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通用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通用5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通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案例编写工作,教学案例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

教学案例要怎么写呢?本店铺为您精心收集了5篇《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一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利用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有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三、教学难点:
求实际距离。

四、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什么叫做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说一说下列各比例尺表示的具体意义。

(1)比例尺1、45000。

(2)比例尺80:1、
(3)0——40㎞。

3、教学例2、
(1)出示课文例题及插图。

(2)说一说从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已知条件:
① 1号线的图上长度是10㎝。

②这幅地图的比例尺1、500000。

所求问题: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多少?
(3)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①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②教师巡视课堂,了解解答情况,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汇报解答情况。

方程解: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长度是X厘米。

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可以例比例式解答。

10/X=1/500000
X=10500000(问:根据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X=5000000
5000000㎝=50㎞
算术解:
根据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等于比例尺,得出: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101/500000=10500000=5000000(㎝)5000000㎝=50㎞
4、教学例3、
(1)出示例题,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2)讨论:你想怎样画?
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再画在图纸上。

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①确定比例尺;
②求出图上的距离;
③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3)小组同学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练习活动时,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记录存在的问题。

(4)汇报,交流。

数学教学反思案例篇二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以及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课的开始,我让学生进行两道计算练习:561+325=37+25=通过学生的计算与交流,巩固了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方法,同时也复习了以前所学习的两位数
加两位数的进位加,这样的复习既巩固了旧知又为新知作铺垫。

在新课教学中,我还是利用前面的图书馆借书的情况统计表这个题材,根据各个年级的借书情况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列出进位加的算式后,我让学生尝试先独立计算,因为在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学生已经掌握了个位上数相加满10要想十位进1的方法,因才在解决问题时,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做题,在交流算法时,提出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十位上的8+4=12.该怎么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在教学试一试时,虽然在计算中连续进位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比较高,但遵循的是相同的运算方法,我还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计算,再同桌交流。

交流时,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十位上哪几个数相加,得多少,你是怎样处理的?每道题目加的顺序时怎样的?为什么从个位加起?通过这些提问,使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对加法技能的掌握,同时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提出“计算的对不对呢”这个问题引出学生验算的需要,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验算方法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计算正确率。

然后及时引导学生比较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的异同,从而更好的巩固了用竖式计算的注意点,同时强调“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在习题的练习时,我安排了竖式计算、改错,还有解决问题。

竖式计算中学生计算速度比较慢,改错题中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很快发现错误原因,再进行改正。

在练习的最后安排了填方框里的数,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来得及完成。

本节课通过前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使学生较轻松的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本节课虽然是计算课,但是练习设计应更儿童化一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三
教学内容:
比例尺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和求图上距离的解题方法,并会运用这些方法解这类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世界、中国地图。

教学过程:
复习
1、复习提问: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相邻的进率是多少?
2、什么叫做比?
3、化简下面各比。

0.4/0.6 1/4:8 10厘米:100厘米 2米:140厘米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观察。

师:地图或其他平面图都是把实际距离缩小或方大一定的倍数画面的。

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告诉你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你想知道哪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呢?请同学们出题考老师。

学生提问,老师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图上距离,再心算出实际距离后回答。

师:仅靠这把直尺是早不出两地实际距离的,还要用地图上的比例尺去计算。

地图的这个尺与手中的尺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上的尺――比例尺。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就能掌握老师刚才的本领了。

二、教学
1、教学例4,设计一座厂房,在平面图上用10厘米的距离表示地上10米的距离。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读题、理解题意。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什么意思?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是多少?它们的比呢?长度单位相同吗?单位不同怎么办?
(2)学生边口答,师边板书如下: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0米/10厘米=1000/10=100/1
1、归纳总结:根据刚才例4,说说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谁是前项?谁是后项?
师: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数关系,是一个
比,它不带计量单位。

求比例尺时图上距离和实际一定要先化成同级单位后再化简。

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

如例4的比例尺应写成1:100或100/1、有时放大的比例尺后项为1。

3、练习。

(1)下面这段话中的各比,哪些是比例尺,哪些不是?为什么?
把一块长50米,宽10米的长方形地,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25厘米,宽画5厘米。

那么图上长和实际长的比是200/1;图上宽与实际宽的比是200/1;图上周长与实际周长的比是200/1;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40000/1;实际宽与实际长的比是5/1;实际长与图上长的比是200 :1、
(2)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练习后讲评。

4、教学例5。

(1)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

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什么条件?要求什么问题?怎样得用比例尺的关系式来解答?用方程解,X该设什么单位?为什么?列式时,比例尺要用什么书写形式?
学生尝试练习后,对照课本检查。

指名板演后,讲解。

强调设实际距离是X厘米,算出实际距离的厘米数后,要再变成千米数。

(2)练习:课本第7页的做一做,练后教师讲评。

三、巩固练习
例5有其他解法吗?怎样解?
提示:实际距离等于什么?图上距离等于什么?
四、总结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四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尺》。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决简单的求比例尺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研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1﹚比的意义
﹙2﹚化简比
2、原型:
﹙1﹚分别画出5厘米和10米长的线段。

﹙2﹚插图内容:中国地图、机器零件图。

﹙3﹚例1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探究的问题:
﹙1﹚为什么要确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什么叫比例尺?
﹙2﹚线段比例尺怎样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3﹚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脑筋急转弯
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蚂蚁从北京到上海只用5秒钟,这是为什么?
生:它是在地图上爬的
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让学生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学生很快画完﹚
3、再画一条长10米的线段。

﹙学生迟疑﹚
师: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本子没有那么长,画不出来。

师:那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画一画
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画的线段是多少厘米,它是把10米长的线段进行怎样变化得到的。

师:由于你们的标准不一样,因此大家画的线段长度不一样,所
以画图时应该有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就叫比例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尺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二)探究与解决
1、探究比例尺的意义
(1)阅读课本53页上面的内容
(2)你认为什么叫比例尺?
让生说出自己画图的标准即比例尺,并分别说出1、100和1、200的意思。

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什么叫比例尺。

师: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分数形式的比例尺﹚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处。

﹙1﹚出示:标有数值比例尺的中国地图
让生说出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

﹙当学生回答出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00000厘米。

师可引导学生说出也就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0千米。


﹙2﹚出示:机器零件图
说出图中的2、1表示什么意思。

﹙图上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厘米,由于机器零件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


师:像1、100、1、100000000、2、1…这些比例尺有个特点,前项或后项都是1、为什么不是2或3或其他数呢?﹙生…﹚为了计算方便,一般都把前项或后项写成是1的比。

像这样用数字比的方式
表示的比例尺我们把它叫做数值比例尺。

﹙3﹚出示:标有线段比例尺的北京市地图
让生讨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并介绍线段比例尺。

过渡:那怎样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呢?
3、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习例1、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尝试改写。

师板书例1、
师:谁能说说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
(1)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相同单位,50千米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量时,50后面应补5个0 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3)比的前项为1、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什么叫比例尺,还知道了有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那你知道怎么算比例尺吗?
4、完成53页“做一做”
学生试做后,小组内交流做法。

全班交流,总结方法。

﹙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例尺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位置不要写错;前后项单位名称要统一;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是1的比。


(三)训练与应用
1、我会判断
﹙1﹚比例尺是一种测量长度的尺子。

﹙﹚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实际距离扩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项一定比前项大。

﹙﹚
2、完成练习十第1、2题
学生完成后,让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十第3题
学生完成后,让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并观察这个比例尺是将实际距离扩大。

(四)小结与提高
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尺》优秀教学案例篇五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55页例1.例2.作业本第31(2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
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情景:
1、出示邮票。

问:你能同样大小的把它画在图纸上吗?
让同学们画一画,再拿出邮票的长,比一比,怎么样?
归纳:(同样长)得:图上的长和实际的长的比是1、1、
2、教室的长是9米,你能同样长的画在图纸上吗?更大一些呢?
如果操场的长,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能完全一样画在平面图上吗?(不能)想个什么方法(窍门)可画上去了?
3、让生猜想:(出示学校平面图)图上操场的长和实际长的比,还会是1、1吗?大约是几比几?
4、导入新课:人们在绘制地图和平面图时,往往因为纸的大小有限,不可能按实际的大小画在图纸上,经常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成图。

象手表等机器零件比较小,又得把实际长度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才能画到图纸上去。

这就。

需要涉及到一种新的知识。

也就是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尺的问题。

板书:比例尺
二、问题解决:
5、一个教室长是9米,如果我们要画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为了看图和携带方便,就需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一定的倍数后画在平面图上,缩小多少倍由你自己决定,你打算设计:用几厘米表示9米。

请四人小组讨论并设计。

6、小组回报设计方案,教师选择以下四种方案。

(1)用9厘米表示9米
(2)用4.5厘米表示9米
(3)用3厘米表示9米
(4)用1厘米表示9米
7、说说以上方案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缩小了多少倍?
算一算,每幅图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1)9厘米9米=9900=1100
(2)4.5厘米9米=4.5900=1200
(3)3厘米9米=3900=1300
(4)1厘米9米=1900
8、这四个比的前项代表什么?(图上距离)后项代表什么?(实际距离)我们把这样的比,叫比例尺。

齐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化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

比例尺怎样求:(看上述四个比例式得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9、讨论汇报:上面四幅图,比例尺是多少图最大?
比例尺是多少图再小?为什么?
10、练习:
(1)。

甲、乙两座城市相距120千米,在地图上量得两城市的
距离是4厘米。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

学校里修建运动场,在设计图上用25厘米长线段来表示操场的实际长度150米。

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

(3)。

一张中国图,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40千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4)。

一张紧密图纸中,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1毫米,求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
(观察精密零件如果要画在图纸上,怎么办?(放大)。

那这幅精密图纸的比例尺会求吗?
上述四题分层练习,后讲评。

11、比较(3)(4)两题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一般把缩小图的比例尺写成前项是1的比,而把放大图的比例尺写成后项是1的长。

12、比例尺有多少种表示方法?让生说一说
(常见的有:比的形式分数的形式线段形式)
三、问题的应用:
根据比例尺的关系式,求实际距离。

(1)出示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3.5厘米。

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同时抽一生板演)
解:设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X=105000000
105000000厘米=1050千米。

答:上海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050千米。

(2)分析讲述:
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用方程解。

(先设X,再根据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列出方程。


(3)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一般都统一为低级单位厘米。

(4)怎样设X。

教师指出:设未知数时,单位要与已知单位统一、后再化聚到问题单位。

(5)尝试练习第57页试一试。

河西村到汽车站的实际距离是20千米,图上距离是5厘米,算出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汽车站到县城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5篇《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