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分析
摘要: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物理学科内容复杂、深奥,而物理实验作为高中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合理的实验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

本文基于新课改要求,对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以及如何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进行了相关探讨,希望为实现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广泛关注。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物理理念都是通过科学家长期的实验发现与推导得出,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实验教学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应付考试,更是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当前,许多教师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中,仍然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弊端。

首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强调课本理论知识,对于实验教学过程以及实验设计没有引起重视,或者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虽然对实验内容做出了一定的讲解,但是实验过程片面单一。

如通过幻灯片放映的方式进行实验步骤呈现,学生与教师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都停留在片面的观看上。

其次,很多高中物理教师会将物理实验过程与各种试卷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实验教学方式带给学生极大的心理负担。

在实验开展前,教师会安排学生实验试题,对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这些实验试题进行,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抑制,物理实验教学的本质难以得到显现。

再次,受到实验器材、场所等因素制约,物理实验设计过于简单,没有充分表现出物理实验的特性,学生无法根据实验操作获得相应的物理学知识,久而久之,使学生产生应付心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学生方面
由于在之前的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实验训练,或者在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下,许多高中学生存在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

具体表现在对实验方法与实验仪器使用步骤不明确,无法根据教学要求快速准确的完成实验等。

这些因素的存在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二、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以帮助高中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为核心,根据教材内容,合理进行实验教学设计。

针对高中
物理实验过程中较强的实验操作性,实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开展前,先引导学生深入物理原理,了解物理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准确把握开展实验教学的时机。

在实验教学中采取游戏化教学,采用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构建良好师生互动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我要学”的学习观念,激发实验兴趣,为其终身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创设问题情境
在物理实验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带着疑问参与到物理实验过程中来。

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进行具有启发性、发放性的实验设计,调动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来,实践解决物理实验过程中的问题。

例如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这一实验设计时,教师可以从二力在同一直线上的合成入手,接着引入互成任一角度力的合成,在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弹簧测力计进行物体读数实验,通过角度调整、两个测力计同时提起物体等实验过程,对学生读数与计算过程进行提问,引导学生寻找物理规律。

通过阶梯式问题情境设置,带领高中学生思考与质疑,一步步进行实验验证,激发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于实验数据的归纳以及处理能力是物理学习的重点,例如在进行加速度与力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观察与分析,得出当力相同时,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实验结论。

教师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除了根据实验数据观察之外,同学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寻找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进图像法,用更加直观的图像表现方式,对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呈现。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的对物理问题进行拆解,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广开思路,将使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得到发挥,分析能力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用更加开阔的视角思考问题。

4、强调实验数据处理
由于实验基础与操作能力制约,物理实验得出数据经常会出现偏离预期的现象,一部分同学在得出错误的实验数据后不能自主寻找出错原因,而选择不负责任的漠视这一实验结果。

针以以一现状,教师要关注学生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引导学生进行误差分析,寻找问题所在,还可以通过成立问题研究小组等行为,探讨实验数据原因。

通过逐一排除测量方法,仪器操作等问题,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其次,在实验数据处理上,许多教师都会采用手工计算方法,而新程改明确要求中学生必须掌握计算器使用方法,基于新课改下的物理实验数据处理可以借助计算器体积小、功能强大等优势,减小实验数据计算的误差值。

结语: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新课改要求,不断关注学生思维方式的拓展,强调学生逻辑、归纳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多种教学策略的创新与实践,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其它学科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芮文光: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3,30:92-93.
[2]安霄:高中物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互动与能动探讨[J].学周刊,2013,16:56-57.
[3]张爱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方法[J].学周
刊,2016,22:218-2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