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统计图的选择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统计图的选择
一、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有所了解,在本章第三、四节课中,学生又学习了扇形统计图的概念,并学会制作了一些扇形统计图,因此,学生已具备了学习本节《统计图的选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觉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提高,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喜欢怀疑、争论、辩驳和提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已开始能从具体的事例中归纳问题的本质,通过分析、比较、类比等活动,抽象出概念、原理或解题方法。
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首先提供了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图的实际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出三幅统计图,以此来复习三种统计图,然后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对这三幅统计图进行思考,通过合作交流归纳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最后,在巩固练习的基础上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并在学生自我评价小结的的基础上结束。
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遵循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原则,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思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实例,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清晰、有效地描述数据;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统计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知识与技能)
2.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掌握
识统计图、画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统计活动过程,发展其统计观念。
(过程与方法)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分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
(情感与态度)
三、教学过程与分析
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铺垫复习,启导引入②探究体验,归纳特点③应用拓展,合作实践④小结归纳,强化目标⑤布置作业,巩固目标。
其具体内容与分析如下:
第一环节铺垫复习,启导引入
内容:
复习提问:(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除了扇形统计图外,我们还学习过哪些统计图?
通过(2)引入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统计图的选择
目的:
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思考。
目的在于让学生适当回忆前面学过的统计图,初步形成对比意识,顺利过渡到本节的核心:统计图的选择。
效果:
学生在前两节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及其制作方法,在小学时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自然很容易就解决了第一环节中的两个问题,收到了理想的复习效果。
当学生面临三种统计图的选择的问题时,陷入了思考,形成了认知冲突,学生带着问题而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教学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第二环节探究体验,归纳特点
内容:
提供情境问题:下面是某家报纸公布的反映世界人口情
况的数据:50年后世界人口情况的数据(如图)
(1)这个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
(2)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3)小明同学根据上面的数据制成了下面的统计图。
你们能告诉我小明的这几个统计图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屏幕显示动画:世界人口情况
数据图消失,显示三种不同的统计图)
(4)根据小明制作的统计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
化情况?(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
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
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地得到这个结论?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帮助学生明晰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目的: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思考选择统计图的条件,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读图能力。
让学生归纳总结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体验三种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下一个环节“应用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一环节的问题的解决是本节课的重点。
效果:
学生通过问题串的解答,通过对各种统计图特点的一个自然感知的过程,对选择统计图的决定因素有了全面的概括: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数据本身的特点、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的选择统计图。
学生通过对问题串的争论辨析,对统计图的特点的相互提示补充,学生在这种主动学习的状态中对各个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入清晰的认识。
第三环节应用拓展,合作实践
内容:
(1)请学习小组利用电脑制作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下列的数据,并思考能获得哪些信息。
(2)请各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结合学校的数据库资料、上网或根据当场收集的资料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设计出问题,然后小组派代表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请其他组的同学回答问题,选用适当的统计图,看哪个组的同学演示得精彩,哪个小组回答得精彩。
目的:
在这一环节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去收集数据、利用Excel快速制作统计图。
并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
使学生完整地经历“调查了解——搜集数据——整理数据——作出决策”的活动过程,深刻体会到统计可以为科学合理地判断决策问题提供有力依据。
效果:
学生基本都能选用适当的图表表示生活中的数据,提炼出各种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使学生感受统计等基础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从垃圾分类比例的扇形统计图中知道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少,得出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应尽量的少制造垃圾结论;从学生上网目的的统计图中,提出一些令人担忧深思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等等,这些都渗透数学教学的德育意义。
对于问题(1)学生有如下的想法:
生1:垃圾图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好,因为从数据中我们想知道的是用各种方法
能处理的垃圾量占垃圾总数的百分比。
生2:从垃圾的扇形统计图中我们知道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很少,所以我们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应尽量的少制造垃圾。
生3:几种小动物的孵化期统计图最好用条形统计图,因为我们想知道的是
各种小动物的孵化期,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以下为部分学生作品图表
对于问题(2),以某一组为例,第一组所关心的问题是在第27届、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前七名的国家的获奖情况。
他们与其它各组之间的对话如下:
学生 请大家看书218页表格,我如果想知道在第27届奥运会上各国获奖的百分比该选用什么统计图?
学生 选用扇形统计图。
学生 如果我想知道27届中国获得三种奖牌的数量呢?三种奖牌的比例呢?
学生 选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学生 那如果我想知道哪些国家第28届的金牌数上升了选用什么统计图呢?
学生 我认为最好选用折线统计图。
回收利用
4% 焚烧
73% 直接填埋 23%
学生如果我想表示出美国、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德国五个国家在在两届奥运会上获得金牌数目呢?
学生选用条形统计图。
学生你从我们制好的这个统计图中获得那些信息?
学生中国28届的金牌数比27届多,说明中国的体育在进步。
……
(以下为部分学生作品)
第四环节小结归纳强化目标
内容:
(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谈谈自己对统计图有什么新的认识?
(2)留一个问题待课后解决。
问题是:我们学校要建一个新的自行车停车棚,至少需要多大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要思考需要哪些数
据,这些数据你准备怎样收集?请大家下去后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
问题,并将你们这组的方案形成文字后全班进行交流。
目的:
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自己的收获与感想(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给
予鼓励),包括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怎样选择统计图、统计对于合理决策的作用、
调查时学到的课外知识及切身感受。
目的是让学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
效果:
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与实际收获:了解了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知道了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以及数据本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统计图;同学们利用Excel等软件画统计图,很方便;大家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目标
1、问题是:我们学校要建一个新的自行车停车棚,至少需要多大的面积?解决这个问题时大家要思考需要哪些数据,这些数据你准备怎样收集?请大家下去后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问题,并将你们这组的方案形成文字后全班进行交流。
2、课本P214-215问题解决1—2题。
四、教学反思与点评
《统计图的选择》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中最后一节内容,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已经掌握了用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处理,同时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不同问题下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才能更清晰、更有效地描述信息是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
本节课开始,教师通过几个问题,让学生复习三种学过的统计图,然后直接点出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在不同的现实背景下,选择适当的统计图。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三种统计图所反映的不同信息,加强了对三种类型的统计图特点的类比,进而让学生感知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为加深理解,教师又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数据事例进一步说明统计图的特点,从而使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课堂上的实践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利用统计图提炼信息然后进行决策的能力。
本节课从教学目标上设计上,教师注重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从教学方式上,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从评价方式上,教师采用了以学生自评为主,学生互评、教师评为辅的多种方式,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教学手段上,采用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手段,教师充分应用了多媒体的直观性、包容性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图片、表格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丰富学生的感知认识,并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促使他们更加乐意接近数学,更好地理解数学,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更多的成功,使本节课显得较直观、生动、形象,通过运用软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统计图,充分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现了新教材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对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通过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对有关的问题作出合理决策,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教育理念。
在不能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可以用手工作图代替软件作图,用现场调查代替上网查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