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式输油软管拖航作业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式输油软管拖航作业浅析
◎ 曹丙林 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
摘 要:浮式输油软管(floating cargo hose)是海上提油作业时FPSO或输油端点向提油轮串靠时输送原油的“脐带”。

具有耐腐蚀、耐高压、耐高温等特点,所以其制造成本非常昂贵,现国内基本使用的还是进口软管。

为保证输油作业的安全可靠,浮式输油软管每年都要转陆场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测,所以每年都要拖一条保养和检验好的软管送到海上储油船FPSO,然后更换一条旧软管送回陆场。

旧管送回是拆卸成每一小节装船送回,在此不去叙述,现只谈从码头送软管到FPSO的拖带作业,因为其影响安全的因素还是比较多,所以拖带作业之前要做好风险评估、水文分析、气象预报和各种准备工作,若盲目操作,会造成严重的风险后果,如浮式输油软管损害、输油作业停滞等等。

关键词:拖轮;拖带作业;准备工作;风险点;注意事项
1.准备工作
拖航前要组织港口、拖轮及作业区主管进行作业协调沟通,贯彻落实拖航注意事项,制定拖航计划,做好拖航前准备工作,并确定工作频道。

1.1拖轮拖带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船长要对本船操纵性能作出充分评估,确保本船适合本次拖带作业,并于抵达FPSO后能够操纵本船递交软管。

2)船长要对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培训、指明作业方案、作业要点和注意事项,并监督做好索具等的准备工作。

3)确认本船通讯及甲板设备正常(拖带作业前要实验拖缆机和绞车),号灯号笛检测正常,号型齐备有效,探照灯工作正常等。

4)工具到位,确认固定索具、绑扎带等是否充足,绑扎带的宽度不能小于10cm,并放于后甲板适当位置。

连接卸扣准备妥当并放置于主拖
缆琵琶头处,便于连接。

5)同时本船要配备足够的符合
船检要求的救生消防设备,稳性计
算正常,并绑扎好所有可移动设备和
物资。

1.2岸基支持准备工作
1)岸基人员协助船舶向海事局
递交航行警告申请,并于NAV T E X
等平台发布。

2)岸基人员协助船舶取得适拖
证书(码头拖往FPSO)。

1.3岸基人员安排妥护航船舶
1)岸基人员协助船舶做好水文气
象分析,作业安全影响和风险分析。


择良好的天气起航,如遇恶劣天气,
特别是热带气旋和寒潮对拖带作业的
影响,要及时提醒并提供帮助。

2)岸基人员准备好软管拖带的附
属灯浮(至少2个,一个放在软管中部,
一个放在软管附属缆绳的末端,灯体
黄色,黄灯频闪),准备工作要提前几
天做好,特别是适拖证书和发布航警,
都要提前与船级社和海事局协调。


业风险分析和水文气象分析也应提前
作出报告,以便安排起拖日期。

2.接拖软管并由码头下水
通常接拖软管要在天气良好,港
口内海面基本无起伏时进行。

首先操
纵船舶垂直尾靠码头,并与码头距离
小于2米,软管下水点应放于本船船尾
中间,保持船位稳定后,可通知码头
工作人员开始作业。

当码头人员通过
码头铲车和吊机共同作用下将外输软
管的首管(first of hose)顶端放到甲
板上后,本船人员将主拖缆用准备好
的卸扣连接至输油软管首管顶端的
拖航盲板或钢丝绳上(如图1)。

输油软管和主拖缆连接好以后,
与码头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控制本船
拖缆机的绞进速度与码头释放软管
13
珠江水运
2024年05月
学术· 浮式输油软管拖航作业浅析 ·
的速度基本一致(如图2),直到将外输软管绞到甲板的合适位置,准备绑扎。

(一般根据甲板长度绞进2节半软管,用第三节软管中间部位与本船尾滚筒接触,避免尾滚筒与外输软管法兰接触,造成软管接口处损伤。

)在外输软管第三和第四节连接法兰处有一防荡钢丝,要把防荡钢丝松弛
部分受至甲板并固定,以防其影响船舶操纵。

管线的绑扎可先把船尾尾滚筒
处做好绑扎,船中和前部可在出港时再做绑扎,这样既方便后甲板人员作业期间的前后走动,又能缩短船舶的靠泊时间。

绑扎好以后,操纵船舶与岸上指挥人员及码头机械配合,协调一致,把软管全部放入水中。

在管线入水的过程中,船长要严格控制船位和船速,特别是刚开始的时候,避
免软管和码头机械等造成损伤。

(软管刚入水时,操纵船舶仍要基本垂直码头,以防软管弯度过大,给码头管线入水作业造成麻烦;待软管大半入水,根据船舶吃水、码头区域等限制可不再垂直码头,但仍然要控制好船
位和船速,确保作业安全。


待输油软管全部入水后,安排守
护船接输油软管舷管末端的引缆送至
本拖轮,本船后甲板人员接到后,快
速收进,将提升缆收进适当位置可挽桩固定,亦可用软管的提升缆将软管绞上甲板。

(这种方法较麻烦,有些船后甲板上翘,离水面较高,软管绞上
甲板也很困难,所以基本不用。

)此阶段作业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1)开始作业时,操纵船舶垂直
码头要注意与码头之间的距离,防止碰擦码头,给码头碰垫等设备造成损坏。

特别是主拖缆和软管连接时和连接好并开始绞进时,要固定船位,防止船尾摆动过大,给作业造成困难或导致人员受伤。

2)输油软管下水时,操纵船舶
一定要控制好船位和船速,听从码头指挥人员口令,千万不能速度过快,拖拉软管。

3)守护船递交引缆后,要快速收进,防止其绞缠本船螺旋桨。

4)输油软管下水时,要及时在
软管上系好拖带灯浮,否则下水后要守护船协助,操作起来非常困难,也不安全。

3.拖带输油软管出港和航行
3.1离泊出港和狭窄航道阶段
软管全部下水后,即在本船的全
部控制之下,要在港池内调整船位至进出港航道中轴线上,挂好号型,做
好出港准备。

雷达或视线观测航道是否通畅,如有渔船可派守护船驱离,保证航道清爽。

出港航道无碍后,请示VTS出港,VTS会根据航路情况作
出安排,同意后,本船缓慢加车沿出港航道中轴线出港,并保持输油软管成“U”型位于船位正后(如图3),速度以不超过3节为宜。

如果航道有转向,也应考虑航道、水流对软管的影响,避免软管碰到灯浮或灯标,对软管或灯浮等造成损坏。

出航道后,可在宽敞水域释放舷管上的提升缆和引缆,此时船速应保持缓速(以不超过1节为宜)直线前行,使提升缆或引缆稍微带力,慢慢放出,防止意外打结或挂至软管之上,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如出现打结现象,可派护航船协助整理。

)此时输油软管的拖带由“U”型改为
直线拖带(如图4),拖带长度变长。

V H F及时发布航行安全警告,使来往船舶加强了望,注意避让。

如仍有
碍航船舶,可派遣护航船进行驱离或通知交管中心进行调离。

一般出航道后即为渔船密集区
和船舶密集区,此时应严格遵守避碰规则,加强了望,密切注意周围海况及船舶动态。

根据情况及时发布航行安全警告并与V
TS保持联系畅
图1 码头吊装软管至甲板图2 连接后绞至适当位置
1414
风险,应运用大量程雷达及时发现及时转向绕航的方式避开水下渔具的影响。

如果不慎进入渔场,应减小航速,并与渔船之间加强沟通(VHF、高音喇叭、探照灯等),让其明确本船动态并避让本船。

拖航速度以不大于5节为宜,以保障软管及其附属部件的安全。

需改变航向时,应小舵角转向,以防转速
过快造成软管弯折过大,从而造成绑扎带断裂或损坏软管。

拖带输油软管航行时,除了运用
良好的船艺进行避让以外,还应定期检查软管绑扎情况和软管的状态,
防止软管出现磨损。

(在码头连接软管时尾滚筒涂抹上黄油,如果拖航时间过长,可在软管与尾滚筒之间垫上
保护垫,本船都是以旧缆绳缠绕软管隔离与尾滚筒之间的摩擦,以保护软
管不受磨损。

)另外还应检查软管附属拖带灯浮正常布置和显示(灯体黄
色,黄灯频闪)。

此阶段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1)海浪或涌浪造成船舶横摇,
极易使软管出现松动,致使软管与甲板摩擦造成软管损伤。

此时应及时改变航向顶风顶浪,减缓船速,对软管重新绑扎,再次改回原航向无异常方可继续航行。

2)如遇能见度不良时,应及时降
低航速,采取安全航速,船头船尾同时加派了望人员,遵守雾航规则,鸣放雾笛、开启探照灯等。

3)恶劣天气:风力7级以上时,
会增加拖航船组操纵的复杂性和困难,拖航中极易发生偏航,所以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应采取顶风保向航行,或与路基联系,根据气象分析至宽敞锚地避风。

(避风抛锚之前也应收起舷管上的提升缆,减小长度,在
此不赘述。


4)当然,拖航过程中亦有可能出现应急情况(碰撞、搁浅失控),都应做好应急响应措施和准备。

通。

特别对于渔船和渔具,应尽可能提早避让。

与来往船舶加强沟通,并告知拖带长度,保持安全距离避让。

同时,也需要注意锚地起锚预进港船
舶的动态,拖航船和护航船需主动与之联系和沟通,让其等待本项目拖航组通过以后再进港,让附近快艇、渔
船主动避让。

此阶段作业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1)从港池进航道时,应提前调整船位于航道中轴线上,并有一定航速,使得软管以“U型”能安全通过,防止软管与灯浮发生碰撞。

2)有渔船在航路周围布网,船舶出港时尽可能远离,防止软管、提升缆或引缆与渔具等发生缠绕。

3)大角度转向时,应密切注意来往船舶的动态,防止转向后与他船造
成紧迫局面。

4)大角度转向时也应考虑水流
对软管的影响,避免软管碰到灯浮或其他障碍物。

3.2海上拖航阶段
离开港湾区域,即为正常海上拖
航,拖航时也应严格遵守避碰规则,注意加强值班,密切注意航线周围的海况和船舶动态,提前与有交叉会遇趋势的过往船舶取得沟通联系,提醒过往船舶注意避让,必要时及时发布航行安全警告。

尽管根据海上避
碰规则,从事捕鱼的船舶在航时,应尽可能给操限船让路,但考虑到从事捕鱼船舶的作业特点以及使用的渔具,某些捕鱼船舶很难做到给本船让路,特别对于拖网渔船有可能VHF联
系不上,应及早发现及时避让,防止造成紧迫局面(或危险)的发生。

沿海近岸航行,有可能会经过较
多渔船活动和海上渔网的渔场,此时
存在渔具缠绕拖航船及输油软
管的
图3 经过航道出港
图4 至宽敞水域改直线拖带
15
珠江水运
2024年05月
学术 · 浮式输油软管拖航作业浅析 ·
4.抵达目的地后递交管线
浮式输油软管有可能送给平台,也
有可能送至端点或FPSO,在此只做递交输油软管至储油轮FPSO的分析。

4.1递交管线前
船舶抵达目的地后,听从储油
轮船长指令,如果储油轮还没准备好,拖航船组只能在储油轮附近进行绕航,注意航向和航速,保证管线安全。

接到储油轮船长可以递交软管
指令后,本船拖带管线缓慢绕行至
储油轮正后方,并进行进入设施500米检查,检查完毕并向储油轮汇报申请进入500米安全范围,得到允许并进入安全范围后,解除后甲板管线上的绑扎带,并在小绞车和拖缆机的共同作用下,将输油软管逐渐放出至
半节左右在甲板。

根据外输软管与储油轮的连接位置(国内一般在储油轮左船尾),将首管顶部用小绞车绞至本船要与储油轮靠泊的那一舷(右船尾)并固定(如图5)。

整理好起吊的索具和放荡钢丝后待命,等待
作业指令。

4.2递交管线
待确认本船与储油轮FPSO都准
备完毕后,船长操纵拖航组在最适宜的时机靠好储油轮尾部,调整船位使得外输油管顶端位置靠近与储油轮的
连接处并固定好。

首先储油轮会送一钢丝绳至后甲板,将防荡钢丝端部绞上储油轮并进行固定。

然后储油轮会将接软管的大缆(或钢丝)的撇缆绳递送到后甲板(FPSO使用吊车或绞车将管头吊离方式接/送油管),本船甲板人员接到后迅速将撇缆绳收进,将大缆(或钢丝绳)按照储油轮甲板
指挥人员的要求进行连接。

等待与储油轮甲板指挥人员确认可以放油管后解脱所有首管顶部钢丝和固定缆绳,
使其与本船无任何连接后储油轮即会用吊车或绞车把软管吊离本船甲板(如图6),船长确认清爽后即可离开
储油轮,递交输油软管作业结束。

此阶段作业的风险点和注意事项:
1)准备软管拖至右船尾时,注意从始至终,首管端部都必须固定,绝不能拖至船尾时滑入水中。

2)FPSO因风浪或流的原因,有
可能左右偏荡,此时应静待FPSO相对稳定后方可进船靠泊,否则本船操纵受限造成与FPSO的碰撞。

3)后甲板人员递交软管作业时,注意自身站位,防止被软管碰撞甚至滑入水中。

4)F P S O准备绞起或吊起软管时,操纵船位保持相对,避免软管挂住甲板设备,造成钢丝断裂或软管损伤。

递交油管结束后,FPSO一般要
求检查管线,并把黄色拖带灯浮从软管上摘除捞起,回港后交给陆场,浮
式输油软管拖带作业全部结束。

5.结束语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天气
条件、码头条件、船舶条件及人员熟悉情况等对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程序,包括沟通机制和安全监督监察机制等。

每次浮式输油软管的输送作业可能都会遇到不同的复杂情况,要不断总
结,对同性质的海上作业会有重要的
促进作用。

图5 油管拖至右船尾准备递交
图6 递交输油软管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