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3.带刺的朋友-教案【部分有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引导学生体会比喻句的运用,
更进一步突出了枣儿的诱人(课件同时出示
“玛瑙”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感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对枣 文,注意读出对枣儿的
儿的喜爱之情。
喜爱之情
四课堂小结,指导书写 1.教师小结:这样颜色红艳,晶莹饱满的枣儿, 看着就让人眼馋,难怪小刺猬会来偷。小刺猬 又是怎样偷枣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 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写一写本课要求会写的 生字。 2.出示 13 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及其在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神秘的“带刺的朋友”就是刺猬。 2.出示小刺猬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对刺猬的 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介绍(别名刺团、猬鼠、 偷瓜獾、毛刺等,属于哺乳动物中的猬形目, 体肥矮,爪锐利,眼小,毛短,浑身有短而密 的刺。 刺猬在夜间活动,以昆虫和蠕虫为主 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 200 克的虫子,遇敌害 时能将身体卷曲成球状,将刺朝外,保护自己, 刚出生两周内刺软眼盲)。
读第一声,同时注意准确区分“忽、匆”两个
字的读音。 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好四字词语
“斑斑驳驳、噼里啪啦、恍然大悟、蹑手蹑脚”
等,其中“蹑”字读第四声。
(2)巩固词语认读练习:随机抽取词语卡片,
学生快速抢读词语,教师再次进行巩固指导。
(3)课件出示文中生字,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字
形,试着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Keep pushing——
XXX 小学 语文 科第 五 册教案设计
(20XX-20XX 度上学期)
课题:23、带刺的朋友 课型: 新授课
任课
XXX
教师
教学
内容
本课主要记叙了刺猬偷枣时的本事高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刺 猬的喜爱之情。
简析
学生 学情 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天生就对大自然充满了探究发现的兴趣,主要是要 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引导他们认真观察生活中的有趣现象或问题。
生:我用形象记忆法记住了“枣”:下面的两 师生互动
点就像是枣核一样。
生:我用熟字比较法记住了“乎”,因为这个
字看上去就像学过的“手”,就是中间不一样。
生:我还用形声字形旁加声旁的方法记住了
“伸、沟、测”几个生字。
......
师:识记生字的方法非常多,只要大家能够观
察,比较,就会准确记住它们的字形。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随文再火进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行部分学词的朗读纠正指导,同时注意指导读
好长句子:“我/还没并清楚/是怎么回事,树
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好奇心
驱使我/蹑手跋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
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
踪影。”
2/8
——Keep pushing——
第 二 课 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再读课文,看看课文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学生再读课文 什么地点?小刺猬做了什么事情? 4.学生自主朗读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明确 故事发生的时间(一个秋天的晚上),地点(后 院的枣树旁),引导他们说清楚刺猬“偷枣” 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单梳理归纳 学生自主朗读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个秋天的晚上,一只刺猬在 后院偷枣的事)。同时引导他们从文中找出描 写刺猬“偷枣”的内容(第 2-10 自然段)。
学生活动
二、自主学习,感知文意
1.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 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
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的情况:
(1)抽取小刺猬词语图片,小组开小火车朗读 小组开小火车朗读词语
词语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读得最准确,教师 比赛,看看哪一小组朗
适时抓住易读错词语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扎” 读得最准确
3/8
——Keep pushing——
第 一 课 时 教 学 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田字格内的占格情况,看看在书写时需要注意 哪些地方。教师适时重点聚焦“枣、乎、匆、 追”四个生字,指名四位同学板演,同时引导 其他同学进行书写评价,重点从笔画,笔顺以 及生字结构等方面交流自己的看法。 3.教师范写指导四个生字,提醒“枣”上半部 分的撇捺要舒展,下面的两点方向大致相同, 师生互动 且要落在竖中线上;“乎”第一笔是平撇,中 间的横画略长,最后一笔是弯钩,行笔时略有 弧度,注意不要写成了竖钩挺直的感觉;“匆” 要注意第二笔横折钩要写得略宽,最后的竖钩 部分向内收,同时还要注意两笔撇画之间等 距;“追”先右后左,右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紧 凑,另外横画之问要做到等距, 4.学生自主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及 学生自主描写生字 时根据书写情况子以重点笔面书写强调指导。
三、学习第 1 自然段
1.过渡引入:那么,这到底是怎样的枣儿,竟
然会让小刺猬忍不住来偷呢?孩子们,认真朗 认真朗读课文第 1 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知
2.学生自读思考,课件适时出示课文第 1 自然
段。
3.指名朗读,教师适时提醒读准“玛瑙”一词。
同时引导他们思考:这句话是从哪些方面来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境激趣,引入学习 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 读准“刺”的读音,同时展开想象,这位“带 刺的朋友”会是谁呢?(仙人掌、刺猬......) 教师适时引入:大家猜得很准,课文中这位
学生准确朗读课题,注意 读准“刺”的读音,同时 展开想象
1/8
——Keep pushing——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准确感受刺猬偷枣的有趣方式。 难点:体会作者对社会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具学具及 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课件;小刺猬词语卡片; 搜集关于刺猬的资料
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认识“枣、馋、缓”等 11 个生字,学会“刺、枣、颗”等 13 个生 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感受红枣美丽的样子
写枣儿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抓住“挂满,无
数颗”等词语体会枣儿丰收的情形,数量多,
抓住“红、玛瑙”体会枣儿颜色样子美,同时
抓住“风儿一吹,轻轻摆动”感受枣儿的动态
美。并在此基础上随文理解“眼馋”(看见自
己喜爱的事物极想得到)。
4.再读第 1 自然段,看看自己最喜欢哪句话,
为什么?根据学生的交流,课件适时聚焦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