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历史总复习习题第17课构建文化的圣殿.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题训练 (十七)
[构建文化的圣殿]
1.欧洲发生的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思想启蒙运动的中心在() A.英国B.法国
C.意大利D.美国
2.[2015·广东] 17—18世纪,欧洲兴起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让真理来代替迷信,让正义来代替偏私,让平等来代替强权,让人权来代替压迫。
”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者是() A.伯里克利B.但丁
C.达·芬奇D.伏尔泰
3.解释下图所示天文现象的规律是()
A.微积分理论
B.生物进化论
C.杠杆定律
D.万有引力定律
4.[2015·大庆] 下图体现了哪一科学理论()
A.相对论
B.神创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生物进化论
5.2015年,某校网站开展纪念相对论创立110周年活动,你认为最适合该网页的人物插图是()
A.哥伦布
B.莎士比亚
C.达尔文
D.爱因斯坦
6.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复活》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
7.[2015·济宁] 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对后人有启发、鼓励和警戒作用。
下面名言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B.贝多芬
C.凡·高D.托尔斯泰
8.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创作了《英雄交响曲》,这是他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音乐作品。
这首交响曲热情歌颂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工人运动
C.反对殖民统治
D.工业革命
9.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全面清算封建意识形态,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禁锢中解放出来的思想解放运动。
其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B.自由主义
C.理性主义D.民生主义
10.下列历史事件最有可能影响下图所示思想主张形成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1.下表是一份世界历史名人简历。
据此判断,他的“姓名”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迪生
D.爱因斯坦
12.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下列属于他的代表作的是()
A B C D
13.近代西欧的绘画作品摆脱了神学的禁锢,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而细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追求和新的审美情趣。
下列作品,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的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向日葵》
D.《格尔尼卡》
14.[2015·南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1)恩格斯所说的诗人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的作品弘扬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在你睡觉时,你能获得保证,第二天醒来时,你的财产和昨天一样,没有丝毫变动,这是很大、很幸福、超乎许多国家的权利。
——伏尔泰《关于百科全书的问题》
(2)材料二中伏尔泰的主张最早在法国哪部文献中得到体现?
材料三
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的内容。
(4)根据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思想解放的历史作用。
1.B[解析] 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发展于法国。
17—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2. D[解析] 启蒙思想主张自由、平等,强调人权,反对专制压迫。
其杰出代表人物是伏尔泰。
3.D[解析] 图片反映的信息是行星绕地球运转,即说明万有引力定律。
4.D[解析] 图片反映的信息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生物进化论思想。
5.D[解析]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到2015年是他提出相对论110周年。
故选D项。
6.D[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7.C
8.A[解析] 《英雄交响曲》是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英雄业绩的,而拿破仑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故选A。
9.C[解析] 启蒙运动是一场弘扬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主义。
10.A[解析] 英国洛克等思想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等影响了伏尔泰思想的形成。
11.D[解析]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揭示了原子内部蕴藏能量的定律,为利用核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12.C[解析] 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故选C。
13.C[解析] A、B是达·芬奇的作品;D是毕加索的作品,反映了法西斯的暴行;追求生活和新的审美情趣、将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自然结合推到难以企及高度的是凡·高的《向日葵》,故选C。
14.(1)《神曲》。
人文主义。
(2)《人权宣言》。
(3)理性主义。
(4)思想解放推动制度的创新;思想解放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