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温习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选考第二讲考点五探讨教学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五探究
基础点: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文学作品的意蕴,主如果指在文本中所包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对考生能力最高层次的检测,要求学生能够从人物形象、景物特征、故事情节、环境气氛、时期背景等角度探讨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散文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
发掘作品意蕴,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发掘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意识、情感;二是发掘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审美观、人文精神在现实中的踊跃意义及其引发咱们的启迪和思考。
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也包括该民族的成员个体身上所表现的这些心理特点。
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主要有:①勤劳简朴,自强不息;
②求同务实,谦恭持中;③家庭为重,亲疏有别;④伦理为纲,尊卑有序等等。
今世中国人的民族心理特征主要有:①爱国爱家,关心社会;②义利兼顾,礼貌文明;③勤奋朴实,勇敢谦恭;④独树一帜,敬业乐群等等。
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①注重人的尊严;②注重追求真理;③注重生命的意义;④注重丰硕人的精神世界;⑤崇尚科学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用意
文章莫不是一按时期的产物,必将要烙上那个时期的印痕。
社会、人文背景常常是解读文章的辅助资料,而背景的印痕总会在文章内容、写作时间等方面表现出来。
将作品回归背景中阅读,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创作用意,显而易见。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个性化解读,要求考生立足自我,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踊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悟、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取得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
重难点:探讨题不论要求从何角度探讨,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切不可离开文本凭空想象发表观点。
另外,回答探讨性试题也必需要给出明确答案,观点要鲜明,不可模棱两可。
[考法综述] 做探讨题成功的基石是:紧扣文本,尊重文本,在文本中寻觅依据,提取有效信息,通过联想把文本信息、试题要求和自己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
在具体答题进程中,咱们要擅长选择探讨切入角度,要精准而适当。
命题法1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独木舟之道
[美]西格德·F·奥尔森
①移动的独木舟颇像一叶风中摇曳的芦苇。
宁静是它的一部份,还有拍打的水声,树中的鸟语和风声。
荡舟之人是独木舟的一部份,从而也与它所熟悉的山水融为一体。
从他将船桨浸入水中的那一刻起,他便与它一路漂流,独木舟在他的手下服服帖帖,完全依照他的意愿而行。
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划独木舟的感觉与在一片绝好的雪坡上滑雪几近相同,带着那种轻快如飞的惬意,小舟灵活敏捷,任你摆布;划独木舟还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
但是,对于一个划独木舟的人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当他荡起船桨时所体验的那种欢乐。
②掌控独木舟需要平衡,要使小舟与灵活摇摆的身体成为一体。
当每次划桨的节律与独木舟本身前进的节律相吻合时,疲劳便被忘却,还有时间来观望天空和岸上的风光,没必要费力,也没必要去考虑行驶的距离。
此时,独木舟随意滑行,划桨就犹如呼吸那样毫无心识,悠然自得。
倘使你幸而划过一片映照着云影的安静水面,或许还会有悬在天地之间的感觉,恍如不是在水中而是在天上荡舟。
③若是风起浪涌,你必需破浪前进,则还有一番奋战的乐趣。
每一道席卷而来的浪头都成为要被挫败的敌手。
顶风破浪的一天——巧妙地躲过一个又一个小岛,沿着暴风肆虐的水域下风处的岸边艰难行进,猛然再冲进激荡的水流和暴风当中,如此这般,周而复始——可以确保你晚上睡得香,做个好梦。
在独木舟上,你是独自一人在用自己的体魄、机智和勇气来与暴风暴雨抗争。
这就是为何当通过一天的搏斗以后,终于在能挡风避雨的悬崖的背风处支起帐篷,竖起独木舟晾干,烧着晚餐时,心中会油然升起那种只有划独木舟的人材会有的得意之情。
乘风破浪需要的不只是划桨的技能,而且要凭直觉判断出浪的规模势头,要知道它们在身后如何破碎。
荡舟之人不仅要熟悉他的独木舟及其路数,还要知道身后涌起的波涛意味着什么。
在狂野的水路上,乘着万马奔腾般的风浪冲向蓝色的地平线是何等欢快!
④急流也是一种挑战。
虽然它们充满险情,转变无穷,无法预测,但凡是熟悉独木舟水路的人都喜爱它们的怒吼和急流。
人们可以在大船、驳船、橡皮船及木筏上冲过急流,但是,只有在独木舟上,你才能真正感受到河流及其力量。
当独木舟冲向一泻千里、奔腾吼怒的急流边缘,继而被它那看不见的力量所掌控时,在聚精会神当中是不是也会有隐约的不安?起初,并无速度的感觉,可是,陡然间你便成为急流的一部份,被卷入吐着白沫、水花四溅的岩石当中。
当你明白已经无法掌控命运,没有任何选择时,便犹如以往所有那些荡舟人一样高喊着冲入急流,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当小舟完全处于河流的掌控当中时,荡舟人便知道了超然的含义。
当他凭借着技能或运气穿过河中的沉树、突出的岩石和掀起的巨浪时,他没必要取得别的奖赏,只要他体验到那种欢乐就足矣。
⑤印第安人说,只有傻子才在急流中荡舟。
但是,我却知道只要有眼里闪烁着探险的目光,心中怀有触摸荒原之愿望的年轻人,就会有人在急流中荡舟。
体验大自然的风雨及风险是恐怖而又奇妙的,虽然我也悲叹年轻人的莽撞,可是也疑惑倘使没有它,世界会是个什么样子。
我知道这种莽撞不对,可是我同意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
我赞许他们所知道的那种荣耀。
⑥但是,比冲过白浪、迎战飓风或躲过它们更重要的是那种感性熟悉,即只要水路之间有可以连接的陆路,就没有你去不了的地方。
独木舟所给予的是一望无际的水域和自由,是毫无约束的漂流和探索,那种感觉是大船永远无法体验的。
帆船、划艇、汽艇和游艇无不因其重量和规模而受制于所航行的水域。
但独木舟全无这种限制。
它犹如风一般自由,可以为所欲为地抵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
⑦只要有水路的地方,就有连接水路之间的小路。
虽然路上长满了荒草,有时难以被发现,但它们老是在那里。
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荡舟人喜欢划桨的声音及它在水中移动的感觉,其原因之一即是这使他与传统联系在一路。
在人类实施机械化运输和学会利用舵轮之前很连年,前人便划着小木舟、兽皮制作的狩猎小舟和独木舟在大地的水路上运行。
荡舟人随着桨的划动和小舟的前行而摇荡时,便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当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了深深的沧桑感。
⑧当他荡舟漂流多日,远离自己的家园时;当他查看外出的行囊,知道那是他的全数家当并将靠着它旅行到任何他想去的新天地时,就会感到自己终于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
以前他在一些烦琐小事中花费了过量的精力,现在才回到一种古老明智的生活老例当中。
不知何故,生活突然间变得简单圆满;他的欲望所剩无几,迷茫与困惑全无,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幸福和知足。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路的魔力。
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时,便与独木舟所通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念书·新知三联书店《低吟的荒原》,有删节) 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能,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
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进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取得精神启迪。
(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表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
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原,就可以直面生活的本质,知道简单就是幸福,从而取得精神的充实与心里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
暴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转变无穷、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
(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
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抵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
(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
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划独木舟时的诸多感受,在作者的描述中,既有对自然的感悟(第①②段),也有对生存之道的感悟(第⑧段),还有对勇于探险的挑战精神(第③④段)和追求自由心灵(第⑥段)的感悟,更有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的反思(第⑦段)。
解题法 1 ---------------------------------------------------
1.常见设问方式
(1)请结合……谈谈你的熟悉(观点)。
(2)请结合……谈谈你的感受(体会、启发)。
(3)请联系……加以分析说明。
(4)探讨某某观点,探讨某某与某某的关系。
2.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技能和思路
(1)紧扣文本,尊重文本
第一,尊重文本原作所提供的全数材料。
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需依据文本的全数材料,特别是关键内容。
第二,尊重客观现实和普遍的认知规律。
文本是现实生活的浓缩,它表现的也往往是普遍的认知规律。
第三,尊重作者用意和艺术表现的实效。
作者创作文本常常把自己的用意表现得比较隐蔽。
阅读文本要注意挖掘这样的用意,在此基础上方能进行一些延伸拓展的探讨。
[典例1] 全文都暗含了对人生、生命、自由、自然等的深刻感悟。
①②为自然之道,③为快乐之道,④⑤为探险之道,⑥为自由之道,⑦为传统之道,⑧为生存之道。
依据原文总结出“独木舟之道”的内涵,再结合原文去分析,不可妄加揣测。
(2)立足文本,代入自我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观点、语句,可以做少量的、适当的个人解读。
(3)顺藤摸瓜,由内到外
含蓄是文学作品的普遍特征。
为了表达情感,作者往往借助一些意象进行描述。
解答这样的题目要能透过重要的意象把握作者的心理。
这些意象就是解开作者“心思”的钥匙,咱们要擅长顺着重要意象的“藤”去摸包含着作者心理的“瓜”。
(4)深切慎出,展示学识
解答这种题目不仅需要考生准确理解把握文本,而且需要考生调动与文本相关的文外知识和能力储蓄。
因此,考生既要入乎文内,又要出乎文外。
这样才能既准确理解并把握文本,又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时要谨慎。
观点必需有时期性,符合民族心理,具有人文精神。
在确立了自己的观点后,要运用自己的学识进行论证。
(5)规范答题,用语简明
答题时要三言两语点到要害。
组织语言作答时应考虑答案的规范性,一般宜采用“总—分—总”的模式回答。
命题法2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用意
典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被时间决定的讲述
张锐锋
①我来到一个古老的村落,帝舜耕耘过的地方。
从早上开始,我亲眼目击了村民们一天的生活。
②鸡叫声是一天生活的起点。
不到早上六点钟,鸡鸣响起,几千年来,这样的永不损坏的大自然的钟表,精准超级。
它老是将人的生活正点代入一个不朽的方程式,只是得出的答案日日常新。
林一家人开始起床,林的老父亲年过古稀,照常起来做第一件事情:劈柴。
锋利的斧头,在暗淡的天光里发出黑蓝的光。
一个还未来得及被完全照亮的人的轮廓,用有点笨拙的姿势,预备一天的炊火之薪。
斧头上下挥动,从高过头顶的地方,借取了这一高度上的自然能量,猛烈地越过空间。
这一动作,这一被紧缩了的短暂时间,和啪的一声闷响,劈木开裂,舜的以前或舜的以后,从未改变。
③林的妻子早晨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栅,一群鸡涌到院子里。
她撒一把米,鸡们怀着感激之情扑动翅膀,争夺地上的米粒。
然后她开始拿起扫帚打扫庭院,就像天天洗脸一样,对生活的敬畏含于其中。
村落的独特声息渐渐大了起来,那种类似于琴瑟的音乐之声,优雅,古老,节拍鲜明。
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大体秩序。
林和大儿子一路,到院外的柿树上采摘柿子。
邻居们做各自的事情,狭小街道隔壁的一块空地上,古老的笨重石磨转动起来,金黄的玉米被缓缓磨成面粉。
一切劳动几乎没有语言的参与,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值得交谈。
但是,这一点儿也没有损害劳作中的默契,恍如一出戏剧的出演,已经通过了预先的排演。
④秋季就要过去,天气仍很暖和。
地里的活儿已经做完,再有一场雨,就可以够把冬小麦种好,那时的庄稼人就可以够享受一年中最安逸的季节了。
林这些天的习惯性动作,就是仰望天空,蓝,蓝,白云停留一会儿,就又很快散尽,剩下的,仍然是蓝。
趁着这样的间隙,邻居开始盖房,林和妻儿前去帮工。
他的老父亲则挑着柿子到河边的石头上晾晒,顺手用小刀将柿子皮削掉,以利于它的水分很快蒸发,以便在冬季贮存。
河边的大石头献出了自己的平面,供老人坐下。
他眯起眼睛发愣地望着远方,他在想什么?咱们谁也不可能猜到。
或许他所想的仅仅是眼前的一片蓝,天边的蓝。
⑤天很快就黑了下来。
一天的光阴就像几千年的光阴,简单而迅忽。
林的一家人陆续回抵家中,林对着墙壁上挂着的日历,沉思了好久,恍如想起了什么,又恍如忘掉了什么,总之,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用老茧坚硬的大手,粗鲁地撕下了一页。
用大大的黑体字标着阿拉伯数字的日历,和造币厂方才印制的崭新纸币一样,挺括,坚韧,在黑夜到来前的最后时刻闪着光,它用每一个唯一的日子作为自己的防伪标志,一个日子根本不会与另一个日子混淆,只是在撕下它的一瞬,发出嗤的一声,尖锐,迅疾,刺激,无可置疑。
一天的终结、多少年的终结,嗤的一声撕裂。
⑥晚餐后才开了灯,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非敞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楚度很差的人影,忙碌喧嚣的城市场景,奢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对于林一家人来讲,电视剧中讲述的不过是一个传说,一个神话,和远去的舜的故事几无区别,乃至他们更相信后者。
⑦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固守自己的寂静生活,循序渐进,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拍。
可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普通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说,普通乃是非凡的极限。
(节选自《被时间决定的讲述》,有删改) 你以为本文表达了如何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生生不息的乡土文明和从容恬淡的劳作生活的敬重(或“赞叹”)。
②对奢华、喧嚣的城市文明的排斥和反感。
③对城市文明冲击乡村生活的现状深表担忧。
④对贫困掉队的农村生活的同情。
[解析]①抓关键句:a.“这与城市庞大、庞杂的噪音能量不同,它代表着清淡、恬淡、恬静的大体秩序。
”
b.“一盏15瓦的灯泡,将并非敞亮的光射向每一个角落,人们的脸庞现出明暗的分界,夸张的塑像都坐在小板凳上,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屏幕,在一片雪花斑点里推出了清楚度很差的人影,忙碌喧嚣的城市场景,奢华汽车和别墅,高架公路和人行天桥……奢华的生活只露出冰山一角,已经足够让人震惊。
”
c.“这个古老村落里的人们,几千年来固守自己的寂静生活,循序渐进,连步履也是那样从容、谨慎、不慌不忙,完全符合自然的悠悠节拍。
可是其中仍然藏着神奇,普通比非凡可能更有价值,或说,普通乃是非凡的极限。
”
②对文句进行合理分析,了解作者的情感偏向。
解题法 2 ---------------------------------------------------
1.常见设问方式
(1)从全文看,作者(写了某某)的用意是什么?
(2)文中某某表现了什么情感(思想、品质、风格)?
(3)文中写道:××××,请探讨作者为何这样写。
(4)文章结尾作者写了××××,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熟悉。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用意的方式
(1)整体感知文本信息,从解读文章主旨中探讨作者的创作用意
通读全文,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含有作者情感偏向的语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语句等,来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去探讨作者的创作用意。
[典例2] 中作者抒情强烈的句子主要集中在文章⑥⑦段,作者把古老村落的生活和城市生活进行鲜明的对比,情感偏向明显,由此答出两点并非难,再由①~⑤段归纳出对乡土文明的敬重即可。
(2)从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期、作品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创作用意
先从文本中搜寻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语句,再关注文后注释(如有注释)。
同时,还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蓄,来辅助自己了解作者所处的时期。
作者的经历、时期背景等都是探讨创作用意时需要考虑的。
命题法3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典例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
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
不通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
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份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
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
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非峻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收地域。
山下坡田,种植各类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
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水果。
他们更有园艺的丰硕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
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
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前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季、冬季,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
说是“美尽东南”,并非夸张。
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
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顶峰——莫釐,和西山最顶峰——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
西山也是丰收地域,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
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
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
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
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
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
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
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通过万万年的冲洗,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
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
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画得恰如其分。
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
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
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各种传说。
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
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很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向。
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
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
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
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
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通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
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
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通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
不仅有色,而且有声。
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
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
而即小见大,可以令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
即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古今诗人画师,虽然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仍是归纳提炼。
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发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意的微笑。
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述不尽,描述难工的。
(有删改) 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你是不是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赞同。
近观和远眺是两种不同的审美视角。
远眺比近观更能领略自然景物的整体特征和独特风貌。
如文中东山莫釐峰“云气滃然如蒸”的迷蒙奇幻之美,正为远眺所得。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近观事物,固然能体验到细节之美,但很难统观全局之胜。
因此,只有立足高远,面向未来,才能凭高视远,达到人生更高境界。
(示例二)不赞同。
远眺只能让人取得事物的概貌,近观才能让人发现和体察细微之美。
本文作者若仅远眺而不近观,就无法领略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的奇景。
现实生活也是如此,想要领悟到近处的美与人生的当下意趣,就要立足眼前风光和现实人生。
[解析]探讨题成心蕴探讨、体验探讨、手法探讨、取舍探讨之分,本题属于取舍类探讨题目。
考生应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基础上,立足文本,联系实际,发表观点。
第一步,务必表明观点:“赞同”或“不赞同”。
第二步,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写出思考感悟,若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