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公开课教学设计_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①、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②、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③、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2、过程与方法:①、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②、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②、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弹簧秤、烧杯250ml、大小不同的橡皮、2.5N弹簧测力计
四、教学环节:
(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联系生活情形,并进行推测。
出示一个系有细线的橡皮,让每组学生把橡皮浸人水中,体验一下橡皮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你有什么感受说明橡皮受到了水的浮力?
3、手的感觉是不太准的,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呢?
小组讨论设计验证方法,并要求把自己的方法用图示画出来。
交流学生的设计计划,并按照计划验证,汇报结果。
(二)、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水的浮力大小:(两个实验同时开始,一半小组选做第一个实验,一半小组做第二个。
)
A.同一个物体
1、测量橡皮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重量),记录在表格中。
(结合上节课,上浮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让学生测量下沉物体受到浮力大小的同时关注排开的水量)
2、测量橡皮分别浸人水中不同位置时对弹簧秤的拉力,记录在表格中。
3、计算橡皮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橡皮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发现:一个下沉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B.大小不同的物体
1、分别测量大、中、小三块石块完全浸人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在表格中。
2、计算石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们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联系。
3、分析两次测量所得的数据,找出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规律。
(a.大小不同的下沉物体完全浸人水中,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无论沉浮,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三)、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概括: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有关,浸人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参照教科书第12页的示意图,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的原因,并配合用公式表示物体沉浮的原因。
(具体见教师用书)
问题:
1、如何获取较为准确的测量数据,如排开的水量。
前面我们说到了感觉重量变轻了,是因为受到了浮力,但是我们都要求需要用数据说话,而此处难以读出准确的数据,或实验现象不明显。
2、针对本节内容,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进行实验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