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13课《宇宙的未来》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课:《宇宙的未来》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括号内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就是( )
A、(轱)辘(酤)酒(沽)名钓誉(怙)恶不悛
B、(诳)语(逛)街热泪盈(眶) (匡)谬正俗
C、(逾)越(伛)偻向(隅)而泣(踽)踽独行
D、(熨)帖(愠)怒良(酝)佳酿云气氤(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就是( )
A 别出心裁映入眼帘赞叹不已如烟似雾
B 明察秋毫幅圆广阔轻而易举瞬息万变
C 瞻养父母归根到底晶莹透明模棱两可
D 推陈出新疏疏朗朗因地治宜臭名昭著
3、下列各句中有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就是( )
A我从事的全球变暖研究,起步较晚。
有事还得将相关古生物遗骸千里迢迢送到国外去鉴定,不仅耗时费钱,还得仰人鼻息。
B时光荏苒,岁月如歌,您就是否慨叹光阴似箭?春华秋实,夏霖冬雪,您就是否笃信奋战数月,便能为未来的日子留下雪泥鸿爪?
C虎年“两会”上,这位代表说的虽不就是什么崇论宏议,但她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与假话,因此我们更加重视。
D喜欢在洁白的墙上笔走龙蛇,写字题歪诗,竟成为某些国人的一种奇挂的积习与癖好,也不知此风起于何时,始作俑者为谁。
4、下列关于作者的介绍,表述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朱光潜(1897-1986),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
她学贯中西,博古通今。
B刘易斯•托马斯,1943年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
C史蒂芬•霍金就是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
美国理论物理学家。
D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徽与人民英雄
纪念碑的设计。
著有《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就是( )
A记者近日发现,公园晨练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由松树精华做成的“神仙茶”,对这种带点儿树皮味的绿色茶剂赞不绝口。
B挪威国宝级乐队“神秘园”将再度来京演出,实现了外国演出团在京演出超过7次的记录,在其演出的艺术历程中也就是唯一的一次。
C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外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的一些跨国公司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就是()
玉树藏族自治州, , , , , , ,玉树既就是“三江源头”,也就是“藏獒之乡”与“虫草之乡”。
(1)东与四川省与西藏自治区毗邻
(2)就是长江落差最大的标志点
(3)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相通
(4)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
(5)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
(6)气候高寒
A (2)(4)(6)(5)(1)(3) B(3)(1)(2)(5)(6)(4)
C (4)(6)(5)(1)(3)(2) D(5)(3)(1)(4)(2)(6)
二、古诗文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就是怎样描写的?
答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
三、课外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中国古代的天文(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就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就是圆的,地也就是圆的。
她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就是指坐标,就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就是圆的,地一定也就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有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她下面再问:天就是圆形的,还就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就是经度,南北就是纬度。
她问的就是经度长一些,还就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她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就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就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就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就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她们的关系就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
璇玑就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瞧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就是模型,就是商代的文物。
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与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
但大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就是天球面与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
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就是一个旋转式天文仪器,目的就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
极。
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就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
如果转盘的直径就是8尺,那么管子的长度应约就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
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
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就是不动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与地固定,方法就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
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
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大部分:一就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就是这些大石块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
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确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与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8、从原文瞧,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与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就是经度,南北就是纬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与地都就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
《周礼》所谓,“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就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就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9、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就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就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就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瞧,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就是必不可少的。
10、“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与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推断,准确的一项就是
A、璇玑就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与琮都就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与琮都就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代表天的壁与代表地的琮,可能都就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D、今天所能见到的壁与琮,都就是礼器与饰物,就是由竹管与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四、语言知识运用:
11、阅读下面的文字,为“指付通”下定义。
(不超过70字)
现在,消费者哪怕不带现金与银行卡,也能在部分商家从容消费了。
昨天,本市千余家商户正式开通“指纹支付”,包括百盛百货,可的、光明便利店,DQ冰淇淋等,涵盖百货零售、超市卖场、餐饮娱乐等各消费行业。
上海也就是亚洲首个实现指纹支付的城市。
被称为“指付通”的指纹支付业务并不复杂。
已拥有农行账户的市民,可以到农行长宁支行的下属营业网点办理。
将手指指纹与本人账户绑定,并设置身份识别码,即可免费开通并使用该业务。
消费者在商场的指纹支付终端上按下手指后,系统通过认证识别出指纹已绑定的付款账户,并从该账户自动转账支付消费款项。
此外,市民也可在中国联通、罗森便利与可的便利等各网点先完成指纹注册、开通“指付通”电子钱包,并与自己指定的银行账户绑定。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
因此,相比于刷卡消费中的“卡+密码”的确认方式,指纹支付的安全系数相对更高。
据运营商立佰趣公司介绍,该业务采用的就是活体指纹特征点数据识别技术。
任何人即使非法获得指纹数据信息,也无法逆推出指纹图像或仿制指纹。
有关技术专家同时表示,因为准确的指纹识别离不开健康的指纹基础。
有极个别人群因先天不具备指纹或后天指纹劳损,以及因病理原因造成的手指严重蜕皮、干裂、过度潮湿等情况,就是无法识别通过的。
一般而言,99%以上具有消费需求的中、青年人,均可成功开通并正常使用该业务。
“指付通”就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要求三个句子构成排比,语意逐步加强。
一朵浪花,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一排浪花,就是一组激昂的旋律;一江浪花,就是一部欢乐生命的乐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三课:宇宙的未来
一、基础知识
1、答案:B
(诳kuáng、逛guàng、眶kuàng、匡kuāng,A、轱gū、酤gū、沽gū、怙hù,C、逾yú、伛yǔ、隅yú、踽jǔ,D、熨yù、愠yùn、酝yùn、氲yūn)
2、答案:A
(B幅员C赡养D 制宜)
3、答案:B
(B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
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
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与“未来的日子”语境不符合。
A仰人鼻息:比喻依赖人,瞧人的脸色行事。
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
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
使用正确。
D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
4、答案:C(史蒂芬•霍金就是英国理论物理学家。
)
5、答案:D
(A项成分残缺。
在“流行”后加“喝”,在“对这种”前加“老年人”。
B项“实现……记录”搭配不当。
C项表意不明。
“引以为豪”应修饰“期刊”而不就是“经营权”。
)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
做连贯题要先分组,把相同内容的句子分为一组,然后再确定语序。
(1)(3)(5)都就是说玉树的位置,可分为一组;(4)(2)都就是说高度,可分为一组。
(6)说气候。
然后确定整体顺序:“位置—海拔—气候”就是合乎事理的,最后确定内部小语序,(5)主说玉树的位置,(1)(3)就是对(5)的补充,故(5)就是首句,最后可巧用排除法确定答案。
)
二、古诗文阅读:
7(1)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
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
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
(2)这首诗歌通过素蝶反映活动描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与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三、科技文阅读:
8、答案:D
(解析:“琮的方形就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与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方形象征大石块。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注意A项有瑕疵,文中“把
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就是作者的观点,没有说就是古人的观点。
9、答案:B
(解析:A“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就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就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肢前后分析。
)
10、答案:C
(解析:A“璇玑”就是玉器,不就是天文仪器;B璧与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就是礼器;D文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与外包的大石块变成琮。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璇玑”就是玉器,不就是天文仪器,可对比C项判断。
)
四、语言知识运用:
11、答案:
“指付通”就是指消费者预先在银行将手指指纹与本人账户绑定,并设置身份识别码后,即可在商场的指纹支付终端上按下手指自动从账户支付消费款项的一种安全方便的指纹支付业务。
12、答案:
示例:一片树叶,就是一颗生命的水滴;一颗树木,就是一条生命的长河;一片森林,就是一汪生命勃发的大海。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选用、仿用句式与语言表达连贯,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时要严格按题目“语意逐步加强”的要求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