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认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认识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

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该使用怎样的课堂教学语言,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绚丽多彩,进而热爱语文,达到”不需教”之最高境界。

1、要双向互动,对话交流。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使学生在每堂课内学有所得,教师绝对不能演独角戏,一说到底,而要留一定的时间给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让他们去咀嚼,去消化。

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民主、启发”为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乃至解决问题,日积月累,那么学生除了有效地学得语文知识外,还潜移默化地掌握了似乎更重要的一种知识,即独立思考的学习方法和创造性思维。

反之,如果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一直灌以”权威式注入”,那么长此以往学生除了学得教条的语文知识外,还耳濡目染形成了”奴化”的片面接受思维方式。

2、要简洁明了,准确表达。

也许粗一看,这一点似乎很容易做到。

实际不然,只要稍微注意
一下就不难发现,有些老师在上课时叙述混乱,语脉不畅;说明不准确,层次不清,越想表达得清楚却越是表达不清。

比如,有一老师力图使用启发式教学法,故多用提问语,但是事先却没有经过仔细地安排,于是提出的问题难易不当,数量失控,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之类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选择性问句,因为太容易,学生根本不用思考。

有人调查过一些教师使用提问语的情况,发现一教师一节课竟提了多达107个问题,毫无意义的提问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但结果确是学生晕头转向,学无所获。

人们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做到上课时语言的简明精练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它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能够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需要对所说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地推敲,但是这一点,却又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从课堂教学的效率来说,教师语言的简明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有限的40分钟里只有用简明的语句扩大课堂的信息量,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从学生本身的注意力特点来说,简洁的语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通常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总是很短,而且容易被无意注意所左右。

教师的语言如果用许多的修饰语,冗长的句式,我怀疑这些句子中的重点、关键意思早就被抛掷脑后了,也就难怪课堂的效率不高了。

而简明的语言排除了注意对象以外的干扰,给出即时环境的主词,学生一听就明白了,何乐而不为呢?
3、要生动形象,引人入胜。

倘若教师能用形象性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能够刻画出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指向教师”口”下的物象而不”旁听别望”。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时学生的有意识记成份也就大大增强了,这样,他们就肯去花时间,乐意去钻研了。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你上课讲的内容自然也能被学生理解、掌握了。

反之,如果教师本身语言贫乏,反过来复过去总是那么几句话,枯燥乏味,那么,学生只能是昏昏欲睡,哪里还有多少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之所以教学效果显著,是因为他的教学语言十分形象生动,善于抓住学生思想的脉搏。

4、要抑扬顿挫,充满激情。

每个人都一样,当讲到精彩的地方总免不了要声高八度,期望能以此来调动听众的积极性,这无可厚非。

然而上课并不是简单的听与被听的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你讲得兴致高昂,语调”上”了却一直不”下”,时间一长,学生只觉得满耳都是噪音,很容易疲劳,根本无心听课了。

相反,教师如果能够控制好自己的语调,使之抑扬顿挫,时而高昂,时而低沉,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听,当然就不会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了。

都说做小学老师久了,平时说话也会有小孩子的味道了。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要仔细推敲推敲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讲解课文,因为你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

小孩子有着自己的思维模式,或者说他们的思维模式还不完善,因此,成人化的语言成人化的说话方式他们有时候是不能理解的。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根据学
生的特点,在讲课当中用学生能理解的语气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还要调整语速。

很显然,这一点要求也正因为我们是一位小学语文老师。

过慢的语速会使课堂效率降低,但是过快的语速却并不能提高课堂效率,反而造成学生跟不上教师的速度,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并不要求记笔记,但是小学生的语言结构不完善,语速加快,他们听起来就费力,不愿意去听,当然就听不进了。

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中的语速效果才会最理想。

其实教师有的时候也像是一个演员,只有演员入戏了,才能使观众被戏所吸引,不自觉地跟着演员投入自己的感情。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才能感染学生。

这种真情实感除了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加以体现外,更主要的途径当然还是靠教师的嘴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生自身就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

优秀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满面春风的语态,带有浓郁情味的话语,饱含激情的语气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一种情感共鸣的语境,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从而转化为良好的学习动机,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