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案
计量经济学的教案设计-2024鲜版
高维数据建模
高维数据建模将成为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如何处理高维数据中的稀疏性、共线性等问题,以 及发展适用于高维数据的统计推断方法将是一个重 要挑战。
跨学科交叉融合
计量经济学将与更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如金融学、 环境经济学等,拓展应用领域并丰富研究内容。
2024/3/28
34
THANKS
感谢观看
数理统计基础
样本空间与随机样本,统计量与抽样分布,点 估计与区间估计,假设检验与置信区间等概念 和方法。
2024/3/28
10
03
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 用
2024/3/28
1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与检验
2024/3/28
模型建立
01
通过收集样本数据,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
模型。
参数估计
当存在多重共线性时,可以采用 逐步回归、岭回归、主成分回归 等方法进行处理。
2024/3/28
14
04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实践
2024/3/28
15
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及处理方法
连续性
数据随时间连续变化。
趋势性
数据可能呈现出长期趋势。
2024/3/28
16
时间序列数据特点及处理方法
季节性
数据可能因季节因素而波动。
统计检验法:运用ADF检验、PP检验 等统计方法进行平稳性检验。
2024/3/28
单位根过程
定义:单位根过程是指一个时间序列 的随机过程,其特征方程具有单位根。
影响:单位根过程可能导致传统的t检 验和F检验失效,需要采用特殊方法进 行估计和检验。
19
ARIMA模型构建和预测
计量经济学授课教案(多场合)
计量经济学授课教案一、课程概述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和规律性。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掌握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和预测;3.了解非线性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4.学会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5.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第一讲:导论1.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与作用1.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步骤1.3计量经济学软件介绍2.第二讲:经典线性回归模型2.1一元线性回归模型2.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2.3回归模型的估计方法:最小二乘法3.第三讲:回归模型的检验与预测3.1模型拟合优度检验3.2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3.3回归模型的预测与区间估计4.第四讲:非线性回归模型4.1线性模型的局限性4.2二次回归模型4.3Logit回归模型与Probit回归模型5.第五讲:面板数据模型5.1面板数据的定义与特点5.2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与估计5.3面板数据模型的检验与预测6.第六讲:时间序列模型6.1时间序列数据的定义与特点6.2自回归模型(AR)6.3移动平均模型(MA)6.4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7.第七讲:计量经济学应用案例分析7.1金融市场分析7.2货币政策分析7.3贸易政策分析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2.案例分析:通过实际经济案例,引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上机实践:指导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2.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理解;3.期末考试:综合考查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计量经济学教学案
实证数据导入与处理技巧
在导入实证数据时,用户需要注意数据格式、变量定义等问题,确保数 据导入正确无误。
对于缺失值、异常值等数据处理问题,EViews提供了多种处理方法,如 插值法、删除法等,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用户还可以利用EViews的数据转换功能,对数据进 行标准化、对数化等变换,以满足模型分析的需要。
参数检验方法
包括t检验、F检验等,用于检验模型参数是否显著以及模型拟合优 度等。
非线性回归模型应用案例分析
经济学领域
应用非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消费需求等经济现象,揭示经 济规律。
医学领域
应用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疾病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疾病预防和 治疗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领域
应用多项式回归模型预测环境污染物的扩散和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 提供决策支持。
回归结果输出与解读方法
在EViews中,用户可以通过回归分析 得到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统计检验量 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评估模型拟合优 度、解释变量影响程度等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可以通过EViews的输出窗口查看 回归结果,包括回归系数、标准误、t 值、p值等指标,同时还可以输出回归
方程、残差图等辅助信息。
计量经济学教学案
contents
目录
• 计量经济学概述 • 计量经济学基础概念 • 线性回归模型及应用 • 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应用 •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及应用 • 计量经济学软件操作实践
01 计量经济学概述
计量经济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计量经济学是运用统计推断方法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数值估计和检验的 一门经济学分支学科。
03
组合预测法
04
《计量经济学》课程标准
《计量经济学》课程标准1. 课程的性质与设计思路1.1课程的性质《计量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在经济类的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量经济学》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理论与实际应用并重, 既要认真学习基本理论知识, 又要注重经济计量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可以抛开复杂的数学计算以及繁琐的推导和证明, 但要将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贯彻始终。
其目的是, 通过学习、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 研究经济中的有关问题, 训练学生运用计量方法、经济计量模型进行创造的思维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 培养学生利用经济计量学的方法, 学习和实践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经济生活中有关经济学问题的能力。
课程在内容与应用上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时间序列分析、经济学等课程有关联。
所以, 学习本课程, 必须要先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西方经济学》等课程, 同时, 学习者要关注在经济计量学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
只有这样, 才能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与方法的基础上使经济计量模型的应用更具实践性。
1.2设计思路《计量经济学》建立在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 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的独立学科。
计量经济学结合数量方法来对经济活动进行认识分析, 并辅助于计算机专门软件, 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计量经济学的一般概念及工作步骤、模型估计的基本方法、模型检验与修正方法, 典型计量经济模型专题讨论、联立方程组模型的基本知识(包括模型的识别、估计、检验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案例。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 应先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经济学》(包含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经济统计学》等课程。
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 首先应特别注重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经济现象的分析, 强调已学的《经济学》基础;其次突出计量经济建模基本思想的讲授, 侧重在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解和《经济学》、《经济统计学》与《数学》相结合的知识背景上;再次应避免在理论部分的繁杂的纯数学证明, 但对于表述基本原理和模型应用分析中的数学推导是必要的, 故应强调《微积分》、《线性代数》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最后应加强对计量经济学概念的总结和应用实例的分析, 包括计量经济专门分析软件(Eviews)的应用操作。
计量经济学教案x文档全文免费预览
参数估计
利用面板数据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如最小二乘 法、广义最小二乘法等。
数据收集
收集多个国家经济增长率和贸易开放度的历史 数据。
面板数据模型建立
建立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度的面板数据模型,包 括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等。
模型检验
进行模型的统计检验,包括Hausman检验、LM 检验等。
结果解释
解释模型结果,分析不同国家经济增长与贸易开放度之 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包括理论讲授、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三个环节,其中理论讲授主要介绍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 方法,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常用计量软件的使用,案例分析则通过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末考试成绩则采用闭卷考试形式,重点考察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随机化原则
消除系统性误差,使实验结果具有代表性。
局部控制原则
通过控制其他因素,突出实验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类型
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
案例分析: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应用实例
案例背景
分析某地区房价与居民收 入之间的关系。
模型建立
建立房价与居民收入的经 典线性回归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
固定效应模型假设所有的包含个体随机 误差项的解释变量是外生的,即与个体 随机误差项不相关。固定效应模型又分 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时点固定效应模 型和个体时点双固定效应模型。
VS
随机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模型假设所有的解释变量都是内 生的,即与个体随机误差项相关。随机效 应模型又分为个体随机效应模型、时点随 机效应模型和个体时点双随机效应模型。
计量经济学教案
特点
以经济理论为基础,运用数学和统计学 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 依据
计量经济学可以通过实证分析,为经济政策 制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促进经济学科的发展
计量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学科的定量化、精确 化和科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科的研究水平和质量。
计量经济学教案
目录
• 计量经济学概述 •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线性回归模型 • 非线性回归模型 • 时间序列分析 • 计量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01
计量经济学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计量经济学是应用数学、统计学 和经济学方法,对经济现象进行定量分 析和预测的一门学科。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揭示经济变量之间 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转换与应用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转换
对于某些非线性回归模型,可以 通过变量替换或函数变换将其转 化为线性回归模型,从而简化问 题的求解。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应用
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经济学、金融 学、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 泛的应用,如预测股票价格、分 析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等。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优缺点
通过最大似然估计法来估计逻辑回归模型的 参数。
逻辑回归模型的应用场景
逻辑回归模型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社会 科学等领域的分类问题。
D
指数回归模型
指数回归模型的基本概念
指数回归模型是一种描述因变量与自变量之 间指数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指数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指数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 = a * exp(bx),其中a和b为模型参数。
时间序列的类型
《计量经济学》教学方案
能正确辨别并写出总体回归函数与样本回归函数的两类设定形式;能正确操作eveiws软件快速构建简单模型。
素养目标:
能用自己语言解释2.1消费函数模型的意义;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总体回归方程和样本回归方程的设定
2.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3.OLS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处理:利用例2.1消费函数说明模型随机设定及随机误差的数学含义与经济含义;详细解释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几个基本假定的含义;对高斯定理进行数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3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3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课时3教学目标及要求教学目标及要求知识目标
《计量经济学 》教学方案
内容
(标题)
第一章:导论
(课程地位简介,课程参考资料介绍);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课外作业及其要求
补充作业:
1.教材P56思考题:2.1-2.3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3 拟合优度的度量
§2.4 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2.5 回归模型预测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总变差的分解过程及可决系数的构建、意义;了解OLS估计的概率分布与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掌握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方法;了解回归模型预测的内容。
素养目标:
能从多个权重修正后的模型选择优良模型应用。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信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计量经济学的应用领域,并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的扩展和新发展有概念性了解;2.能够建立并应用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现实经济现象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实际分析;3.具有进一步学习与应用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与模型的基础和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5.可化为线性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6.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4第四章经典隼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放宽基本假定的模型课程目标1、2、31.多重共线性2.异方差性3.内生,解释变量问•苞4.模型设定偏误间愁1.掌握多重共线性的原理、后果、原因、检验及消除方法2.掌握异方是性的原理、原因、后果、检验及消除方法3.掌握模型内生性解释变号问题的原理,检验及消除方法4.了解摸型设定的偏误问题5.会用相关软件实现各过程1.理论课堂多媒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谡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如强所学内容5时何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课程目标1、2、31.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2.时间序列的平穗性及其检验3.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4.恪兰杰因果关系检验1.掌提时间序列模型的序列相关性原理、原因、后果、检睑及消除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2.掌握时间序列的平德性毓念及检慈方法,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3.了解协整的慨忿及误差修正模型的原理,会用相关软件建模4.了解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原理,并会用相关软件操作1.理论深堂多蝶体教学•用软件演示实现各个过程辅助:2.实验课堂案例实际操作•巩固加强所学内容理论时+实课时四、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1.教学目标1、2的达成度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课后作业、闭卷考试、实验进行综合考评;2.教学目标3的达成度通过课堂学习、实验报告完成进行综合考评。
五、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实验。
计量经济学教案完整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运 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来 处理数据和分析模型。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强调对 实际经济现象进行实证研 究,通过实证研究来检验 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 性。
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关系
与经济学的关系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经济理论为基 础,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来研究经济现象,为经济学 提供了更加精确和科学的分析方法。
Chapter
面板数据基本概念及特点
面板数据定义
面板数据(Panel Data)是指同 时包含时间序列和截面数据的信 息,即数据集中既有个体的差异
,又有时间的变化。
面板数据特点
面板数据能够提供更多信息、增加 自由度、减少共线性等,使得模型 估计更加准确和可靠。
面板数据分类
根据观测值的不同,面板数据可以 分为平衡面板和非平衡面板两类。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计量经 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较为 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
学习能力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查 找和阅读相关文献、独立思考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 自己的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 。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平稳时间序列定义
统计特性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时间序列。
平稳时间序列检验方法
图检验法、单位根检验法(ADF检验)等。
平稳时间序列分Biblioteka 方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等。
平稳时间序列预测方法
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基于模型的预测等。
非平稳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计量经济学模型实现
演示如何在R语言中实现各种 计量经济学模型,如线性回归 、逻辑回归、时间序列分析等 。
2024计量经济学教案完整版
目录•计量经济学概述•计量经济学基础知识•微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与方法•计量经济学软件应用实践•金融领域中的计量经济学应用计量经济学概述定义计量经济学是以经济理论和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建立经济模型来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预测经济现象的一门学科。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经济理论来构建模型和分析经济现象。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大量的统计数据作为支撑,通过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需要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等工具,来进行模型的构建、估计和检验等。
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数据为依据运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计量经济学定义与特点计量经济学发展历程早期发展0120世纪初,随着统计学和数学的发展,经济学家开始尝试将数学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计量经济学逐渐萌芽。
快速发展0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计量经济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现代发展03进入21世纪,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计量经济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其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构建、参数估计、模型检验和应用等步骤,其中涉及到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面板数据分析等。
研究对象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宏观经济、微观经济以及产业经济等各个领域,主要探讨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预测经济现象。
计量经济学研究对象及方法政策评估计量经济学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通过构建经济模型来评估政策效果和影响。
企业决策企业可以利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市场趋势、预测销售情况等,从而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学术研究计量经济学为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可以帮助学者更加深入地探讨经济现象和规律。
社会经济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经济模型,计量经济学可以对未来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参考。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及目的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应用统计学和数学方法对经济学理论进行测量,研究经济现象及其规律性。
本课程旨在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其在实证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和测量工具
2.单方程回归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
3.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和应用
4.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
5.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应用
6.近期新增方法论和技术的讲解和应用
三、教学目标
1.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2.能够熟练应用单方程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方法;
3.能够根据实际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模型;
4.熟悉计量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新兴技术,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四、教学方法
结合案例和实例进行讲解;
通过实证研究和实际数据拟合进行授课;
独立和小组探究,培育科研能力;
使用统计软件进行计量经济学实践。
五、考核方式
出勤、课堂表现、案例分析、论文撰写、期末考试等多种方式综合考核。
六、教学资源
1.主教材:《计量经济学》;
2.副教材:《计量分析基础》;
3.统计软件:Stata、Eviews等。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量化研究,对毕业论文、研究生导师的选择以及进入相关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
《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计量经济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_____学分课程总学时:_____学时授课对象:_____专业学生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一)课程性质计量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的交叉学科,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运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来定量分析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为经济决策提供实证依据。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异方差、自相关、多重共线性等问题的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并进行模型的估计、检验和应用。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及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要求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基础知识,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数理统计等。
2、学生应按时完成课程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3、学生应掌握至少一种计量经济学软件,如 EViews、Stata 等,能够运用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估计。
四、课程教学内容(一)绪论1、计量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发展历程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和方法3、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分类和应用领域(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1、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2、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3、模型的统计检验,包括拟合优度检验、t 检验和 F 检验4、预测和区间估计(三)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形式和假设2、模型参数的估计和检验3、多重共线性问题及其处理方法4、变量的选择和逐步回归法(四)异方差1、异方差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异方差的检验方法,如 White 检验、GoldfeldQuandt 检验等3、异方差的修正方法,如加权最小二乘法(五)自相关1、自相关的概念和产生原因2、自相关的检验方法,如 DW 检验、BG 检验等3、自相关的修正方法,如广义差分法(六)虚拟变量1、虚拟变量的概念和设置原则2、包含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3、虚拟变量的交互作用(七)滞后变量模型1、滞后变量模型的类型和特点2、分布滞后模型的估计方法3、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和应用(八)联立方程模型1、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和类型2、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问题3、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方法,如间接最小二乘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等(九)时间序列分析1、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2、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3、时间序列模型,如 ARMA 模型、ARIMA 模型等(十)计量经济学应用案例分析1、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2、消费、投资、进出口等微观经济问题的计量分析五、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从多个权重修正后的模型选择优良模型应用。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2)WLS权重的选择
处理:在说明解决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以教材案例数据说明异方差性解决的过程。
教学方法
1.运用EViews软件和案例数据说明异方差性的解决过程;
2.相关案例分析说明。
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课外作业及其要求
补充作业:
1.教材P56思考题:2.1-2.3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3 拟合优度的度量
§2.4 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
§2.5 回归模型预测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总变差的分解过程及可决系数的构建、意义;了解OLS估计的概率分布与回归系数的区间估计;掌握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方法;了解回归模型预测的内容。
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教学案例5:我国电力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宏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马成文、郑丽琳编写-教务处网络教学平台(省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教学案例)。教学案例10:公共产品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马成文、郑丽琳编写.-教务处网络教学平台(省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教学案例)
教学方法
⒈比较分析:将本章内容与第二章内容相比较学习;
2.课堂讨论:针对本章开始的引例,让学生讨论可以选入模型的影响因素;
3.有限度的数学推导(OLS估计的性质)。
参考文献
1.周建.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诊断理论、方法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等译.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能力目标:
能正确解释拟合优度的经济含义,对回归系数的估计值与区间有正确认识
素养目标:
能根据估计回归结果快速做出系数显著性检验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拟合优度的度量:R2
(2)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t检验
(3)被解释变量平均值的点预测
处理:利用例2.1消费函数说明模型随机设定及随机误差的数学含义与经济含义;详细解释简单线性回归模型的几个基本假定的含义;对高斯定理进行数学推导,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前述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五章:异方差性
§5.4异方差性的补救措施
§5.5案例分析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模型变换法、加权最小二乘法(WLS)等异方差性解决方法;了解模型的对数变换有可能对异方差性的影响;掌握异方差性解决方法的EViews软件实现。
能力目标:
能正确认识加权最小二乘法权重的理解,会结合park等检验方法选择优良权重来修改模型。
教学方法
1课堂讨论:总体回归方程和样本回归方程,残差;
2.案例说明(教材例2.1,2.2);
参考文献
1.威廉·H·格林著 , 张成思译.计量经济分析(第6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等译.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能力目标:
能识别自相关模型的相关表现形式,并能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尤其D-W检验。
素养目标:
会在实际模型中进行本节知识的运用。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自相关阶数的确定
(2)自相关性检验方法
处理方法:在说明检验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应用EViews软件以教材案例数据说明自相关性检验的过程及如何将多种方法综合应用,从而给出最可靠的判断
能力目标:
能快速区分二元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差异,尤其是判定系数与调整的判定系数的差异。
素养目标:
在模型解释变量个数不同情况下,会比较模型的优劣。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形式
(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检验
(3)说明 、 、t检验的意义及判别准则
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第二章进行对比学习,简单复习与第二章相近的内容,特别强调本章中针对多元线性回归的新内容,如调整的可决系数、无多重共线性假定、F检验等内容。
补充作业:
阅读上述等参考文献的相关内容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二章: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2.1回归分析与回归函数
§2.2简单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1)区分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了解回归分析的本质;(2)了解总体回归方程和样本方程,能区分随机误差项与残差概念之间的差异;(3)会手工推导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式,也会利用eviews软件快速得到;(4)了解OLS回归线的性质,了解OLS估计式的统计性质。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自相关性的产生原因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五章 异方差性
§5.1 异方差性的概念
§5.2 异方差性的后果
§5.3异方差性的检验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通过本次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异方差性的含义、产生原因和产生的严重后果;掌握图示检验、GQ检验、怀特(White)检验等异方差性检验方法;掌握异方差性检验的EViews软件实现。
处理:结合本章引例“农业的发展反而会减少财政收入吗?”来说明直观判断检验方法的应用。
教学方法
1.对于多重共线性产生的严重后果利用公式进行推导
2.EViews软件应用演示
3.相关案例分析说明
参考文献
1.周建.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诊断理论、方法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等译.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课外作业及其要求
补充作业:
1.教材P88思考题:3.1;3.3
2.教材P89 练习题:3.3-3.6
备注
内容
(标题)
第四章 多重共线性
§4.1 什么是多重共线性
§4.2 多重共线性产生的后果
§4.3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4.4 多重共线性的补救措施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多重共线性的意义、产生原因和影响,掌握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和修正方法;掌握多重共线性检验修正方法的EVIEWS软件实现。
《计量经济学 》教学方案
内容
(标题)
第一章:导论
(课程地位简介,课程参考资料介绍);
§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步骤
§1.3计量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计量经济学发展简史;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定义和学科性质;掌握计量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掌握模型设定的方法和要求;了解模型参数估计的内容和要求;掌握模型检验的内容和方法;了解模型应用的领域;了解计量经济学中关于变量、参数、数据与模型的类型划分。
3.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5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4.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高铁梅.计量经济析方法与建模(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课外作业及其要求
补充作业:
1.教材P110思考题:4.1;4.3
2.教材P111 练习题:4.3-4.4
§3.2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
§3.3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检验
§3.4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预测
课时
3
教学目标及要求
知识目标:
了解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及古典假定;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OLS法的基本原理和高斯—马尔柯夫定理,了解系数的估计误差与置信区间;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统计检验的意义和方法;掌握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的EVIEWS软件实现。
教学方法
课堂讨论:给出相关讨论主题,由学生思考后发言,阐述观点
参考文献
1.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杰弗里·M·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课外作业及其要求
教学方法
1.举例说明异方差的含义,产生原因
2.运用EViews软件和案例数据说明异方差的检验过程
3.相关案例分析说明
参考文献
1.威廉·H·格林著 , 张成思译.计量经济分析(第6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等译.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教学方法
1.图示法(总体回归方程和样本回归方程,残差);
2.案例说明(教材例2.1,2.2);
3.软件演示
参考文献
1.威廉·H·格林著 , 张成思译.计量经济分析(第6版)(上下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杰弗里·M·伍德里奇著, 张成思等译.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能力目标:
掌握各类检验方法的原理,这样不需要死记硬背便能熟练使用。
素养目标:
熟练掌握各类异方差的检验方法。
重点难点及其处理
重点与难点:
(1) 异方差性产生的严重后果
(2) 异方差性检验方法,尤其是White检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