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误区
人教版《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同课异构教学设计(第三届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教案和教学实录评比活动)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节同课异构教学设计――利用学-建-验证教学模式建构数学模型提高建模能力
萍乡中学苏琳
请学生算出一个细菌产生的后代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并填写教材中的表格,然后画出细菌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引导学生讨论,同数学公式相比,曲线图表示的模型有什么局
总结:从具体的生物现象与规律建立抽象的数学模型,又用抽象的数学模型来解释具体的生物学现象与规律,这是学习本节的要旨。
利用了学-建-验证教学模式,构建数学模型,方程式或者曲线座标图,将数学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
用数学形式表达解释生物学内容,。
《种群的数量变动》 说课稿
《种群的数量变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种群的数量变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种群的数量变动》是高中生物必修 3《稳态与环境》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种群的特征,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本节课主要探讨了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包括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为后续学习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知识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对于抽象的数学模型和曲线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直观的示例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含义。
(2)阐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能力目标(1)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自然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2)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2、教学难点(1)“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的构建和分析。
(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讲授法:讲解种群数量变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直观演示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表、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高中生物_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与规律,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与生物种群数量产生的影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要旨最后展示美好愿景图片启示学生学生能够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积极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尝试解决或避免生活中的问题,主动向他人宣传生命观念和知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
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探究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这样的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较有能力能够把握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用为他们讲解太多。
对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几种形势则较易于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才有利于这节课的进行。
效果分析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现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提高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本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将学生学习的评价融入到各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注重评价方式多元化和科学化,使学生增强自尊,树立信心,掌握更多的发展本领。
大部分学生能自主学习、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学习。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逐渐使学生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如能够基于构建数学模型的方法,探讨、阐释生命现象及规律,从而树立学生的生命观念。
2.通过设置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逐渐具备从实践的层面解决或探讨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3.通过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生物学知识主动宣传引导,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打下认识和实践的基础。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1本节内容上完后,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能够实现目标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1、高一时,学生在数学中以及学习过指数函数,所以对于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理解不是很难。
2、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和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所以,生物学习应该尽可能多的联系现实生活。
但本节课也有几个地方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注意。
1、对于公式Nt=N0λt的具体应用,必须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应用自如。
2、对于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可以先指出有哪些意义,然后让学生具体举例。
这需要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给学生做好铺垫,并适当引导。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2本节课的教学以“群落的结构”这一内容为主线,在教材提供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教学,在上课阶段,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有思考的机会,然后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归纳得出结论。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丰富科学探究的情感体验,获得有关群落结构的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3在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规定了“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该条内容标准有两层涵义:其一,“尝试建立数学模型”属模仿性技能目标,旨在通过原形示范(细菌的数量增长)和具体指导,学生能完成建立数学模型;其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属理解水平的知识目标,旨在把握数学模型(抽象)与种群的数量变动(具体)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以上面两个指导思想为标准,我完成了校级公开课《种群数量的变化》一课的教学。
这也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
开始备课时,我除了研究教参和课本外,还查阅资料,选择案例,参考其它课题组的教学设计,进行重组和再设计。
这个过程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先做加法后做减法的过程,一直减到最简,保留真正有效的部分,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反复修改,反复斟酌语言的表达。
《第4章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观点和基本规律。
2. 掌握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3. 学会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种群数量波动和增长的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和分析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种群数量变化的模型分析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和相关图表。
2. 准备实验或模拟活动的材料和设备。
3. 准备案例或实际问题,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4.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起首,我会介绍种群的基本观点以及种群密度等基本观点,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种群数量的变化。
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实验观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材料包括标志重捕法所需的各种数据表格、鼠妇等小型动物或植物。
学生需要记录每次捕捉的数量、时间和地点等信息,以便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3. 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包括J型曲线、S型曲线、指数增长率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等。
通过讲解,学生可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因素,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4. 小组讨论: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认识,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讨论的主题是“如何控制种群数量变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方法,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5. 教室小结:最后,我将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种群数量变化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二节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节课的内容可以大致地划分为四个小环节的学习。
1、学习构建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构建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3、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4、探究活动-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而我本节课着重是探讨前面的三个问题,主要解决学生对于种群数量的变化模型的构建方法,以及自然界中出现的种群数量增长模型的理解。
对于高中生而言,由于数学知识还不够健全,所以建立数学模型,以及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有较大难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函数知识,通过分析问题一探究数学规律一解决实际问题一建构数学模型的方法,让学生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转化过程。
在此过程中,我能较好的应用数字化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和一些数据的展示,一些曲线的构建来调动学生的理性思维,增强了学生对于种群增长数量的感性认识,所以从本节课的教学上,个人认为教学设计是符合新课程的理念,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一环套一环,层层深入,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带入到教学当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从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目标来说,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了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增长模型,会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掌握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应用
个人觉得不足之处就是本节课的跨学科思维非常显著,而个人还未能更好的利用数学知识来增加学生的认识,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来达到学习的融会贯通。
应该在练习中渗透数学模型的建构,既体现了学科交叉的思想,又能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构建数学模型的四个步骤,而不是机械地死记硬背。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中几个细节的处理与思考
… … … … … … … … … … … … … … … … … …
龚 雷雨 ( 1 2 — 7 2 )
听 课 中关 注 学 生 状 态 , 提 高 教 师 的 听 课 评 课能 力
… … ・ … … … … … … … … … … … … … … … ・ .
1 引言 简约 。 温 故知 新
笔者这样设计引言 : 通过上节课 的学 习, 大家知 道了种群数量 的增长与种群的诸多特征密切相关 。 图 l 是种群相关特征的内在关系图。
图 1 种 群相 关特 征 的 内在 关 系示 意 图
教师注意强调 : “ ① 种群不是个体 的简单累加 , 而是个体 的有机组合 , 从而表现出个体不具备 的诸多
的增 长 后 , 数 量 趋 于 稳 定 的增 长 曲线 , 称 为“ S ” 型 曲 线; 在这个图中 , 大草履虫种群数量达到的最大值为
7 2 —
之后 , 提 出: 在上面的问题探讨活动 中, 大家不知不觉 已经在尝试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了, 那就是建立数
学模型! 那么, 什么是数学模型呢? 简言之 , 数学模型 是 用来 描述 一个 系统 或 它的性 质 的数学 形式 。 数 学建 模 又有 哪 些 环 节 呢 ?一 般 来说 , 有 四个 环 节 : 提 出 问
就 是 我 们 的教 育究 竟 应该 为一 个 怎样 的社 会 培 养 怎 样 的人 , 而 方法 更 多的是 一些 将 理想 和信 念 化 为实 际
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 又符合课标“ 联系生产生活 实际” 的理念 。 也 可增 加 近两年 频 繁见诸 报 端 的“ 亚洲 鲤鱼” 新闻 : 美 国人 将 以青 草鲢 鳙 四大 家 鱼 为 主 的 8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 专题05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易错点、误区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05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易错点、误区【思维误区】误区1认为种群数量=种群密度辨析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和单位体积内的种群数量,是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部分同学在使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往往忽略除以面积或者除以体积。
误区2认为样方法测定的种群密度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辨析样方法测得的种群密度只能反映取样当时的种群数量特征不能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年龄组成可以预测未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误区3认为样方法只能测定的植物的种群密度辨析样方法可以测定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的种群密度,例如跳楠、蚜虫、昆虫的卵、固着在岩石的贝类等。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其种群密度的测得采用标志重捕法。
误区4认为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可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辨析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分别通过影响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而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可以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误区5认为增长率就是增长速率辨析增长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增加的个体数,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100%=增长率,即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增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即曲线斜率),其计算公式为:(这一次总数-上一次总数)/时间。
【易错点】易错点1K值是固定不变的辨析K值不是是固定不变的,受气候、食物、天敌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天敌大规模迁入,食物骤减,气候变差都将导致K值下降,反之,K值上升。
易错点2K值是种群的最大数量辨析K值是种群所能维持的最大数量,种群的数量围绕K值波动,种群的数量有时高于K值,有时低于K值,因此从数值上讲种群的最大数量往往高于K值。
易错点3λ与增长率的混淆辨析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N 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
λ>1时,种群密度增大;λ=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λ<1时,种群密度减小。
高中生物_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思路:首先以黔金丝猴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内容——种群的数量变化。
学生观看探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视频后,通过已知的一些条件,小组合作,完成在实验室条件下和理想条件下培养得到的酵母菌数量变化曲线图,完成学案第1题。
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小组代表来展示探究成果。
加强对酵母菌数量增长情况的认识。
总结数学模型构建的探讨活动,让学生对这种方法的使用更加有条理。
提出现实环境不能无限制,质疑之前结果的正确性,并且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理解。
进而引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
学生按照推导酵母菌数量增长公式和曲线的方法,自主推导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及其公式。
小结“J”曲线的成立条件,特点及现实实例等。
通过两个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生物并不是都生长在环境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的,而是存在环境阻力的。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上的材料案例,学习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的相关特性,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巩固对“S”型曲线各种特征的理解,知道它在现实中的应用。
小结“S”曲线的成立条件,特点及现实实例等。
通过画图等,分析“J”曲线与“S”曲线的异同,让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两个曲线的分析。
展示继续培养酵母菌到第7天,第8天的数量变化曲线图,说明种群数量存在着波动和下降。
然后通过展示黔金丝猴的相关资料,提出拯救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措施。
最后通过得分在前四名的小组,做题巩固所学知识,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结束本节课。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阐述种群数量变化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讨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确认识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引言: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常常会涉及到种群数量变化的问题。
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态环境的改变、食物供应的变化、天敌的存在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对种群数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通过对种群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一、生态环境的改变对种群数量的影响生态环境是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种群的生长和繁衍。
例如,生态环境的污染、自然灾害的发生、人类活动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或增加。
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态环境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机制。
二、食物供应的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影响食物供应是维持种群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食物供应发生变化时,会直接影响到种群的数量和生长状况。
例如,食物的丰富或匮乏会直接影响到种群的繁殖能力和存活率。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模拟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食物供应变化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天敌的存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天敌是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种群存在天敌时,天敌的存在会对种群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天敌的捕食行为会导致种群数量的下降,从而影响到种群的生态平衡和稳定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天敌的生态角色和对种群数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结论:种群数量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的改变、食物供应的变化和天敌的存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总的来说,本节课的进行还是比较流畅和紧凑的,能够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趣味性稍微有些欠缺,在后面的讲解中大多都是以讲解形式进行,对知识的挖掘还不够,稍微有点浅显了。
具体有一下优缺点。
优点:1.本课讲解时思路清晰,意图明确,重点突出。
课程进行时前后的联系比较紧密,主要是以例子的变化联系起来的,很有整体连贯性,比较能吸引学生目光。
3.学生活动方面采用探究式教学,与能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互动。
缺点:1.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过渡不够自然,欠缺润色,语言能力不强。
讲解显得有些单调平淡,课堂气氛带动不是很好。
3.由于提问技巧掌握不够,在提问时不能够达到想得到的引导作用,需要多加揣摩。
4.语速稍微有点快,而且声音稍有些含糊。
5.内容稍多,学生活动在真实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很好,效果也不能达到。
因此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为两节课来讲。
反思二: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优点:1、本节课创设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活生生的生命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机,并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与假设。
2、教师努力营造了愉悦、宽松、合作的课堂氛围,以问题为导引,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简单问题分析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尽管深入不够,但让学生开始有所感知自己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培养那些能力就已达到基本目的。
缺点:探索的深度、力度还不够。
由于时间限制,学生的练习还不够,应用能力很难在一节课落实,课后还得继续训练,才得以巩固。
反思三: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反思本节课着重是讨论前两个内容。
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模块科学方法教育的侧重点,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我是从一种细菌的繁殖问题出发,和学生一起探讨种群数量的变化特点,启发学生用数学方法表达,归纳出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并很自然地从一种细菌推广到其他生物的数量增长的方法。
高中生物_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一、生物学素养运用数学模型表征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分析和解释影响这一变化规律的因素,并运用于相关实践活动中(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社会责任)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一、方法(数学模型构建)二、种群增长模型观察对象“J”型:Nt=N0×λt 理想提出假设“S”型:K值(环境容纳量)有限数学表达三、波动、下降检验修正四、意义《种群的数量变化》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是以构建数学模型为主,因此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功底。
本册为高中必修3第4章的内容,作为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对于这种数学模型构建来说还是有可能的,最多需要一些小小的提示。
因此,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活动,而不必为他们讲解太多。
学生对于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理解。
同时,也需要学生对上一节课的知识掌握比较充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种群的数量变化》效果分析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直观。
从课堂学生的反应来看,学生发言积极。
能够正常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学生作业反映的情况来看,对于理科强的同学更适宜,教学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但由于首次在多媒体录播室上课,学生有些拘谨,探究活动有些不热烈,配合不是很默契,今后会想办法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充分的展示的机会而创造条件,提高课堂效率,将教学落到实处。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2节的内容,学生已有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作为铺垫,在整个模块中,本节课是能力要求很高的一节课。
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在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发生各种变化。
本节课通过实例来说明如何建构种群增长模型。
详细讨论了种群增长的两种方式,在理想环境中,种群增长呈“J”型曲线;在环境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
高中生物 种群的数量特征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设计模拟实验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展示的小组数量少,且小组之间的评价较少。
可以由其他小组来评价,样方的取样大小、数量和位置,评判优缺点。
2、在课前预习反馈部分,因为课前学生是线上提交材料,所以学生手中没有纸质资料,不利于分享。
改进措施:可以学生线上提交,教师截图保存,将其加入课件中,再由学生分享不同的调查方法。
3、课后实验调查部分,完全是教师评价学生的调查结果,可以设计评分标准表,由小组之间先进行互评打分,再由教师总结,最后评选名次。
这样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4、信息小组的操作过程,因为技术原因无法展示给常规小组观看学习。
改进措施:可以制作成微视频,给下一届学生展示。
《种群数量变化》评课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评析大连市一0八中学孟春环看过乔老师的课,既感到课堂设计的科学、严谨,又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很受启发,现就自己的认识进行一下简单的评述。
一、课堂导入新颖、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新闻入手,引用学生喜欢的大熊猫等作为新闻的素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自然过度并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种群的数量变化》,使学生很快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启发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开课到结束,乔老师始终在呈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创设机会和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
比如种群的数量计算公式的得出,就是学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逐步进行的。
从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和统计分析,数学表达等,基本都是老师指导、学生逐步思考、讨论、得出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灵活而有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课堂上多次让学生讨论,这不是走形式的讨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真正的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充分体现了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从而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课堂生活的乐趣。
三、教师专业素养高,教学基本功扎实乔老师的课堂上,能很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况灵活调节课堂节奏,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结构,随时掌握学生的接受能力,作以调整。
比如划细菌增长曲线时,由于学生的疑问,老师补充了细菌的第一代从哪算起,明确了计算公式的各字母含义。
乔老师的教学素养高还体现在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并且运用得适时、适度,且操作规范熟练。
教师的语言表达规范、精炼、简明生动;板书设计合理,字体清楚规范。
教师课堂上热情、真诚、民主,都很好体现了良好的教师专业素养。
四、教学结果有效达成课堂上不仅气氛活跃,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在学法上有一定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数量变化学习中的几个误区分析
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在生物群落的演替、种群变化的预测以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是生物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常出现以下误区,现分析
如下:
误区一把种群“J”型增长公式中的“λ”当成种群增长率
误区分析:由种群“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变化公式:N t=N0λt=N t-1λ推导出λ=N t/N t -1,由于“λ”在“J”型曲线中是一定值,进而认为“λ”就是种群增长率。
错因在于对“增长率”理解不够。
正确理解:所谓增长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结束时种群数量相对于初始种群数量的增加部分占初始数量的比例。
公式可表示为:种群增长率=(N t-N t-1)/ N t=N t/ N t-1-1=λ-1 公式变形可得,“λ=1+种群增长率”,由于“J”型增长曲线中种群增长率不变,故λ不变。
显然,λ为某时段结束时种群数量为初始数量的倍数,而非增长率。
误区二把种群增长率等同于种群增长速率
误区分析: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都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改变造成的,前者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部分占初始数的比例,后者则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改变数。
由于考生只关注造成两率的改变部分(即种群数量增加值),忽视参考依据的不同(前者为初始时间种群数量,后者为造成种群数量发生变化的时间)而导致错误。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速度,即种群增长速率,是种群数量在单位时间内的增加值,若
用V表示增长速度,t为统计种群数量变化的时间,N t-N t-1为t
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值,公式可表示为:V=(N t-N t-1)/t
种群增长速度不反映种群的起始数量,只与造成种群数量增
加的时间和种群数量增加值的大小有关。
根据种群增长率的公式
可知:种群增长率与种群的起始数量呈反相关,与增加值呈正相
关。
即种群数量增加值不变时,种群起始数量越大种群增长率越
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大;若统计时间相同,对一个种群而言,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度呈正相关,与初始数量的大小呈反相关,
若增长速度不变,种群初始数量越大增长率越小,反之,种群增长率越小。
由于种群初始数量的大小不同,增长速度快的增长率不一定大,增长速度小的增长率也不一定小,即不能把种群增长率与种群增长速率等同起来。
误区三把过种群增长曲线一点切线的斜率视作增长率
误区分析:由于讲“J”型曲线时,又特别强调了种群数量的增长率,由于缺乏对曲线的细致分析,导致误区形成。
正确理解:如图1所示,过A点作A点的切线AB,并过A、B两点的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由图可知,BC为种群数量增加值,AC为群数量增加所用时间,因此过A点切线的斜率(BC/AC)应该是种群在该时间段内的增长速度,而不是种群增长率,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增长率应该是BC/OD。
误区四认为种群“S”型增长曲线中的K/2时的增长率是种群的最大增长率
误区分析:如图2所示,曲线中K/2点的斜率是最大的,因将该点切线的斜率当成增长率而出错。
正确理解:K/2时,不是增长率最大,而是增长速度最快。
误区五把增长率或增长速度最大视作种群数量最大
正确理解:种群增长率或增长速度最大时,种群数量增加较快,并未有达到种群数量的最大值。
实际上,当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时,种群增长率或增长速率变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