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通用拼音》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第3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 o.32002 (总第151期) JOURNA L OF XI AME N UNI VERSITY(Arts&S ocial Sciences) G eneral N o.151台湾“通用拼音”述评
许长安
(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在汉语拼音得到全世界普遍使用的背景下,台湾某些人提出了“通用拼音”的策略。

它的设计就是按照台湾的习惯对汉语拼音进行改动。

“通用拼音”的策略和设计显露了台湾某些
人反对语文“大一统”的“台独情结”。

由“通用拼音”引发的争论,反映出当前台湾在语文问题上的
“统独之争”。

关键词:台湾;汉语拼音;通用拼音
中图分类号:H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3-0005-06
1999年台湾国民党当局决定采用汉语拼音,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否决了汉语拼音,决定改用“通用拼音”,这个决定公布后立即遭到国民党和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通用拼音”的出笼显露了台湾某些人反对语文“大一统”的“台独情结”。

由“通用拼音”引发的争论反映出当前台湾在语文问题上的“统独之争”。

“通用拼音”的策略
一、
台湾的中文译音(指转写中文人名、地名和专有词语的罗马字母拼法)历来是沿用过去的“威妥玛式”,而中文教学一直是使用“注音符号”。

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种格局遇到了挑战。

近20年来,随着汉语拼音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汉语拼音在国际上的应用,无论是中文译音,还是中文教学,都得到广泛的使用。

据邓守信等人在2000年所做的“美国大学中文教学环境之调查研究”结果统计,在回收的91所大学中(约占全美有中文课程大学的30%),使用汉语拼音的大学高达84所(占92.3%),而使用注音符号的只有5所(占5.5%)。

[1]中文译音方面,美国国会图书馆一向使用威妥玛式,1997年也开始改用汉语拼音。

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编目,向来是美国和世界其他许多地区的图书馆制定图书目录的依据,美国国会图书馆采用汉语拼音,也就等于全世界的图书馆都采用汉语拼音。

面对汉语拼音国际化进程的挑战,台湾在1984年修订了“国语罗马字”,作为“国语注音符号第二式”。

可是这个“注音二式”修订以后,岛内没有推行,国际上推行不开,形同虚设。

就在
收稿日期:2002-02-20
作者简介:许长安(1936-),男,福建晋江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个背景下,1997年,陈水扁任台北市长时,提出了“通用拼音”的策略。

据研制“通用拼音”的余伯泉等人所写的《论台湾拼音:国际性与主体性平衡观点》一文所说,“国语注音二式”的理念是“汉贼不两立”,是一种“国共相争”的格局;而“通用拼音”的理念是“新中间路线”,跳脱“国共相争”的格局,提出“与汉语拼音共存共荣”的定位。

[2]
文章说:有人认为,从全球统一或中国统一的角度而言,汉语拼音有缺点没有关系,大家一起用,统一最重要。

问题是再从过去的汉贼不两立或现在的台湾独立建国的另一个角度而言,台湾的拼音系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拼音越不相同越好。

也就是说,如何选用一个符号来表记某个语言的某个音位,或如何归并音位,不是单纯的语音问题,更多的是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文章说,他们不赞成“越不相同越好”的主张,但亦不同意“统一最重要”的观点,而是主张“语言工具论与认同论两者平衡”。

文章提出两个概念:“客随主便”与“彼此相容”。

文章认为,“全世界采用中文为主要语言的主权国家只有: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上基于“客随主便”,台湾拼音可以“国际通用”的可能性很高。

所谓“彼此相容”,包括电脑相容与教学相容。

文章说,未来中文拼音可以有两套相容于电脑输入,例如“萧”可用中国汉语拼音的“xiao”或台湾通用拼音的“siao”输入皆可。

对外华语教学的相容,文章说,由于汉语拼音在国际上的强势,外国人(或使用过汉语拼音的中文通)会以一种极端挑剔的态度对待台湾拼音。

在这种处境下,首先必须强调学会台湾拼音的同时学会汉语拼音。

其次,与汉语拼音不同的音节,要尽量比汉语拼音方便,例如“翁”若用w ong表记,比用weng表记方便。

最后,汉语拼音在1958年公布后,潮州、客家、粤语、闽南语等陆续制定相关方案,但各个方案之间尚有颇多歧异之处。

也就是说,汉语拼音与海外华人四大语言之间,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通用拼音就是要完善这项改善。

文章批判了四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为了将来两岸统一的长远考虑,不如现在就干脆直接用汉语拼音。

文章反驳道,这种看法证诸邻近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并不完全成立。

例如“香港粤语拼音”并不直接采用中国大陆的“广州话拼音方案”,两者相容但不同,也就是说,即便香港在“一国两制”的情况下,对其主要语言“粤语”的立场,香港有自己的主张。

而日文在“一个国家”内长期有两套相同的罗马拼音系统(训令式与heben)并存在电脑输入与书写符号。

文章认为,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复杂关系,不论将来是“统一、自治或两国”,台湾均有立场提出台湾自己的主张。

第二种观点认为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所以为了将来长远的考虑,不如现在台湾就干脆直接用汉语拼音,促成全球统一。

文章反驳道,这种看法证诸全球化的经验,也不完全成立。

因为在全球化的同时,社会语言学相当重视所谓的“多元中心”语言现象。

多元中心语言指的是“一个语言变体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规范”。

过去的语文规划常以“单元中心”的思考逻辑,进行语文的“大一统”工作。

多元中心语言则肯定语言的本土化和特殊性。

就国际性语言的中文来讲,“北京普通话”与“台北华语”皆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不必说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不同,澳洲及纽西兰的人口均比台湾少,一样有自己的拼写法,虽然差异很小,但是一定不抹杀自己的特色。

唯其如此才不会把自己的文化解释权,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

第三种观点认为汉语拼音虽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拼音标准,但是汉语拼音已在IS O(国际标准化组织)登记,因此台湾应该用汉语拼音。

文章反驳道,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

因为IS O文件中的“应用范围与领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语言普通话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原则”,并不见得包含中华民国在台湾的语言,台湾不见得一定要接受北京政权
统治范围内所实施的拼音方式”。

文章还说,“凡是主权独立的政府”,在制订语言拼音标准时,不会只听从外国人或外国组织的意见,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全盘多方面地考量。

第四种观点认为语言只是一种工具,干脆直接用汉语拼音,才有助于台湾的国际化,不必考虑政治。

文章认为这种看法仍然有问题。

从社会语言学来看,语言不只是一种工具,还包含文化认同。

“台湾国际地位暧昧,贸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拼音,易让国际社会误以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忽略语言是群体认同的标志。


综上引述,所谓“通用拼音”的策略就是要摆脱注音二式与汉语拼音相抗衡的所谓“国共相争”格局,提出通用拼音“与汉语拼音共存共荣”的定位;反对语文“大一统”,提出“多元中心语言”,主张“一个语言变体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规范”;否认汉语拼音作为国际标准的应用范围包含台湾,强调作为“主权独立政府”,台湾应有自己的标准;反对“语言工具论”,强调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沟通工具,而且是群体认同的重要标志。

“通用拼音”的设计
二、
根据“与汉语拼音共存共荣”的策略,所谓“通用拼音”是指“系统上维持与汉语拼音及台湾母语通用”,所以它的设计实际上就是按照台湾的习惯对汉语拼音进行改动:
11取消汉语拼音q、x这两个字母,把汉语拼音j、q、x改为ji、ci、si(固定带上i韵母),使舌面前音ji、ci、si与舌尖前音z、c、s部分互补,这是威妥玛式和耶鲁式的做法。

21把汉语拼音的zh改为jh,使舌尖后音jh、ch、sh与舌面前音ji、ci、si完全互补,这是恢复国语罗马字的做法;而且,据说把汉语拼音的zh改为jh是考虑到“台湾华语”(台湾人讲的普通话)翘舌音常常不翘舌或略翘舌,所以用jh表记。

31把汉语拼音舌尖后音zh、ch、sh、r的韵母-i改为-ih,这是恢复威妥玛式的做法。

41把汉语拼音的ü全部改为yu,不管前面有没有声母。

ü前面没有声母写成yu、yue、yuan、yun,本来就是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规定的,跟声母l、n相拼写成lyu、nyu也是中国大陆在信息处理上所做的技术处理。

51把汉语拼音的weng(翁)、wen(温)、feng(风)改为w ong、wun、fong,据说这样标音比较符合“台湾华语”的发音。

61韵母表增列y o(唷)、yai(崖)这两个韵母。

汉语拼音有y o这个音节,但不列入韵母表; yai是过去国音的读法,普通话已规范为ya,台湾保存这个读音,所以有这个音节,并作为一个韵母列入韵母表。

从上述“通用拼音”对汉语拼音的改动,可以看出“通用拼音”有两个特点:一是恢复威妥玛式和国语罗马字的某些设计;二是语音标准依据所谓“台湾华语”,即台湾人讲的普通话。

据余伯泉等人的文章说,整体而言,在思想传统上,“通用拼音”恰好部分整合“北拉方案—汉语拼音”(从西伯利亚到中共)与“国语罗马字—注音字母”(从中国大陆到台湾)两大传统,提出一个跳脱“国共相争”格局的新方向。

[1]
经过改动,“通用拼音”和汉语拼音不同的音节共有66个,占音节总数407个的16.2%。

余伯泉等人的文章说,这66个“通用拼音”音节可以分为三类:(1)一般直觉较好或反应会较好者大约33个音节;(2)一般直觉与反应差不多者大约33个音节;(3)一般直觉与反应较差者0
个音节。

也就是说,有一半是直觉与反应较好的,有一半是直觉与反应差不多的,而直觉与反应较差的一个也没有。

所谓一般直觉与反应是指“与英语直觉或一般海外的语言习惯较接近(不是从台湾母语的角度)”。

也就是说,他们从英语的角度来衡量,这66个音节形式比汉语拼音较接近英语的习惯。

所以改动的结果是符合英语的习惯。

三、
“通用拼音”的争议
1999年4月6日,台湾“教育部”举办拼音会议,会上提出四种拼音系统,包括威妥玛式、注音二式、汉语拼音、通用拼音,进行讨论。

经过反复讨论,5月5日举行专案小组会议,会上对上述四种拼音系统以准确性、共通性、系统性、一贯性、传统性、方便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结果汉语拼音系统在七大指标的认同度最高,具最大优势;威妥玛式和注音二式因被认为过时而遭淘汰;而通用拼音则因其国际共通性被评估为最大的弱势。

7月26日,“行政院”教育改革推动小组作出三点决定:11本国国民学习国语,仍采用注音符号拼音方式;21同意教育部研究结果,中文译音采行汉语拼音,不宜做不必要之修改,以利外国人学习,并利国际化与资讯化;31请教育部继续研究订定学习闽南与客家语所需的拼音符号,以利教学与推广。

这个决定公布后,引发14位县、市长的连署反对,还有中研院语言所筹备处主任李壬癸、台大语言所所长黄宣范、夏威夷大学教授郑良伟等人也公开反对。

2000年,民进党上台执政后,重新改组的“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于9月16日以14票比6票否决了汉语拼音,通过了所谓符合台湾习惯和与乡土语言具有更高相容性的“通用拼音”。

这个决定公布后,立即遭到国民党执政的台北市政府和各界的强烈反对,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3]这场中文译音之争的焦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化与本土化之争。

主张采用汉语拼音的人强调国际化,他们说,中国大陆汉语拼音在1986年即被联合国采认,如今流通于英国、澳洲、美国,而影响最大的还是美语国家及所有图书馆均要求全部以“汉语拼音”中文译音重新编辑书目资料卡,一旦国内采用通用拼音,对国内中文英译资料与国际接轨将造成问题。

政府应从长远、广大的角度着想,台湾要与世界接轨,不能有任何意识形态或政治因素介入。

汉语拼音是去年教育部所发布,不仅符合世界潮流,也是建立世界级“首都”所必须的。

他们还批评“教育部”通过采用通用拼音的决策将使外国学者舍台湾而就北京,是“新锁国政策”。

而主张采用通用拼音的人则强调本土化,他们说,国际通用性虽然是重要因素,但须考虑国内接受度及和即将实施九年一贯乡土语言音标的相容性,通用拼音和汉语拼音差别不大,又和乡土语言音标相容,较适合台湾本土习惯。

他们还解释说,外界一再强调的国际接轨性,国语会早已做过通盘考量,就是因为考量到通用拼音系统不仅具有与汉语拼音有高达85%的相容度,而且在其他15%相异部分,通用拼音系统其实是做过修订而更有利外国人直接以英文字母拼音、且更接近中文原音。

至于与国际转换的争议,也因电脑软体的发明,一个按键即可完成不同语言的转换,国际流通性并不是大问题。

二是工具性与文化性之争。

主张采用汉语拼音的人说,中文译音法只是一种工具,应让需要的人方便、看得懂,不必造成外籍人士的困扰。

近来汉语拼音与通用拼音成为文化主体性与统独政治意识问题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本土腔调或语言不会因为对外国的拼音法不同就有改变,拼音法只是一种与外语转换的介面,跟文化与本土语言保存无直接关系。

欧美各国多年来
实施汉语拼音,并未受到中国影响,中国也控制不了其他国家。

汉语拼音已是世界26国及联合国所采用的系统,若以意识形态作政治考量加以改变,反落入过去民进党所抨击旧政府“大中国意识”的“文化霸权”心态。

主张采用通用拼音的人说,语言学习除考虑走入国际,也必须顾及一个国家的“文化解释权”,中文译音系统的选择绝对不是只为外国人看懂路标,它更涉及整个本土语言教学与台湾文化被国际社会接受的定位。

语言不只是沟通的工具,也有其文化性,通用拼音法适当表达了对台湾语言文化的认同,台湾应深化自己的主体价值。

三是通用与不通用、不稳定之争。

主张采用通用拼音的人说,通用拼音是最能准确表达中文注音符号的拼音系统,较符合国人语言学习的习惯,简单易懂,而且拼出来的音较正确且接近原音。

通用拼音与客语等本土语言拼音相容性甚高,对于未来台湾学童学习乡土语言较有助益。

反对采用通用拼音的人说,所谓通用拼音,理论上是国语、客语、闽南语都可通用,但根本不可能,用汉语拼音再加上配套比较可行,因为各种不同方言,需要特殊的配套,行政院过去已经决定,在国语部分用汉语拼音,至于闽南语和客语则进一步研究配套。

他们指出,通用拼音近两年修改过无数次的版本,不但稳定性不足、系统的成熟度也不够。

不稳定又不成熟的系统,如何做国家统一的中文译音系统。

争论双方,旗帜鲜明,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不知还要争到何时。

“通用拼音”的情结
四、
从“通用拼音”的策略、设计以及争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反映出“通用拼音”在中文译音问题上存在以下几个难以解开的“情结”:
一是“独立情结”。

汉语拼音是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不懈的努力创造出来的一个拼音系统,是中华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承认和欢迎,是海峡两岸共同的骄傲。

可是“通用拼音”推动者,心系“独立情结”,反对语文“大一统”,强调“多元中心语言”,主张“一个语言变体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规范”;认为汉语拼音作为国际标准的“应用范围和领域”,“不见得包含中华民国在台湾的语言,台湾不见得一定要接受北京政权统治范围内所实施的拼音方式”;强调语言文字不只是一种沟通工具,还包含文化认同,台湾若“贸然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拼音,易让国际社会误以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忽略语言是群体认同的标志”。

这些言论,引起台湾岛内的激烈争论,也受到祖国大陆同胞的坚决反对。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张铭清指出:“海峡两岸的中华儿女共同创造了五千年灿烂文化,这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国家和平统一的重要基础。

但是,现在台湾却有人在这方面做文章,把已经得到国际上广泛承认和使用的汉语拼音,改成所谓的‘通用拼音’。

这个改变不仅仅是一个使用什么拼音的问题,背后有割断中国大陆与台湾文化纽带的企图。

这是我们坚决反对的。

他们这样做,我们认为是在文化和教育领域搞‘台独’的表现,是违背民心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4]
二是“怀旧情结”。

汉语拼音是在过去各种拼音方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汉语拼音不是没有缺点,但它对以往各种方案进行改进,比以往任何一个方案都优越。

“通用拼音”推动者心系“怀旧情结”,把汉语拼音对威妥玛式和国语罗马字一些设计的改进又改了回去,以别于汉语拼音;把汉语拼音纠正过的拉丁化新文字反对纯粹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错误主张又捡了回来,
以所谓“台湾华语”区别于“北京普通话”。

这种做法,与其说是怀旧,不如说是倒退,学术上没有可取之处。

三是“英语情结”。

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经过调整使它适应汉语的需要,已经成为我们自己的拼音字母,不是古拉丁文的字母,更不是任何一个外国的字母。

因此,不能以某一个外国字母的发音来衡量汉语拼音的优劣。

可是“通用拼音”推动者心系“英语情结”,总是以英语的习惯来衡量拼音系统的好坏。

他们把汉语拼音的q、x改为ci、si就是为了适应英语的习惯。

“通用拼音”的这“一厢情愿”,并没有得到外国人的青睐。

据报道,来台多年中文流利的外籍人士何瑞元反驳“通用拼音较接近英语发音”的说法。

他认为外国人并不觉得有很大的关系。

[5]“通用拼音”的这种“英语情结”也受到台湾语言学专家的批评。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郑锦全、丁邦新、王士元、梅祖麟在《我们对中文音译的看法》一文中说:“一般人对拉丁字母的认识主要是根据英文的发音,因而不喜欢汉语拼音的某些字母。

如果我们从其他语言如德文、,汉语拼音的译音转写是无可厚非的。

”“如果有人想改变一两个字母的用法,创立一个新的系统,在学术上有剽窃抄袭之嫌,在实用上,却把台湾孤立起来,和国际上的标准格格不入,徒然给自己造成许多干扰。

”[6]
参考文献:
[1]江文渝,任长慧,余伯泉,等1论海外华语教学:无笔自然拼音软件与有笔自然书法1汉字拼音系统研讨
会,2000-05-271
[2]江文渝,余伯泉,等1论台湾拼音:国际性与主体性平衡观点1汉字拼音系统研讨会,2000-03-251
[3]许长安.台湾的中文译音之争[J]1现代语文,2001,(5)1
[4]国台办发言人重申台湾当局必须承认一个中国原则[N]1人民日报,2001-12-01(4)1
[5]何瑞元反驳“通用拼音接近英语发音”说法[N]1联合报,2000-10-12(3)1
[6]郑锦全,丁邦新,等1我们对中文音译的看法[N]1联合报,2000-10-18(15)1
[责任编辑:贺秀明] Comments on“G eneral Pinyin”Used in T aiw an
X U Chang2an
Abtract:While Chinese pinyin is becoming m ore and m ore internationalized and T aiwan’s G uoyu zhuyin(set tw o)is in an awkward state,s ome scholars in T aiwan preach the use of“general pinyin”.They aim at breaking away from the pat2 tern of rivalry between Chinese pinyin and G uoyu zhuyin,which is politically referred to as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Chinese C ommunist Party and G uomindang,and try to find a position coexisting with Chinese pinyin.The design is to m odify Chinese pinyin according to the habitual use in T aiwan.The adv ocation of“general pinyin”is an exposure of“T aiwan com plex”of s ome T aiwan politicians against the concept of great national unity as reflected in the attitude toward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controversy caused by“general pinyin”is a reflection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unification and independence in the issu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present-day T aiwan.
K ey w ords:T aiwan;general piny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