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承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当受压区高度 时, 应按宽度为b 的矩形截面计算 应按宽度为 f’的矩形截面计算 (2)当受压区高度 时, 应考虑腹板的受压作用, 应考虑腹板的受压作用,应按下 列公式计算: 列公式计算:
9
二、剪力墙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1 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 网状配筋砖砌体中的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1%,并不应大于 ; ,并不应大于1%; 2 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 ~4mm;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 采用钢筋网时,钢筋的直径宜采用3~ ;当采用连弯钢筋网时, 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8mm; 钢筋的直径不应大于 ; 3 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钢筋网中钢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m,并不应小于 ,并不应小于30mm; ; 4 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并不应大于 钢筋网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五皮砖,并不应大于400mm; ; 5 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网状配筋砖砌体所用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钢筋网应设置在 ; 砌体的水平灰缝中,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2mm厚的砂浆层。 厚的砂浆层。 砌体的水平灰缝中,灰缝厚度应保证钢筋上下至少各有 厚的砂浆层
(二)偏心受压 1.基本假定
与钢筋混凝土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和模式相同
① ② ③ ④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截面应变保持平面; 竖向钢筋与其毗邻的砌体,灌孔混凝土的应变相同; 竖向钢筋与其毗邻的砌体,灌孔混凝土的应变相同; 不考虑砌体、灌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不考虑砌体、灌孔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根据材料选择砌体,灌孔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 根据材料选择砌体,灌孔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且不应
As,As’——竖向受拉、受压主筋的截面面积 竖向受拉、 竖向受拉
Asi——单根竖向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 Ssi——第i根竖向分布钢筋对竖向受拉主筋 的面积矩 根竖向分布钢筋对竖向受拉主筋 eN——轴向力作用点到竖向受拉主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当受压区高度X<2as’时,其正截面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 式中,eN’——轴向力作用点至竖向受压主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轴向力作用点至竖向受压主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 s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 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 fyh——水平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水平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水平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10
剪力墙偏心受拉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剪力墙的截面控制要求
11
第五节 配筋砖砌体结构的构造要求
一、网状配筋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ξb(HPB235)=0.60, 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HPB235)=0.60, )=0.60 ξb(HRB335)= )=0.53 )=
5
3.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时的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式中,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轴向力设计值; fy,fy’—竖向受拉、受压主筋的强度设计值 竖向受拉、 b —截面宽度 fsi—竖向分布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其中,相对受压区高度x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其中,相对受压区高度x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8
5.3 T形、倒L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偏心受压构件T 偏心受压构件T形、倒L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bf’ 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
考虑情况 按构件计算高度H 按构件计算高度H0考虑 按腹板间距L考虑 按翼缘宽度h 考虑 按翼缘宽度 f’考虑 按翼缘实际宽度b 考虑 按翼缘实际宽度 f’考虑 T形截面 H0/3 L b+12hf’ bf’ 倒L形截面 H0/6 L/2 b+6hf’ bf’
大于0.003; 大于0.003; 0.003 根据材料选择钢筋的极限拉应变,且不应大于0.01 0.01。 ⑤ 根据材料选择钢筋的极限拉应变,且不应大于0.01。
4
2.受力性能
截面类 型 大偏心 受压 小偏心 受压 受压区 高度 x≤ξbh0 x >ξbh0 破坏形态 受拉边钢筋先屈服, 受拉边钢筋先屈服,受压边砌块 达极限压应变 偏心受压边砌块达极限压应变
(一)受力性能 (二)剪力墙偏心受压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式中, 式中, fvg——灌孔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 M, N, V——计算截面的弯矩、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计算截面的弯矩、 计算截面的弯矩 轴向力和剪力设计值, 当N > 0.25fgbh时,取N = 0.25fgbh 时 A ——剪力墙的截面面积 剪力墙的截面面积 Aw——T形或倒L形截面腹板的截面面积,矩形截面 w等于 ; T形或倒L形截面腹板的截面面积,矩形截面A 等于A;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λ——计算截面的剪跨比,1.5≤ λ ≤2.2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
6 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 砖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2φ6拉 设 拉 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600mm 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 7 组合砖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 组合砖墙的施工程序应为先砌墙后浇混凝土构造柱。
14
三、 组合砖墙的材料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浆的强度 等级不应低于 ,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等级不应低于M5,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 ; 2 柱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 柱内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表8.2.6的规定; 的规定; 的规定 3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 构造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边 × ,其厚度不应小于墙厚, 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 柱、角柱的截面宽度宜适当加大。柱内竖向受力钢筋,对于中柱,不宜 少于4φ12;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 少于 ;对于边柱、角柱,不宜少于4φ14。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的 。 直径也不宜大于16mm。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 、间距 直径也不宜大于 。其箍筋,一般部位宜采用φ6、间距200mm,楼 , 层上下500mm范围内宜采用 、间距 范围内宜采用φ6、间距100mm。构造柱的竖向受力钢筋应 层上下 范围内宜采用 。 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在基础梁和楼层圈梁中锚固,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4 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墙端部和较大洞口的洞边 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纵横墙交接处、 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4m。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应位置, 设置构造柱,其间距不宜大于 。各层洞口宜设置在相应位置,并宜上 下对齐; 下对齐; 5 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有组合墙的楼层处设置现浇钢筋混 组合砖墙砌体结构房屋应在基础顶面、 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40mm;纵向钢筋不宜小于 凝土圈梁。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 ;纵向钢筋不宜小于4φ12, , 纵向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 纵向钢筋应伸入构造柱内,并应符合受拉钢筋的锚固要求;圈梁的箍筋 15 宜采用φ6、间距200mm;砌体剪力墙的组成
1
•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近。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的受力和变形性能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相近。
•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适用范围 中高层住宅、商住楼、旅馆、办公 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适用范围:中高层住宅、商住楼、旅馆、 中高层住宅 医院等建筑。 楼、医院等建筑。
2
一、剪力墙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一)轴心受压配筋砌块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 1.轴心受压性能 轴心
2.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
式中, 式中,N ——轴向力设计值 fg——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式3-4计算 灌孔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式3 fy'——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A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As '——全部竖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全部竖向钢筋的截面面积 φ0g——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β ——构件的高厚比 构件的高厚比 ·无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时, fy' As'=0 无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时, 无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时 ·孔洞中仅设置一根钢筋时,配筋砌块砌体墙在平面外的受压承载力采用 孔洞中仅设置一根钢筋时, 孔洞中仅设置一根钢筋时 砌块灌孔砌体的强度指标按无筋砌体构件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模式进行计算 3
12
二、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 面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面层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面层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10。 。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7.5; 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 ; 2 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 竖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8.2.6中的规定。竖向受 中的规定。 中的规定 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5mm; 力钢筋距砖砌体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 ; 3 砂浆面层的厚度,可采用 ~45mm。当面层厚度大于 砂浆面层的厚度,可采用30~ 。当面层厚度大于45mm时,其面层 时 宜采用混凝土; 宜采用混凝土; 4 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 竖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筋,对于混凝土面层,亦可采用 级钢筋, 级钢筋 对于混凝土面层, HRB335级钢筋。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 级钢筋。 级钢筋 受压钢筋一侧的配筋率,对砂浆面层,不宜小于0.1%, , 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0.2%。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 对混凝土面层,不宜小于 。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0.1%。 。 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 竖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 ;
13
二、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5 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 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及0.2倍的受压钢筋直径,并不宜大于 倍的受压钢筋直径, 及 倍的受压钢筋直径 并不宜大于6mm。 。 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20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 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500mm,并不应小于 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倍受压钢筋的直径及 , 120mm; ; 6 当组合砖砌体构件一侧的竖向受力钢筋多于 根时,应设置附加箍筋或拉 当组合砖砌体构件一侧的竖向受力钢筋多于4根时 根时, 结钢筋; 结钢筋; 7 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等,应采用穿通墙体的拉结钢筋 对于截面长短边相差较大的构件如墙体等, 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 作为箍筋,同时设置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的竖向间距及拉结钢 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500mm(图8.2.6); 筋的水平间距,均不应大于 图 ; 8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及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 组合砖砌体构件的顶部及底部,以及牛腿部位,必须设置钢筋混凝土垫块。 竖向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锚固要求。 竖向受力钢筋伸入垫块的长度,必须满足锚固要求。
6
4.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时截面承载力计算 4.矩形截面小偏心受压时截面承载力计算 忽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 忽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建立截面内力平衡方程
由平截面假定, 由平截面假定,相对受拉边的钢 筋应力可表示为
7
受压区竖向受压主筋无箍筋或无水平钢筋约束时取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小偏心受压时,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小偏心受压时,也可近似按 下列公式计算钢筋截面积: 下列公式计算钢筋截面积:
h ——剪力墙的截面高度; 剪力墙的截面高度; 剪力墙的截面高度 b ——剪力墙截面宽度或T形倒L形截面腹板宽度; 剪力墙截面宽度或T 剪力墙截面宽度或 形倒L形截面腹板宽度; h0——剪力墙截面的有效高度; 剪力墙截面的有效高度; 剪力墙截面的有效高度 Ash——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的水平分布钢筋的全部截面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