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导学案《5.6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追赶小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主备人:执教人:审核人:授课时间:
课题
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学习
目标
1、能借助“线段图”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熟悉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从文字语言到符号
语言的转换.
2、经历画“线段图”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画
答:队伍长为400米.




1、小兵每秒跑6米,小明每秒跑7米,小兵先跑4秒,小明几秒钟追上小兵?
分析:先画线段图:
写解题过程:
2、甲骑摩托车,乙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15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相遇,已知甲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乙每小时行驶的路程的3倍少6千米,求乙骑自行车的速度.
3、小华和小玲同时从相距700米的两地相对走来,小华每分钟走60米,小玲每分钟走80米.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分析:先画线段图:
假设x分钟后两人相遇,此时小华走了米,小玲走了米,两人一共走了米.找出当小华和小玲相遇时的等量关系:
+=
写解题过程:
4、一个自行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千米/小时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千米后掉转车头,仍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
“线段图”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
有效模型,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能
力.
重点
进一步熟练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方法步骤,学会用图示法分析数量较为复杂的应用题.
难点
寻找行程问题中中的等量关系.
学习过程
二次备课
导学过程
自助探究(一)
1.追及问题:
找出等量关系:小明所用时间=5+爸爸所用时间;
小明走过的路程=爸爸走过的路程.
写出解题过程:
作出小结:
例2:甲、乙两站间的路程为45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驶65千米,一列慢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驶85千米.设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则快车几小时后追上慢车?
分析:起点不同的追及问题,
画出线段图:
例1:小明早晨要在7:20以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钟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历史作业,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分析:
出发时间不同的追及问题,
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
总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反思
②返回队尾——相遇问题.
找出等量关系:追及问题:队尾追排头;相遇问题:排头回队尾.
写出解题过程:
解:7.5分钟=0.125小时.
设王明追上排头用了x小时,则返回用了(0.125-x)小时,
据题意得10x-6x=10(0.125-x)+6(0.125-x).
解,得x=0.1.
此时,10×0.1-6×0.1 =0.4(千米)=400(米).
写出解题过程:
作出小结:
3.相遇和追及的综合问题:
将前两类题综合起来,形成一道综合题目.
例4:七年级一班列队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去甲地.王明从队尾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赶到队伍的排头后又以同样的速度返回排尾,一共用了7.5分钟,求队伍的长.
分析:一列队伍,一个人从队尾追到排头,接着返回队尾的题目.
分解:①追上排头——追及问题;
找出等量关系:快车所用时间=慢车所用时间;
快车行驶路程=慢车行驶路程+相距路程.
写出解题过程:
作出小结:
2.相遇问题:
例3:甲、乙两人相距280,相向而行,甲从A地每秒走8米,乙从B地每秒走6米,那么甲出发几秒与乙相遇?
分析:相遇问题,
画出线段图:
找出等量关系:甲所用时间=乙所用时间;
甲路程+乙路程=甲乙相距路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