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管理范围划界界桩牌及公告牌成果统计表坐标高程地理位置成果表图样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醇应急预案
一、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效应:会造成视觉损害,甚至失明。
会由皮肤吸收达中毒量。
人量暴露会致死。
环境影响:对水中生物具高毒性。
物理性及化学性危害:轻微酒精味。
液体和蒸气易燃。
蒸气可能造成闪火。
特殊危害:白夭甲醇起火看不见火焰。
主要症状:咳嗽、头痛、晕眩、虚翦、困倦、头昏眼花、恶心、呕叶•、酒醉、视力模糊、丧失盘识、失明、过度欣快感、口语不清、呼吸急促、严重的上腹疼痛、昏迷、皮肤炎、红斑。
物品危害分类:3(易燃液体),6.1 (毒性物质)
二、应急措施
2.1急救描施
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
1.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2.若呼吸停」I:立即由受过训的人施予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则施行心肺复苏术。
3.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
1.尽速以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20分钟以上。
2.冲洗时并脱掉污染的衣物鞋了以及皮饰品(如衣带、皮带)。
3.须将污染的衣物、鞋了以及皮饰品,完全除污后再使用或丢弃。
眼睛接触:
1.立即撑开眼皮,以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
2.立即就医。
食入:
1.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勿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2.催吐。
3.加2匙苏打于--杯水中给患者喝。
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患者身体向前倾以减少吸入呕吐物之危险。
4 .
5 .反复给予喝水。
6.立即就医。
最重要症状及危害效应:类似酒精中毒,造成失明,甚至致死。
对急救人员之防护:应穿著C级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对医师之提示:症状可能延迟发生,乙醇可能会抑制甲醇的新陈代谢。
2. 2消防扌普施
适用灭火剂:化学干粉、二氧化碳、水雾、泡沫。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在白天,甲醇起火看不见火焰。
特殊灭火程序:
1.除非能阻止其外泄否则不要灭火。
2.喷水雾趋散蒸气并稀释外泄物成不燃物。
3.使用大量水雾或灭火,水柱无效。
4.用人量水雾冷却容器直至火灾结束。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装备:消防人员必须配戴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必要时外加抗闪 火铝质彼覆外套)。
2. 3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应注意事项:限制人员进入泄漏区域。
环境注意事项:
1. 供应适当的防护装备及通风设备。
2 .移除热源及火焰。
淸理方法:
1 .勿碰触泄漏物。
2 .在安全许可状况下,设法阻止或减少池漏。
3 .避免泄漏物流入下水道或其它密闭空间。
4 .用沙、泥土或其它惰性吸收剂圉堵泄漏物。
5 .尽可能将液体回收,置于合适且标示的有盖容器内。
6 .残余外淤物用隋性吸收剂吸收并置于至有盖之容器内。
7 .用水冲洗泄漏区。
注意事项:已污染之吸收剂,与外溢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
8 •
三、操作处置与储存
处置:
1. 在指定之通风处所良好,以最小量处置。
2. 远离热源或明火。
3. 使用耐火容器。
当搬运或混合时皆应将容器接地。
4.作业时避免产生雾滴。
汉穿戴适当防 护的装备以防溅眼睛和皮肤。
6.储存:贮存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干燥处并远离•般作业场 所及不兼容物。
1.储存区应有独立通风系统,但无热源、明火及火花。
2.最好贮于合格之安全 溶剂容器内。
3.容器不使用时应加盖,置于接地的防火柜内。
4.贮存区及作业区内皆应使用耐 溶剂的材料构筑。
5.四、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
1 .分开使用不会产生火花且接地之通风系统。
2 .排气口直接通到室外。
3 .供给充分新鲜空气以补充排气系统抽出的空气。
4 .可采局部排气装置或整体换气装置。
容许浓度
容许浓度 浓度
250 ppm (皮) 一 尿中甲醇 15 mg/L (B 、Ns )
2, OOOppm 以下:供气式或自携式呼吸防护具。
5, OOOppm 以下:一定流量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
以下:全而型供气式或全而型自携式或含紧密贴合而罩的•定流量型供气式10,OOOppm
呼吸防护具。
25, OOOppm 以下:正压式全面型供气式呼吸防护具。
八小时日时量平均
短时间时量平均最高容许 生物指针 TWA STEL CEILING BEI 200 ppm (皮) 个人防护设备:
呼吸防护:
手部防护:化学安全防溅护目镜、全面式护面罩。
眼睛防护:氯丁橡胶、丁基橡胶、天然橡胶、聚乙烯、氯化聚乙烯、类、氟化弹性体、苯乙烯- 丁二烯橡胶、聚氯乙烯、聚氨基甲酸乙酯等防护手套。
皮肤及身体防护:上述橡胶材质连身式防护衣、一匚作雜。
卫生措施:
1 .工作后尽速脱掉污染之衣物,洗净后才可再穿戴或丢弃,且须告知洗衣人员污染物之危害性。
2.工作场所严禁抽烟或饮食。
3 .处理此物后,须彻底洗手。
维持作业场所淸洁。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