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词语修辞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新词语修辞方式
江苏省洪泽县东双沟中学陈正云邮编223121
摘要: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
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
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
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研究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来进行分析。
词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词的产生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词。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种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于是便产生了很多的新词新语。
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和社会学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语言学的意义。
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
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套裙”、“套餐”、“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
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
本文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
一、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1)、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
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如: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2)、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
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足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
~~热:武侠热、英语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
~~族:上班族、追星族、打工族、工薪族
这一类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
(3)、有的新词语,从一开始,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
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指一种现象或事物,但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了某种习用的意义。
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
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二、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以专称代指通称。
如:
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
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
硅谷:美国地名,电子工业基地,现多指各个电子工业基地。
(2)、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
如:
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现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
现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3)、以事物的某一特征或标记代指该事物。
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国家级的足球队员。
(4)、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
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5)、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
如:
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
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
三、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
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
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
(1)、格式仿。
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
“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
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
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
面的:轿的、摩的、货的
酒吧:网吧、陶吧、奶吧
②、仿后式。
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
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
国手:国脚
的哥:的姐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较多,这种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
大×大×: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
小×小×: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
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
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模式。
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
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
如:
以nvn: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
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
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
(2)、语义仿。
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主要有以下三类:
①、类义相仿。
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
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
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
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
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③、反义相仿。
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
(3)、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
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
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①、仿拟兼谐音。
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
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
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
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
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用了夸张的手法。
四、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
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
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
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
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
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
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
另外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
再次,修辞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
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
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
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家庭妇男”;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
再次,仿
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
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
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构成着手,分析了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新语。
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
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