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猜想与假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猜想与假设”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是“基本理念之一”,它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科学探究是指学生在科学领域里的从未知到已知的自行探究、自主探究,主要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
由此可见,猜想与假设已成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对科学活动预见性的重要实施渠道。
本文就猜想与假设的概念界定、作用,及其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关猜想与假设的教学策略作一肤浅的论述。
一、概念界定
(一)什么是“猜想与假设”
恩格斯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科学假说是一种复杂的理论思维形式,是人们以已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思维,根据已经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材料,对未知的自然事物的产生及其运动规律所作出的推断和假定,是一种带有推测性和假定性的理论形态,是没有经过实践充分证实的理论。
作为一种理性思维的形式,假说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方法。
“猜想与假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的说明。
对于科学探究性学习来说,猜想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
小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类似于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常用于科学家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它们有共同之处,但毕竟小学生的猜想不是科学假说,小学生的猜想与假设的对象是“人类已知,学生自己未知的”。
《科学课程标准》中猜想与假设——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
节,是指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后形成的一种假设结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出学生原来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
学生进行猜想与假设活动的基础就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想与假设活动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要研究的问题经过思维的冲突与再加工活动。
(二)猜想与假设的特征
1、猜想与假设的猜测性。
假设之所以称为假设,就是因为它是一种“毛坯”,是具有一定猜测性的理论“预制品”,学生在未证实之前只能说是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推断、猜测。
猜想与假设只有通过实践检验和证明,才能成为学生的科学知识。
2、猜想与假设具有科学性。
猜想与假设虽然是一种想象或猜测,但它的提出不但要以实验材料与经验事实为基础,而且要以学生已有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
所以猜想与假设不是无根据的猜测和幻想,不是主观臆造。
猜想与假设一旦失去事实基础和科学依据,又未经受一定的实践或检验,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猜想与假设具有可变性。
猜想与假设是一种未被实践证实的东西,因而通过实践检验可能成为真理而发展成学生的科学知识,也可能成为谬误而被淘汰,也有可能被证实具有某种不完整性而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猜想与假设。
有时也通过相反的猜想与假设之间对峙和争论,形成一种变动更迭、新旧交替的局面,使猜想与假设得以发展。
二、猜想与假设在科学学习中的作用。
猜想与假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中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l、猜想与假设活动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提出具体的分目标:“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能根据假想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
”从课标的要求来看,猜想的结果同时是制定计划的前提根据,是学生确定研究方向、选择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的基础。
一个自然现象,在其未被揭示出科学本质之前,人们对它的认识是很不完整的,甚至是片面的,只能借助于猜想与假设的形式进行研究与探索。
当某一猜想与假设被大量事实所证实时,它就发展成一种科学知识。
因此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性学习中的方法与桥梁。
2、猜想与假设对科学观察和实验具有先导作用。
猜想与假设在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猜测性。
但不是盲目的无目的的猜测,而是科学的预测,有计划的研究。
有了猜想与假设便有了有计划有目的实验和观察。
因此猜想与假设对科学观察和实验具有先导作用。
三、“猜想与假设”的教学实施
现在很多老师都重视在探究之前让学生对结果进行猜想,这是一个好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探究之前学生热热闹闹的假设,假设之后我行我素的动手做。
假设成为虚设的“布景”,点缀着新课程下科学课的课堂。
如何让学生作好假设,切实提高学生的假设能力,让假设真正成为科学观察和实验先导?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真诚维护假设的存在。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因此,我们要以赞赏的、鼓励的眼光去看待孩子们“搞科学”的幼稚行动,要“见微而知著”,从幼稚的举动中看到伟大的科学真理的萌芽。
假设没有好坏之分,尤其是在被验证之前。
不管学生提出什么样的假设,都证明他在积极参与,认真思考。
在这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假设有足
够的耐心和信心,不能粗暴地干预学生的假设,应当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更加求实的精神,并渴望通过实验寻求答案。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提出的假设符合事实时,教师马上点头同意,并且迅速把假设写在黑板上,而这条假设错误时,教师往往会紧锁眉头,不发表意见,让这位学生坐下。
当一些学生提出的假设达到教师预期中的内容后,就会马上中止这一环节的教学,进入到实验设计和验证阶段。
长此以往,我们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印象,凡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假设都是正确的,就是结论。
试想,有了这样想法的学生还会有探究的欲望吗?在探究中,还会有失败的经历吗?要知道,在真正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是没有老师这样一个评判角色的。
所以我们要让学生相信自己,敢想,善于想。
教师则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假设,可以把孩子们的意见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去证明它们的对、错。
证明错误,也是一个结论。
(二)引导呈现假设的依据。
《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一书认为:“当提出一个问题以后,让孩子们预测其结果可能是怎样的,这是极具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
在动手做之前先‘想一想’,要调动起他们的知识经验,借助于判断和推理,这时他们的脑子里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解释模型,给他们机会去表达,去解释,不管预测意见本身的对错,只要他们动脑筋去想了,有机会说了就是有意义的,对他们的思维的发展就会有促进。
”可见建立假设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我们必须让学生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
为自己的假设呈现依据是暴露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
例如一位科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进行猜想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开始猜想:生A: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
生B:角度越大,摆动的速度越快;
生C:钩码(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快。
……
师:那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为什么做这样的猜想?
生A:这里,如果摆线越长,摆的路线越长,用的时间就越长,来回摆的时间多一些,所以我认为摆线越长,摆动的速度越慢;
生B:日常生活中,角度越大,坡度就越陡,冲下来就会快一些,那么我认为摆的角度越大,摆动的速度就可能越快;
生C:日常生活中,越是重的东西下落的越快;
生D:我反驳,科学家已经证明了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重量没有关系。
所以我认为“钩码(摆锤)越重,摆动的速度越快”这一猜想不对。
学生进行猜测后,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或猜测的理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又使学生交流了提出假设的思维方法,相互之间受到启发,并使学生明白提出的假设不是凭空乱猜的,有理有据的假设才有说服力。
(三)反思掌握假设的规律。
我们在教学中很容易出现为假说而假说的教学问题。
凡上课必先问孩子们“看到……,我们能提出什么假说?”对于每一个观察活动,都要孩子们说出或写下猜想的结果,再与观察、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看看猜对了没有。
而且在观察结束后,对与原猜想不同的观察实验结果也不进行讨论和反思,这样的教学就失去了假说的意义。
在科学课里,假设作为一种训练和后面的验证紧密联系在一起。
而作为训练,不能光满足于某个假设正确与否。
而应该让学生经历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过程来探索、掌握如何尽可能使假设正确的规律。
例如《摆的研究》中开始学生认为三种因素(摆长、摆重、摆角)都会影响摆的快慢,可是最后通过动手实验,分析数据发现:只有改变摆长,才能改变摆的快慢,而改变摆角和摆重都没有关系。
在探究结束时,问学生:“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想法呢?”这就是教师特意营造的一个反思过程,让学生发现假设与事实之间的距离。
于是在不同的班级就有了不同的感悟:“有时候我们的猜测是错误的。
”“我们的经验往往会给
我们造成假象!”“没有假设我们就不知道怎么去研究。
所以作出合理的假设很重要。
”……
再例如,我在上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的《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开始学生猜测阳光下的种子比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一周后,学生实验发现黑暗中的种子发芽还快些,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原来为什么猜测阳光下的种子发芽快?我们的猜测怎么错了?是什么原因又使黑暗下的种子发芽快了?
生A:阳光下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发芽应该快。
生B:种子发芽前没有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所以阳光对种子发芽没影响。
生C:可能种子发芽不能太热,太阳下温度太高了吧。
生D:种子发芽时的营养应该来自于种子子叶部分吧。
原来我们做过实验,子叶缺少,会影响蚕豆种子发芽!
生B:阳光下水分蒸发得快些,一定是水分不足造成它发芽慢些。
……
在科学课上,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假设——验证——反思”的过程,随着他们知识的不断积累,经验的不断丰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假设能力就会日趋科学性。
(四)注意“猜想与假设”教学的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有不同的提出“猜想与假设”的教学目标,“猜想与假设”的认知难度要符合维果斯基提出的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既不是达不到“最近发展区”,如果达不到会缺乏智力上的挑战;也不能超越“最近发展区”,那样会打击孩子们的自信心。
国外的一些科学课程标准注重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按照不同
的年龄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对猜想与假设也有不同的标准要求,例如英国的科学课程标准将学生的科学探究分为四个层次,对学生的猜想与假设也有不同的要求标准:第一阶段(幼儿园到小学低年级阶段)提出“在决定做什么之前先想一想可能会发生什么?”;第二阶段(小
学中年级阶段)提出“当提出做什么的时候想想可能会发生什么,要收集什么样的证据,需要用什么设备和材料”;第三阶段(小学高年级到初中分阶段):“在恰当的地方,进行准备工作,并做出预言”。
我国小学各年级段应达到的教学标准
另外,像提出科学问题一样,不是每一个活动都要有提出问题→给出假说等步骤,过分机械不变的程序化教学本身就不符合科学创新精神,不利于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科学学习的核心在于探究。
探究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切不可越俎代庖,而应适当的“隐藏”自已的知识,和学生一道站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参与他们的探究。
科学探究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它起始于学生的科学假设,而假设又植根于学生生活的沃土。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己去建立、反驳、修正、验证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