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晨间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晨间锻炼增强幼儿体质
发布时间:2023-02-15T03:21:30.01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6卷18期作者:史琴娟[导读] 幼儿园晨间锻炼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组织好晨间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体质。
史琴娟江苏省溧阳市南渡中心幼儿园摘要:幼儿园晨间锻炼是幼儿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组织好晨间锻炼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增强幼儿体质。
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儿晨间锻炼的重要价值,从提高园本资源利用率保证晨间锻炼有效性、提供多元化的运动材料提高运动质量、创设游戏化的活动情境提高幼儿参与度等方面对优化晨间锻炼,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措施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幼儿教育;晨间锻炼;有效路径
一、引言
幼儿园阶段是锻炼一个人思想品质、良好学习习惯、身体素质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要求、幼儿多元化发展需求,以及幼儿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认知规律、思维习惯,利用晨间锻炼,创设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在做好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素质教育的同时,强化幼儿体质锻炼,充分发挥出晨间锻炼在育儿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晨间锻炼的重要价值
晨间锻炼是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户外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正处于身体、生理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通过组织多样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晨间锻炼活动,可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随着素质教育思想、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现代化的教育要将教育重点放在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在做好思想教育、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同时,要强化体质锻炼,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增强幼儿体质,树立幼儿终生体育意识可以培养幼儿锻炼体能的好习惯。
晨间锻炼活动的开展要从环境、材料入手,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思维方式、学习习惯、身体素质创设多元化的锻炼活动形式,发挥出城建体育锻炼的重要作用,让幼儿全身心投入的游戏、活动、体育活动中,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三、优化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路径分析
(一)提高园本资源利用率,保证晨间锻炼有效性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幼儿园教育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教育资源,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和户外游戏活动、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支持。
教师要结合幼儿园现有基础设施条件、户外活动环境加强对园本资源的利用,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合适的环境对推动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着较大的作用,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认知规律、身体素质创设适宜的晨间锻炼活动,从幼儿园环境、游戏设施设备等多方面出发,构建立体、多层次、多视角的活动场所,满足幼儿多元化发展需要。
充分利用园内铺设的塑胶场地,造型、功能多样的玩具,攀岩墙等活动设置锻炼幼儿跳跃、奔跑、攀爬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为提高晨间锻炼活动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可以让幼儿自行选择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的自主性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晨间锻炼质量。
(二)提供多元化的运动材料,提高运动质量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薄弱、自主学习意识和锻炼意识不强,任何学习活动、游戏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兴趣作为驱动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和游戏活动,通常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反之,对于不感兴趣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形式,往往会产生排斥、厌烦的心理,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会弱化晨间活动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为此,教师首先要从幼儿的心理特征出发,在日常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加强与幼儿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幼儿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想法。
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差异性,根据幼儿不同的心理需求选择多元化的运动材料,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提高运动质量,尽量让每一位幼儿都全身心参与到晨间锻炼活动中。
为提高幼儿参与晨间锻炼活动的积极性,保证活动质量,在为幼儿提供多元化运动器材的同时,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而不是教师强制性分配,与此同时,教师要观察和了解不同幼儿的心理需求,有些幼儿缺乏自主意识,当其他伙伴选择某一类运动器材时,缺乏自主意识的幼儿会盲目跟风选择,在具体活动中又会出现游戏参与度不高的问题,针对此类情况,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做好兴趣调研,让幼儿在活动器材的选用和活动形式的选择中要具备自主意识。
(三)创设游戏化的活动情境,提高幼儿参与度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知不清晰,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兴趣作为驱动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的游戏活动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长期保持专注力,以此提高晨间活动锻炼的有效性,让幼儿全身心参与到活动中。
在此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坚韧不拔的体育意志,努力拼搏的精神,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身体素质。
基于上述情况,教师要结合幼儿认知规律、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创建游戏化的活动情境,使得日常幼儿体能锻炼与游戏元素相结合。
在游戏化的活动形式创设过程中,首先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根据幼儿的体力、智力和能力条件,科学合理的安排活动内容。
为促进幼儿体能、智能的全面发展,要在晨间锻炼活动中融入体育、智育、素质教育元素,以“小推车”游戏活动的开展为例,刚开始开展游戏时,幼儿经常因为身体姿势不对、重心不稳导致游戏活动的失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自主探索,在实际活动中总结掌握“小推车”平衡性的技巧和方法,在进行体能锻炼的同时也能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中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展开自主探索,让幼儿掌握在推车时要站在手柄中间,在小行进时要重点控制小车的速度和行进的平稳性,在转弯时要降低速度,拉紧把手,在开展游戏活动、体能锻炼的同时也能让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促进幼儿良好品质的养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性、连续性的任务,受到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幼儿自身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在幼儿园生活、学习中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教师要结合教育要求和幼儿多元化的发展需求,积极创设多样性的教育内容,为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苏云.基于体质测评的幼儿园体育活动自我诊断与改善[J].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0(11):45-48.
[2]曹红珍.整合运动器械巧用循环锻炼[J].好家长,2019(02):82-83.
[3]李伶俐.优化晨间锻炼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新课程(综合版),2018(04):76.
[4]颜雪琴.以晨间锻炼为形式,引领幼儿健康成长[J].智力,2022(09):163-165.
[5]罗敏.以建构为特色的幼儿晨间锻炼游戏策略分析[J].好家长,2021(1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