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工艺离子注入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注入损伤:
离子注入衬底单晶与衬底原子作级联碰撞,产 生大量的位移原子,注入时产生的空位、填隙原子 等缺陷称为一次缺陷。在剂量达到一定数值后,衬 底单晶非晶化,形成无定型结构。使衬底完全非晶 化的注入剂量称为阈值剂量。
不同衬底和不同的注入离子,在不同的能量、 剂量率和不同温度下有不同的非晶剂量。轻原子的 大、重原子的小;能量低大,能量高小;衬底温度 低大,衬底温度高小。当衬底温度高于固相外延温 度时,可以一直保持单晶。
2、离子束的性质:
离子束是一种带电原子或带电分子的束状流, 能被电场或磁场偏转,能在高压下加速而获得很高 的动能。
离子束的用途: 掺杂、曝光、刻蚀、镀膜、退火、净化、改性、 打孔、切割等。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离子能量 E :
E < 10 KeV ,刻蚀、镀膜 E = 10 ~ 50 KeV,曝光 E > 50 KeV,注入掺杂
中性束偏移器:利用偏移电极和偏移角度分离中 性原子。
聚焦系统:用来将加速后的离子聚集成直径为数 毫米的离子束。
偏转扫描系统:用来实现离子束 x、y 方向的一
定面积内进行扫描。 工作室:放置样品的地方,其位置可调。
离子注入系统
5、离子注入的特点:
特点: ·可以独立控制杂质分布(离子能量)和杂质浓度
10、离子注入的 优缺点:
优点:
1、可控性好,离子注入能精确控制掺杂的浓度分布 和掺杂深度,因而适于制作极低的浓度和很浅的结深;
2、注入温度低,一般不超过 400℃,退火温度也在 650℃ 左右,避免了高温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如结 的推移、热缺陷、硅片的变形等;
3、工艺灵活,可以穿透表面薄膜注入到下面的衬底 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材料作掩蔽膜,如 SiO2 、金属 膜或光刻胶等;
1、离子注入:
离子注入出现: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提高,对器 件源漏结深的要求,且传统的扩散已无法精确控制杂 质的分布形式及浓度了。
离子束把固体材料的原子或分子撞出固体材料表面, 这个现象叫做溅射;
当离子束射到固体材料时,从固体材料表面弹回来, 或者穿出固体材料而去,这些现象叫做散射;
离子束射到固体材料以后,离子束与材料中的原子 或分子将发生一系列物理的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入射 离子逐渐损失能量,最后停留在材料中,并引起材料 表面成分、结构和性能发生变化,这一现象就叫做离 子注入。
7、离子与衬底原子的相互作用:
注入离子与衬底原子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注入离 子的分布、衬底的损伤。
注入离子与靶原子的相互作用,主要有离子与电 子的相互作用,称为电子阻止。和离子与核的相互作 用,称为核阻止。核阻止主要表现为库仑散射。
在同样能量下,靶原子质量越大,核阻止越大,靶原 子质量越小电子阻止越大。
注入离子将能量转移给晶格原子 – 产生自由原子(间隙原子-空位缺陷对)
自由原子与其它晶格原子碰撞 – 使更多的晶格原子成为自由原子 – 直到所有自由原子均停止下来,损伤才停止
一个高能离子可以引起数千个晶格原子位移
9、退火:
退火:将完成离子注入的硅片在一定的温度下,经 过适当的热处理,则硅片上的损伤就可能得到消除, 少数载流子寿命以及迁移率也会不同程度的得到恢复, 杂质也得到一定比例的电激活。
退火目的:离子注入过程中造成晶格损伤,导致散 射中心增加,载流子迁移率下降,缺陷中心的增加, 载流子的寿命减少,漏电流增大,同时由于注入的离 子大多存在于间隙中起不到施主或受主的作用。
硅单晶退火:
离子束
修复硅晶格结构并激活杂 质—硅键
a) 注入过程中损伤的硅晶格
b) 退火后的硅晶格
热退火特性:将欲退火的硅片置于真空或高纯气体 的保护下,加热到某一温度进行热处理,由于热退火 处于较高的温度,原子的振动能较大,导致原子的移 动能加强,可使复杂的缺陷分解点缺陷,当它们相互 靠近时就可能复合而使缺陷消失。
缺点:
1、离子注入将在靶中产生大量晶格缺陷; 2、离子注入难以获得很深的结深; 3、离子注入的生产效率比扩散工艺低; 4、离子注入系统复杂昂贵。
END
THANK YOU!
4、可以获得任意的掺杂浓度分布;
5、结面比较平坦;
6、均匀性和重复性好;
7、可以用电的方法来控制离子束,因而易于实现自动 控制,同时也易于实现无掩模的聚焦离子束技术;
8、扩大了杂质的选择范围;
9、横向扩展小,有利于提高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提高 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工作频率;
10、离子注入中通过质量分析器选出单一的杂质离子, 保证了掺杂的纯度。
4、离子注入系统:
离子源:用于离化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杂质源气 体有 BF3、 AsH3 和 PH3 等。
质量分析器:不同离子具有不同的电荷质量比, 因而在分析器磁场中偏转的角度不同,由此可分离出 所需的杂质离子,且离子束很纯。
加速器:为高压静电场,用来对离子束加速。该 加速能量是决定离子注入深度的一个重要参量。
对单晶材料的轴沟道和面沟道(基材晶向),由于散 射截面小,注入离子可以获得很深的穿透深度,称为 沟道效应。 为了尽可能避免沟道效应,离子束在 注入硅片时必须偏离沟道方向约7°。通常,这种偏转 是用倾斜硅片来实现。
离子束
(100)Si
除了转动靶片,还可以用事先生长氧化层或用Si、 F等离子预非晶化的方法来消除沟道效应。对大直径 Si片,还用增大倾斜角的方法来保证中心和边缘都能 满足大于临界角。
(离子流密度和注入时间) ·各向异性掺杂 ·容易获得高浓度掺杂 (特别是:重杂质原子,如P和As等)。
离子注入与扩散的比较:
扩散
离子注入
高温,硬掩膜 900-1200 ℃ 各向同性
低温,光刻胶掩膜 室温或低于400℃ 各向异性
不能独立控制结深和浓 可以独立控制结深和
度浓度Leabharlann 6、沟道效应及避免方法:缺点:缺陷不能完全消除,而且容易产生二次缺陷, 杂质电激活率不高,容易增加表面污染,高温容易导 致杂质再分布,破坏了离子注入的优点。
快速退火:
优点:通过降低退火温度,缩短退火时间
脉冲激光退火 :
特点:退火区域受热时间短,因而损伤区杂质几乎 不扩散,可以通过改变激光的波长和能量密度,可在 深度上和表面上进行不同的退火处理。从而可在同一 硅片上制造处不同结深和不同击穿电压的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