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5.4.2细菌教学(2024版新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解析: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 快;通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菌的遗传物质和原来的细菌是相同 的;荚膜起保护作用,与细菌的生殖无关。
教材习题
3.细菌分布广泛与它们的哪些特点有关? 答案:细菌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分裂生殖有关;二是与
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在环境干燥、温度较低时,细 菌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四处飘散,当芽孢落 在适宜环境中,又能萌发为细菌,细菌不但繁殖快,而且不少 细菌又能适应不良环境,因此广泛分布在生物圈中。
第二节 细菌
学习目标
1. 描述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2. 说出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认同细菌的发现过程中理性的怀疑和技 术的进步起到的重要作用。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 布》,哪里有细菌呀?同学们现在已经知道 细菌分布非常广泛,它几乎可以适应地球上 的任何环境,所以在空气中、地底下、水中、 动植物体内都有细菌的踪迹。这节课我们就 来学习细菌。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B.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解析:荚膜与细菌生殖没有直接的关系,A叙述错误;需要用显微镜才可以观 察到细菌的结构,B叙述错误;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在环境适宜的时候, 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生殖速度很快,C叙述正确;细菌适应性很 强,但是在不同环境中的生殖方式都是分裂生殖,D叙述错误。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如图为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此实验的结论是( D )
A.细菌繁殖需要漫长的时间 B.细菌由营养丰富的肉汤产生 C.细菌由肉汤中原有的细菌产生 D.使肉汤腐败的细菌来自空气
解析:巴斯德将肉汤装进一个烧瓶里,并在火上将瓶颈拉成弯曲的长颈,再加 热煮沸,杀灭其中的细菌,空气中的细菌被弯曲的瓶颈阻挡而不能进入肉汤, 所以一年后瓶中的肉汤仍没有腐败。将瓶颈打断后,肉汤很快腐败。巴斯德的 实验证明了使肉汤腐败的细菌不是从肉汤中自然产生的,而是来自空气。
教材习题
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细胞壁,有荚膜。
()
(2)用放大镜可以观察细菌的结构。(
)
教材习题
答案:(1)× 解析:细菌与植物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细 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和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不 是所有的细菌都有荚膜。
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细菌的结构
(单细胞)
有些细菌有荚膜、鞭毛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叶绿体
新课讲解
细菌的营养方式
细菌的营养方式是自养和异养。 一些细菌只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碳源,通过光合作用从光 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光合自养生物。那些依靠氧化化合物中获 取能量的,称为化能自养生物。另外一些细菌依靠有机物形式 的碳作为碳源,称为异养生物。
新课讲解
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杆状
细菌形态
螺旋状
球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课讲解
葡 萄 球 菌 链 球 菌
炭 疽 杆 菌
大 肠 杆 菌 迂 回 螺 菌


螺旋菌


新课讲解
细菌的结构
DNA
鞭毛
细胞质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新课讲解
植物细胞
细胞壁 细胞膜
叶绿体 细胞核 液泡 细胞质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动物细胞
新课讲解
教材习题
4.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会把口腔或鼻腔内的液滴喷出2米以外。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如果在感冒时对着别人咳嗽、 打喷嚏,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危害?
教材习题
答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鼻腔黏膜上的黏 液会将空气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粘住,口腔黏液内也会残留 有细菌等微小生物。当人们咳嗽或打喷嚏时,气流会把口腔 和鼻腔中的黏液带出很远,黏液中的水分很快蒸发,细菌等微 小生物随着气流四处散布。如果这些细菌或其他微小生物有 可能引起疾病,就会威胁到其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每个 人在咳嗽或打喷嚏时,都要使用手帕或纸巾阻挡液滴扩散,而 且避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关于大多数细菌,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C )
A.有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B.没有叶绿体,自己制造有机物 C.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D.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
解析: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3.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原因 (1)细菌个体微小,极易被各种媒介携带。 (2)细菌进行分裂生殖,繁殖的速度非常快,在短时
间内就可以产生大量的个体。 (3)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形成芽孢,对不良环
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芽孢小而轻,可以随风飘散,落在 适宜的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细菌的 广泛分布。
新课讲解
一、细菌的发现
列文虎克发现细菌 发现过程: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 制作了能放大200~300倍的显微镜,他在 用显微镜观察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的牙 垢时,发现了许多呈杆状,螺旋状或球状 的小生物,他把发现的小生物绘制成图, 寄给英国的皇家学会,发表在学会的会刊 上,从此世人知道了细菌的存在。 但直到19世纪中叶,人们仍不知道细菌是 从哪里来的。当时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认为 细菌是自然发生的。
(2)× 解析: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显微 镜或电镜才能观察到细菌的结构。
教材习题
2. 下列关于细菌生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B.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有直接的关系 C.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 D.细菌适应性很强,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生殖方式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 第一位发现细菌的科学家是 ( A ) A.列文虎克 B.巴斯德 C.达尔文 D.科赫
当堂小练
2.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证实了肉汤腐败的原因是 ( B ) A.肉汤内有细菌 B.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C.鹅颈瓶没有防腐能力 D.时间长了自然会腐败
当堂小练
3. 细菌的个体微小,要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必须借助于 ( D) A.放大镜 B.解剖针 C.低倍显微镜 D.高倍显微镜或电镜
新课讲解
(2)作用:芽孢壁厚,不易透水,对高温和干燥等恶劣环境抵 抗力强。是细菌抵抗不良环境形成的休眠体。
(3)芽孢不是细菌的生殖细胞: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 落到适宜的环境中,芽孢又可萌发成细菌。一个细菌只能形成一 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后只能形成一个细菌。这个过程中没有个 个体数目的增加,因此芽孢不是生殖细胞,细菌形成芽孢也不属 于它的生殖方式。
新课讲解
二、“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1.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新课讲解
2.巴斯德的其他贡献 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
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 3.细菌的发现过程对我们的启示
从细菌的发现过程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科学发展有巨大的推动 作用,正是显微镜的发明,才使世人认识了细菌。从巴斯德对细菌的 研究过程可以看出,理性的怀疑精神和正确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发现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的新发现从来都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建立在 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三 、细菌的生殖 1.分裂生殖 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这种生殖方式叫作分裂生殖。分裂完的细菌长大后又能进行分 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 见,细菌的繁殖速度相当快。 2.芽孢 (1)形成: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 厚,形成芽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