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拿法的操作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推拿拿法的操作方式
(一)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有自己的体系,其手法与成人推拿手法也不尽相同。
有的手法虽然相同,但在运用时因小儿的生理特点,要求操作时轻快柔和。
有的手法名称和成人手法一样,但具体操作时却完全不同。
有的手法为小儿推拿特有,成人无此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复试操作法两大类,其种类不像成人手法那么复杂,清代张振鋆在《厘正按摩要术》首次总结了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随着小儿推拿的不断发展,不少成人推拿手法也变化应用到小儿推拿中来,从而丰富了小儿推拿手法。
本章主要介绍在小儿腹泻病、厌食中推拿常用的推法、揉法、按法、摩法和捏脊法。
一、推法
推法为小儿推拿最为常见的手法之一。
所谓“推”就是指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单方向推动。
推法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四种。
主要介绍直推法、旋推法:
【操作方法】
直推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中指指端的螺纹面,从腧穴的一端向另一端作直线单方向的推动。
用拇指操作时,依靠拇指的内收和外展运动;用食、中两指操作时,依靠肘关节的屈曲运动。
频率约120次。
【注意事项】
1. 直推法操作时要有节奏,轻快连续,一佛而过,以推后皮肤潮红为佳。
2. 直推法要求直线操作,不可歪斜扭曲。
用力要均匀,始终如一。
3. 推法操作时可配合适量介质,以温润皮肤,并增强疗效。
4. 旋推法操作时腕、肘关节要放松,在体表操作,不要求带动皮下组织,用力大小介于指柔和指摩之间。
仅用拇指作小幅度的环旋推动。
【临床应用】
直推法是小儿推拿的代表性手法,主要用于小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操作,如清大肠、推小肠、推三关、清天河水、退六腑、推上七节骨、推脊等。
其治疗作用常取决于应用腧穴的特性,且在某些腧穴上推动的方向还与补泻有关,应根据不同的部位和腧穴而定。
旋推法主要用于小儿特定穴中的面状穴操作。
与直推法相对而言多作为补法用于,如补肾经等。
二、揉法
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治疗部位或腧穴上,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屈伸旋转为主动,或以腕关节回旋活动为主动,作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的手法,称为揉法。
频率每分钟约为100次。
有消肿止痛,祛风散热,调和气血,理气消积作用。
【操作方法】
1. 指揉法用拇指的指纹面或中指的指纹面,或食、中两指的指纹面,或食、中、环指三指的指纹面着力,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并且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2. 掌揉法用手掌的掌根部位着力,腕关节放松,运用前臂力量带动手掌作轻柔缓和的小幅度的环旋运动,并且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
【注意事项】
1. 揉法操作时着力点要吸定,不要在皮肤上摩擦和移动。
2. 拇指揉法操作时仅依靠拇指掌指关节作环旋运动,其他指揉法操作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摆动带动着力部位作环旋运动。
3. 动作均匀连续,协调而有节奏。
【临床应用】
揉法是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刺激柔和而舒适。
指揉法施术面积较小,动作深沉,常用于小儿推拿特定穴中的“点”状或经穴,也可根据需要采取二指并揉或三指并揉,如揉天枢、足三里等。
掌揉法着力面积大,常用于“面”状穴,如掌揉“腹”穴等。
三、按法
以指面或掌面着力与施术部位或腧穴上,作由节律性按压动作的手法,称为按法。
按法一般以指按法和掌按法较常用。
常与揉法相结合运用,形成按揉复合手法。
如按揉阑门穴等。
【操作方法】
1. 指按法拇指伸直,其余四指张开扶持,用拇指的指纹面着力于受术部位或腧穴上,逐渐用力垂直下按,按而留之,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
动作要平稳而有节奏。
2. 掌按法用单手或双手掌面叠按,着力于受术部位上,逐渐用力垂直下按,按而留之,逐渐放松,反复操作。
【注意事项】
按法操作时,按压的方向要垂直。
按法用力要由轻到重,逐渐增加,使刺激充分达到机体组织的深部,局部能产生试酸、麻、重、胀等感觉。
按而留之,不可突然松手。
本法属于强刺激手法,小儿娇柔,切忌用暴力。
多用于点状具有止痛、开窍、止抽搐等作用的穴位。
常与揉法合用。
【临床应用】
按法操作简单,易于被接受,有较好的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止痛的功效。
指按法接触面积小,刺激较强、主要用于腧穴及压痛点的操作。
掌按法接触面积大,压力重而刺激缓和,多用于腰背部、腹部及四肢部。
四、摩法
以指面或掌面着力于治疗部位或腧穴上,作环形而有节奏的抚摩手法,称为摩法。
用手指指纹面着力的称为指摩法,用手掌面着力的称为掌摩法。
【操作方法】
1. 指摩法指掌部自然伸直并拢,腕关节微屈放松,将示、中、小指的指纹面附着于治疗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
频率约为每分钟120次。
2. 掌摩法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微背伸,将整个手掌面平放于治疗部位上,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
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
【注意事项】
摩法操作时,指面或掌面要紧贴体表,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摩动。
腕关节要放松,指掌部自然伸直并拢。
动作轻柔,压力均匀,不带动皮下组织。
本法有理气活血,消肿退热,消积导滞,温中健脾作用。
【临床应用】
摩法为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一,刺激轻柔舒适,多应用于头面、胸腹部,如摩囟门、摩腹、摩中脘等。
摩法在某些腧穴上操作时其方向与补泻有关,使用时应根据不同腧穴而定,如顺时针方向摩腹为泻法,逆时针方向摩腹为补,顺逆双向摩腹为平补平泻。
五、捏脊法
在脊柱表皮,边捏边向上推移的手法,称为捏脊法。
因该法最初多用在治疗小儿疳积,故又称之为捏积法。
此法为小儿保健穴位。
可分为三指捏脊法和二指捏脊法。
由于二指捏脊法刺激性较强,儿科常用三指捏脊法。
【操作方法】
三指捏脊法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示、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相对用力捏住皮肤,略微上提,然后从龟尾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同时拇指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为一遍,如此反复3~5遍,再每捏3次,提拿1次,称为捏三提一法,反复操作3~5遍。
二指捏脊法示指屈曲,用示指中节桡侧缘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二指同时相对用力捏住皮肤,略微上提,然后从龟尾穴开始,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同时示指向上推移,至大椎穴止为一遍,反复操作3~5遍。
【注意事项】
操作时捏起皮肤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适当,不可拧转皮肤。
捻动向前时,需直线前行,不可歪斜。
向上推移的手配合要协调,方向可略向上方。
为缓解皮肤不适感,可在每一遍捏到大椎穴后,用示、中、环三指并拢顺原路自上而下抹一遍。
捏脊法的操作时先捏住皮肤,次提起,再捻动、推移同时进行,如此周而复始,连续不断进行。
【临床应用】
捏脊法专用于脊柱“线”状穴的操作,具有健脾胃、消食积、和脏腑、行气血、通经络、调阴阳、强身体、促生长等功效。
主治小儿先天不足的一切虚弱病证,如小儿疳积、厌食、腹泻、便秘、呕吐等。
捏脊法也是常用小儿保健手法。
六、复合手法
1. 按揉复合手法
小儿体质柔弱,刺激性较强的按法有时会带来明显的不适感,为此本技术常采用按法与揉法相结合手法,即用中指或拇指指腹,垂直于体表穴位上,由轻逐渐加重,至相应深度后停一定时刻,再缓慢向上提起即可,这是一次按法;在手指指端向下按压操作的同时,相应做一次缓慢的旋揉动作,此为按揉复合手法。
按法与揉法结合,一是可延长和保留按法对穴位的刺激量,二可以缓解按法强刺激带来的不适感,使推拿效果更明显。
本法中如按揉阑门、足三里常使用。
我院儿科临床常常将按法、揉法结合应用,一是按法中配合揉法应用可以缓解按法强刺激给患儿带来的不适感觉,二是可延长按法对机体带来的刺激性。
2. 点面结合手法
摩腹时以脐周为“点”,以全腹为“面”,操作时“由点至面”→“由面至点”循环摩腹。
即操作者先用手掌在患儿脐周小范围摩动约50次,然后从脐周向腹周逐渐扩大摩动范围(上腹摩及中脘,下腹摩及丹田),摩动100次后,操作者边摩边返回脐周,再摩脐50次;又向脐周扩摩100次,如此“点面结合”循环反复摩腹2-3遍,摩动次数约300次,需要时间约2-3分钟,摩腹的方向一
般实证宜顺时针,虚证逆时针;操作时医者手掌力度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
因压力过大,则摩动涩滞,压力过轻,则漂浮无力,均达不到治疗效果。
七、小儿推拿手法的练习方法
有了成人推拿手法的基础之后,练习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可直接进入人体操作练习阶段。
推、揉、运、按、摩、掐、挤捏和捏脊诸法,都可以在人体上练习。
可先在同学之间相互操作,但要尽量模拟小儿推拿的操作环境。
如推法、揉法可在小指上练习。
捏脊法在背上操作,成人和小儿的感觉完全不能一样。
成人的皮下脂肪很厚,不易拿捏,且较痛。
可先用一手在自己另一手的手背上练习三指捏拿动作,并从手背沿着前臂背侧做“捏三提一”式的推进。
所有上述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只有在小儿身上实际操作过后,才能真正体会到小儿推拿手法与成人手法的不同。
八、小儿推拿基本手法小结
因小儿的受术部位和腧穴较小,术者两手的配合和协调非常重要,既要握住患儿的小手便于手法操作,但又不能太用力引起患儿哭闹,各种手法操作都要注意这点。
直推法和旋推法是小儿推拿的代表性手法。
直推与旋推是由操作路线决定的,直推法适用于线状腧穴,旋推法适用于面状腧穴。
虽然推法通常是指单方向的直线运动,但是小儿推拿中也将单向环旋推动也称为旋推法。
旋推法用力较指揉法轻,较摩法重;操作速度较运法快;运动的轨迹多为面状。
摩法动作与揉法相似,但用力较轻,且不带动皮下组织;摩法较推法用力亦轻,而较运法则重。
(二)小儿推拿起式与收式
(一)起式
起式为推拿操作第一个步骤,具有激活气血、开启穴位、疏通经络、集中小儿注意力等作用。
操作时间短,方法较固定。
1.头面部头面四大手法(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掐揉耳背高骨);双峰展翅法(先以食中二指挟持双耳上提,每连续提3为一节拍,共提九个节拍,后依次点掐承浆、颊车、听会、太阳印堂和人中)。
2.上肢部手阴阳与开心窍(一手握持腕部,另一手拇指掐儿中指指端9次;次掐劳宫9次;快速捣小天心约30s;分推手阴阳,每分推3-5次后点按阴池与阳池1次,操作九遍);调五经(脏)(拇食二指拿捏住一窝蜂与小天心,另一手拇指食指相对从儿拇指起依次经食、中、无名和小指行捻揉牵拔等手法;再依次掐五指之试宣穴)。
3.腹部摩巨阙(以食中无名三指轻摩巨阙穴约半分钟);分推腹阴阳。
4.腰背部开百劳(百劳即大椎。
两手分别置于两肩部,以两手拇指重叠置于大椎先按数下,后揉之,后以拳眼轻叩数下)。
(二)收式
收式为推拿最后步骤,具有升提或屏闭气血作用。
升提为升散气血,加强疗效;屏闭为使治疗信息相对独立,少受干扰而持续作用。
收式操作时间也短,方法固定。
1.总收法拿肩井。
此为最常用的小儿推拿收式。
以拇指与食中无名指相对拿起
肩部大筋,拿约8-10次。
2.闭天门起式有开天门,收式就有闭天门。
其法为嘱患儿闭目,医以拇指或中指指腹按于印堂穴震颤约30秒钟。
(三)小儿推拿技术注意事项、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一、注意事项
1. 患儿推拿前最好先排便,取适宜和舒适的体位为准。
2.医生施术前后要先洗手,冬天要暖手,避免患儿受寒。
3. 推拿场所应选择避风、避强光、噪音小的地方;室内应保持清静、整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4.推拿治疗前患儿应尽量少食或不食胀气或产气食物,食用清淡易于消化食物或遵医嘱,患儿施术时不易饥饿或过饱。
5. 推拿治疗中,患儿宜多饮水。
医生要定时修剪指甲,注意使用推拿介质,以保护好患儿皮肤;推拿中注意观察患儿表情,力度以患儿能耐受为要;推拿手法应轻快、柔和,以皮肤潮红为度,力度应从轻到重,切忌使用蛮力、暴力。
6. 治疗后,如患儿食欲明显增强,食量增加,家长要适当控制饮食,避免脾运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重新出现积滞,引起食量、食欲下降。
7. 如果施术中一旦用力不当出现皮下青紫,轻者不用处理,重者及时予以冰敷,24小时后热敷。
8. 如施术部位出现皮疹或皮肤发红,可暂停对该部位施术。
二、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
1、皮下青紫
(1)表现:施术的部位发现皮下青紫或血肿。
(2)原因分析:患儿皮肤娇嫩,如操作者力度过大,或未用介质强行推拿可以造成。
(3)处理方法:①暂停该部位施术;②一般不作处理亦可自行消除;③皮下青紫明显或有血肿,及时予以冰敷或局部按压,24小时后热敷。
2、皮肤划痕或擦伤
(1)表现:施术的部位发现皮肤划痕或擦伤。
(2)原因分析:操作者的手指皮肤粗糙或指甲过长。
(3)处理方法:①暂停该部位施术;②常规用碘伏进行皮肤创面的消毒。
3、皮疹或皮肤发红
(1)表现:施术的部位皮肤出现皮疹或局部皮肤发红。
(2)原因分析:对皮肤敏感者,施术时使用的介质会出现一过性的过敏皮疹。
(3)处理方法:暂停该部位施术。
4、哭吵或夜惊
(1)表现:治疗过程中,出现哭吵或夜惊。
(2)原因分析:6月以内小婴儿,因神经功能不稳定,对医生害怕或施术力度过大疼痛受到惊吓。
(3)处理方法:①暂停该部位施术;②施术手法应轻柔,宜在患儿清醒状态下推拿;③对操作中哭吵厉害的小儿应暂停推拿,待患儿平静后再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