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信》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通过上下文加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两封信”对比体会露西的懂事和家人间的爱。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封信”背后的含义。
教具准备:PPT 课件图片信封。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
1.通过选择题进行易错字、易错音辨析。
2.通过开火车的方式,对生字进行复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封信》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上课之前,老师要看看你们记住了车,来检验一下。
二、情境导入
师:看来同学们生字都掌握得不错,接下来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几个新朋友,他们是友爱的一家人遥远的德国,住着一个小女孩,她的名字叫做露西,平时她喜欢画画、喜欢打排球,她的爸爸、们一起养了一条狗,名字叫希比希。
虽然他们的生活并不富裕,可是他们生活地很幸福。
直到,露西带来了更好的生活,决定出国打工,家里只有露西和妈妈两个人,一天、两天、三天、一个星期…西越来越想念自己的爸爸,于是她决定给爸爸写封信。
信里写了什么?(手上两个信封)让学生听录音。
(放音频)
三、整体感知深入理解
1.听录音感知课文。
2、思考问题理解全文。
(1)露西给爸爸写了几封信?为什么?
生:两封信,因为第一封信写得不好。
(2)哪几个自然段写第一封信的的内容,哪几个自然段写第二封信的内容?
生:第三自然段写第一封信的内容,7—14自然段写第二封信的内容。
师:好,同学们找得非常准确,在详细地了解露西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内容之前,我们先一起西做了什么?
四、分段解析逐段突破
1.师:请女生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
师:第一自然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露西为什么要写信。
2.师:你们放学回家后一般做什么?(生回答)
我们读读第二段露西放学回家后做什么?你觉得露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打开空调、洗了土豆、削好放在锅里,我觉得她是很懂事的孩子。
师:是啊。
露西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放学后没有在路上玩,而是早早回家,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西的妈妈一定很为这样懂事的露西感到骄傲。
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也能这样做,有时间自己洗一洗子,刷一刷碗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师:请你们画一画有哪些动词?动手和老师一起做一做。
拓展练习:打开()削()洗()
3.露西给爸爸写信拿出一沓纸,一支笔,把“沓”和“支”量词用括号括起来。
(1)理解“沓”这个字,通过与“张”的对比,让学生更理解“沓”这个量词。
(2)理解“沓”后面的深层含义:露西拿出一沓纸不是一张纸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有很多很多的话要对爸爸说,她很想爸爸。
4.师:下面我们齐读一下第3自然段,注意语气。
(配乐)
(生读)
师:露西的第一封信一共有几句话?(逐句分析)
师:露西的第一封信写了很多事。
她说她和妈妈过得不开心(板书)、没人逗她玩、台灯修不好重点句型: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请学生进行造句。
难点词语“冷清:”家里总是很冷清,冷清是什么意思?
通过图片展示结合语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冷清”这个词。
你们觉得露西的爸爸收到这一封信会是什么感觉呢?
生:会很伤心,很担心她们。
朗读:请一位同学来读读露西写的这封信,注意读出露西的心墙。
5.师:后来谁回来了?(生:妈妈)露西觉得第一封信写得好不好?
生:不好,于是她把把信揉掉。
妈妈鼓励露西重新再写一封信,现在两位同学分别扮演露西的妈妈和露西,其余同学读旁白,齐段。
6.师:露西的第二封信写了什么?现在听老师读,你们用波浪线把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画出来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开头都是一样的,亲爱的爸爸,可是后面的内容一样吗?(生:不一样)在露西写下“亲爱的爸爸”之后,妈妈接着说我们过得挺好(板书),于是露西想到在闪闪发光的阳光跳舞的希比希,(注意闪闪发光 AABC 的词语积累:落落大方心心相印洋洋得意依依不舍。
又蹦又积累:又大又圆越升越高爬来爬去)我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闪闪发光的阳光,又奔又跳的希跑去,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愉悦,开心。
同一件事,为什么第一封信中露西说台灯修不好,第二封信中露西却说我们能修好?(受妈妈影响。
)
现在请一位同学来为我们读读第二封信,一起读一读。
五、启迪文本智慧生活
1.写第一封信时,露西并不开心,写第二封信时她却变开心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因为妈妈乐观积极的心态让露西想到开心的事情。
2.你觉得爸爸收到哪一封信会更开心,更放心地工作?
生:第二封信。
3.从露西给爸爸写信这件事中你学会了什么?
要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样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也会让爱我们的人放心。
六、发挥想象升华主题
露西的爸爸等哇等,终于收到露西的信了,看到信里露西说自己和妈妈过得挺好,可以自己修台爸爸终于放心了,开心地笑了,爸爸一边努力工作一边高兴地期盼着回家和露西团聚的日子···
板书设计:
一封信
第一封信:不开心没人陪台灯修不好
冷清担心思念
第二封信:挺好希比希台灯自己修
看电影放心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得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课文歌颂了人间最伟大、最深厚的母爱,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懂得感恩。
内容简介,语言明快,娓娓道来,毫不雕饰,但字里行间却饱含了一股浓浓的亲情,读来令人感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母亲的艰辛,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点:借对重点语句的朗读感悟,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唤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教学难点:理解“翻山越岭”“年复一年”“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等语句文字背后的含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情境创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
1.出示:花布抱母。
2.同学们,请看看这幅图,图中有哪些是你没有想到的?
3.引出课题:第一次抱母亲。
二、走进人物,感受母爱
(一)体会母亲之轻
1.过渡:无意中的一次抱母亲,作者发现母亲很轻。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你从哪些词句当中感受到了母亲很“轻”。
2.学生自由的课文,边读边画出含有“没想到”三个字的句子,并圈出关键词语,用心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和感受,并交流。
3.学生汇报读书感悟,教师适当指导。
(1)出示“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没想到母亲轻轻地……”(读出了“我”很吃惊、难过、自责)
(2)“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我”很惊讶、愧疚、自责)
(3)“我一直以为……没想到……”(充满了自责、愧疚)
(二)体会母亲的艰辛
1.作者和母亲生活了几十年,竟然不了解母亲,是因为他心中没有母亲吗?
可是为什么“我”就不知道母亲竟然这么轻?
2.默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母亲?
3.讨论交流: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担子。
”
(1)理解“翻山越岭”“年复一年”;
(2)体会“担子”的深层含义;
(3)体会母爱的艰辛。
4.体会“我”心里难过和愧疚的原因。
三、拓展思维,升华报恩之情
1.孩子们,这正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啊!在你的脑海中是不是也回想起了你的母亲,请回忆一个让你最感动的画面。
2.“我”决定抱一抱母亲,出示: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的摇动。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的站在边上看着。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配乐生读)
3.母亲的泪是什么样的泪?
4.小练笔。
文章的结尾还有一个省略号,耐人寻味,作者省略了什么?文中的儿子此时看着怀中的母亲,他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自己的母亲,相对天下的母亲说,他想说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作者,请动笔把作者的心声写下来。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
难过
没想到报母恩
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