内容的理解程度,使
项目式学习活动能够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并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1]。
比如,在粤科版《氧气的制作与性质》一课,化学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法,
带领学生学习该节课的内容,教师首先提出氧气的化学性质,接着询问学生氧气
的特征,应用问题引导学生快速回忆过往关于氧气方面的知识。接着引导学生分
析课程内容,通过以上的活动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接着教师会根据学
生当下的学习水平、全班学生的数量,合理设置小组成员数量并将小组成员的学
习水平控制在同一维度,不存在小组成员学习能力相差过大的情况。此外,成员
的能力是互补型,从而通过成员协作,快速整理内容,通过探讨找到项目问题答案。在完成分组活动后,教师向学生播放氧气工业制法,接着提出问题“根据不
同反应物的条件与限制选择制备气体的操作方法与实验装置”,提出活动问题后
要求学生按照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手段与器具。教师在学生实验操作、
问题探讨等环节,分析各组成员的讨论方向,在学生偏离主题后快速指出其在讨
论方面存在的错误观念,给予学生一些暗示性信息,促使学生快速找到研究方向。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教师给出的问题,重新思考气体反应物特征条件,并且快
速锁定实验所用的实验仪器,还可以通过操作增加对催化剂、分解反应、催化作
用的认知程度。教师为学生划分小组,确保学生可以在小组成员能力均衡的情形下,相互配合快速找到任务方向,进行探究完成实验,在此过程中让参与活动的
成员均能从中受益。
二、设计学习问题
在初中化学教学阶段,教师必须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应该根据教学
任务要求与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合理设计教学方案,科学的引导学生学习。在项
目式教学方法应用阶段,教师必须从多方面进行考量,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期间
的表现,学生一方面要面对日常考试压力,另一方面学生还会参加学校各项活动,使本就有限的学习时间进一步压缩,在此种情况下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初中教师必须要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合理的设计解
题模型学习项目,关注问题的引入,在有限的时间中使学生可以快速了解知识要点。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应该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的质量,问题的数量需要在
学生精力可承受范围中,还需要深入研究教材,确定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合理的引入问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问题探究课程内容。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期间设计解题模型学习项目,会通过优质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形成良好的应变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由此可以更好的解决课程问题,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2]。
以《氧气的制取与性质》一课为例,教师在课程进行期间,为学生展示氧气制法并要求小组成员进行探究,围绕氧气制法收集相应内容整理相关知识点,找到所有完成氧气制取的方法比对分析,增加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通过相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该部分内容,对学生学习、分析等能力的培养也有良好的作用。
三、创建生活环境
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教师只从学科层面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学生可能无法清楚的掌握课程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快速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合理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掌握课程核心要点。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将生活元素与知识相互关联,让学生发现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发现其存在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增加对课程内容的了解[3]。
比如,在“溶液的酸碱性”一课,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完成小组人员划分工作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食醋,还为每个小组分发食醋,接着让小组成员品尝食醋,询问学生其味道,接着展示指示剂测试溶液酸碱性的视频,给学生分发pH试纸,要求学生亲自测试食醋,让学生联想生活中接触的酸性溶液与碱性溶液,进一步思考利用溶液酸碱性对日常生活与生产带来的益处。接着要求学生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探讨,增加学生对该节课内容的印象。
结语:
化学教师通过项目式学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内容,提高学生在课程中的知识体验感,通过活动自主围绕内容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在项目式学习期间,学生会与他人沟通合作,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也会因此得到良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