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综合医院的登记数字看出,伯明翰工业居民发生的事
故非常严重,屡见不鲜。事故的发生大多是因为工厂对维修工作
重视不够,以致护栏长期失修;还有不少事故是由于工人衣服松
弛的部分被机器挂住,把不幸的受难者卷进机器,造成可怕的断
肢。——《关于劳动者居民卫生状况的报告(中译本)》
材料二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骡机的发明
。
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 测,反馈自学
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效果。
二、小组合作
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二:漫画
学科网( 北京) 股份有 限公司
材料一: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单位:万人) 1800 年 1850 年 1880 年 1900 年
纽约 6.4
69.1
191.2 343.7
者 克 伦 普 顿 是 个 纺 织 工 兼 织 工 ; 只 有 …… 瓦 特 有 一 定 的 科 学 知
识……在 19 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
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发生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
的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史·近代史编》
高楼沐浴在雾海,人们在工作间里忍受着痛苦,
在卑微的渴望中呼出垂死的气息……
(二)曼纳哈塔(即曼哈顿)
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
充斥着妇女和商店及展览,
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嘹亮的声音,热情好客,最勤
劳和友好的年轻人。匆忙和波光粼粼的城市啊!我的城市!
(1) 上述的诗分别表达了对城市的什么态度?
第一个环节:
19 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得到
。随着城市的发展, 自主学习,学
人们的
也在发生着变化。
5.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 。首先是
由于
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
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
生在学案引领 下,研读教材, 进行自学检
益
教学流程
环节 情景 导入
教学设计 展示环境恶化的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调 动学生的兴
讲授 新课
趣,引入新课
一、自主学习
本课教学设计
1.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 的发展,促进了 的迅速增长。
2.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不断壮大。
发生了巨大变化, 所采用的是: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
。同时,越来越多 自主学习、小
第四个环节: 拓展提升 在强化双基的 基础上适度拓 展,提高学生 的解题技能。
学科网( 北京) 股份有 限公司
(1)材料一中,哪项是直接史料?哪项是间接史料?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材料三中图三、图四所示交通工具的动力机械分别是什么?这 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带来了什么影响? (4)仔细观察材料三中图五、图六,分析概括工业革命给工业化国 家带来哪些社会变化?对此,在人类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你 有哪些好的建议?
的 走出家庭,成为 ,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
妇女的 提高创造了条件。
3.19 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
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
广
,德国和法国最早建立起
。教育的普及,提
组合作、过关 训练、拓展提 升四个环节。
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
,促进了
。
4.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 向 。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 。城市的环境 。
伦敦 95.9 268.1 476.7 658.1
东京 80
105
160
悉尼 0.8
2
22.5
48.2
思考:
(1)、分析上面材料,看看这几个城市人口的增长趋势有什么共性?
(2)、这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
2、19 世纪中期,诗作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
(一)巴黎景象
雄鸡的报晓深长悠远,刺穿了清晨的烟霾,
材料三
第二个环节: 小组合作 通过丰富的材 料和图片进行 讲解和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 材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史 料实证的观念 和时空观念。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表达 能力。
教师预设的重 点问题,引发 学生质疑思 考,交流探究。
第三个环节: 过关训练 强化双基训 练,消化本节 的基础知识。
小 结 学生自己设计思维导图,自己归纳。 板书
教学 反思
自我总结本课 学习,形成自 己学习经验。
学科网( 北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股份有 限公司
(2)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
哪些是有益的?哪些是不利的?
(3)、社会问题出现的原因
(4)、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对策:
三、过关训练
( )1.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
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 19 世纪后期(时空观念)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
)2.20 世纪初,越来越多的英国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
劳动者,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是因为经历了(历史解释)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光荣革命 D.工业革命
四、拓展提升
1.收集史料、理性分析、客观评判是学习历史的一般过程。请阅
《第 6 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教学设计(原创)
课标 解读
教学指 导思想 与理论 依据 学情 分析
核心 素养
桃花坪街道雨山中学 罗敬
1、了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如人口增长、大众教育的兴起、城市化等; 2、掌握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了解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和 贫富差距加剧,学会辩证、理性地看待工业革命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理解工业 化和城市化与我们如今所受文明生活的关系。 “情景-探究-感悟”教学模式是一种感受性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思路是 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序 的知识信息,辅助多种手段,如语言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走 进历史,综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观点、看法、认识和态度、情感,最后得出结论, 获取历史的启迪。这样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历史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学习历史的方法,阅读史 料能力、综合概括分析比较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利于教师史料教学及 运用多种方法展开课堂教学。此外,大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较高,具有 课前预习及收集材料的习惯。且学生正处于信息时代,对美国历史发展有所了 解,对林肯其人也较为熟悉。 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贴近学生心理的角度,兼采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鼓励学生多思多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通过对史料的解读,正确认识历史!叙述,并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通过对 重点知识核心素养点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 价值判断,从历史 中获取有益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