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从“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句诗中,我们可以 感受到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感。“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诗,是说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 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 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他热烈的希望。 诗人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 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 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 又憧憬未来、充满理想。这两句诗独辟奇境,别 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着未来。
己亥杂诗(其五)
理解古诗,完成填空
《题临安邸》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忧国忧民 的情感和对 统治者的辛辣讽刺 。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三课时
理解诗题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 即己亥年,龚自珍往返京城和 杭州老家之间,共作诗315 首,统称为《己亥杂诗》。诗 人经过江苏镇江时,恰逢当地 举行庙会,有人请他撰写祈祷 文字,他借题发挥,写下了这 首名作。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走进作者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 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 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 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 《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 也多清新之作。诗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齐名,称“中 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有《剑南诗稿》《渭 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走进作者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
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主张道、学、治三者不可分割,开知识界“慷慨论天 下事”之风。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 评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对后来思想界有相当 影响。代表作有《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为文 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词瑰丽奇肆,称为“龚派”。 有《定盦文集》等,今辑为《龚自珍全集》。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2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暖风”一语双关,在诗中既指自然界 的春风,又指当时的淫靡之风;“游人” 在诗中不是指一般的游客,而是特指那些 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权 贵。在后一句诗中,诗人直斥统治者忘记 国耻家仇的丑态,蕴含讽刺、愤怒和无穷 的隐忧。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结
你有哪些收获呢?
结束语
大千世界,充满着无数的奥秘,希 望同学们能遇事独立,积极探索钻研, 解决更多的难题。
感谢各位聆听
理解古诗大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 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是让人心痛。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 降临世间。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明了什么?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 的修辞手法。表明诗人 期盼一场急风惊雷,打 破在清朝统治下笼罩九 州的沉闷和迟滞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