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110kV变电站发事故总信号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 110kV变电站发事故总信号原因分析
牛陈灵游亦强
温州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000
摘要:为保证电力系统可靠运行,针对某110kV变电站发事故总信号问题进
行阐述分析,指出了回路设计存在缺陷是发事故总信号的主要原因。

最后,结合
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避免其他变电站发生此类问题,提高了电
网的供电可靠性。

关键词:变电站;事故总信号;电网
0 引言
变电站作为电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系统的安全可
靠运行。

它肩负着与发电厂和电力用户相互联系的任务,一旦变电站发生故障必
然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其重要性毋庸置疑[1-3]。

告警信号作为判别变电站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同样毋庸置疑。

一旦有告警信号出现,则说明某处设备即将失去作用甚至已经失去作用,严重者
将造成部分地区停电。

若告警信号不能正常告警,则不能及时判别设备的运行状况,故告警信号能否正确报警就显得极为重要。

为此,本文以某110kV变电站
110kV侧各间隔发事故总信号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指出了回路设计问题,并提出
相应的改进措施。

1 事故概况
某日,运行人员在某站进行巡视工作时发现,110kV 1101线、110kV 1102
线、110kV桥开关间隔事故总光字动作,无法复归(运行状态为双回线路分裂运
行独立供电),其接线方式如图所示。

图1 110kV主接线图
考虑到该告警信号可能影响到供电可靠性,为保证变电站稳定运行,运行人员紧急上报缺陷情况,并联系检修人员,由专业的检修人员进行检查处理。

2 现场检查
检修单位收到紧急消缺任务,并于当晚开展缺陷分析,制定消缺方案。

通过查阅历史记录得知,该站曾开展综合检修工作。

期间,110kV 1101线开关、1102线开关、110kV桥开关改检修。

其工作为110kV 1101、1102线、110kV桥开关C 检。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110kV 侧断路器防跳均采用操作箱防跳,不满足最新断路器防跳规范(应采用断路器机构防跳)。

检修人员第一时间把缺陷问题上报沟通后,将现场的操作箱防跳回路改接为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

由于该站在综合检修前信号无异常,由此,检修人员第一时间将原因定位在现场的操作箱防跳回路改接为断路器防跳回路操作上。

次日,赴现场对此操作涉及的回路展开排查。

3 事故原因分析
3.1 事故总信号原理介绍
事故总信号由两个继电器KKJ与TWJ串起来构成,如图。

图2 事故总信号接线图
KKJ继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双圈磁保持的双位置继电器。

该继电器有一动作线圈和复归线圈,当动作线圈加上一个“触发”动作电压后,接点闭合。

此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闭合状态,直至复归线圈上加上一个动作电压,接
点才会返回。

当然这时如果线圈失电,接点也会维持原打开状态。

手动/遥控合闸时启动KKJ的动作线圈,手动/遥控分闸时启动KKJ的复归线圈,而保护跳闸则不启动复归线圈。

当开关处于手合后位置(KKJ=1),且开关在跳位时(TWJ=1),发事故总信号。

3.2 线路间隔发事故总原因分析
线路断路器处于合位,检修人员按照讨论结果,第一时间对操作箱防跳回路改接为断路器防跳回路涉及的回路进行排查,并查阅改动后图纸发现(见图3、4),跳位监视继电器(TWJ)与断路器本体防跳继电器(即K75)通过图中蓝线回路连通励磁(通过TWJ、K75、常开接点S1形成正负极回路导通),由TWJ、K75进行分压,现场实测TWJ分压值为152V,K75分压值为71V,使TWJ动作,即TWJ=1。

因开关在合位,即KKJ=1,满足发事故总信号条件,故触发间隔事故总信号动作。

图3 智能终端合闸及其监视回路接线原理图
图4 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回路回路接线原理图
最终得出结论,现场将操作箱防跳改为断路器机构防跳后,跳位监视继电器(即TWJ)所在的合闸监视回路同合闸回路共接,是发事故总信号的根本原因。

3.3 桥开关间隔发事故总信号的原因分析
现场桥开关处于分位,操作箱合闸监视、断路器本体合闸线圈(即Y1)形成
导通回路,使TWJ动作。

检查KKJ继电器的备用辅助接点,发现KKJ已动作。

因KKJ为双线圈保持型
继电器,在调试期间最后一次分闸是经保护整组传动分掉的,使得桥开关的状态
是分位,为不对应状态,故触发事故总信号。

另外,桥开关与线路开关都存在操
作箱防跳改为断路器机构防跳行为,经检查发现,桥开关同线路开关存在同样的
回路缺陷。

4 后续处理
由于跳位监视继电器(即TWJ)所在的合闸监视回路同合闸回路直接共接,
是发事故总信号的根本原因。

故现场检修人员为消除此缺陷,增加独立的合闸监
视回路109。

图5 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新增回路后接线原理图
图3中合闸监视回路与合闸回路通过41KD15-41KD16短接片相连,将其取消,使图3中合闸监视回路通过新增109回路与合闸回路相连,断路器本体操作机构
具体接线见图5。

当断路器在合位时候S1(断路器辅助接点)断开,K75防跳继
电器得电后,其节点K75断开,使得开关处于合位,跳位监视继电器(TWJ)不
得电,进而不满足发事故总条件。

以上回路变更均已反馈设计,并征得设计同意
后方进行变更。

其具体操作:
(1)线路间隔
先找出智能控制柜至断路器端子箱的控制电缆备用线芯及断路器端子箱至断路器机构的控制电缆备用线,并核对备用线芯,套上回路号(109);
断开智能控制柜41KD:15与41KD:16的连接片,将107接至41KD:16,109接至41KD:15,并在断路器机构箱将109接入X1:695。

(2)桥开关间隔
因桥开关在热备状态,为防止消缺中误合桥开关,向局有关部门申请断开桥开关控制电源,征得同意后,现场实施以下安全措施:
1)断开桥开关控制电源;
2)在断路器机构端子箱处,断开107回路(X1-610),101、102回路,用包布包好。

3)恢复桥开关控制电源,用短接线,在智能终端处模拟手动分闸,41KD1正电短至41KD10,使KKJ复归;
4)在后台监控系统上核对,桥间隔事故总信号复归,同时向远方调度端核对信号已复归。

由于桥开关处于热备状态,回路需结合后续停电计划进行修改。

以上均完成后核对三个间隔设备无、后台监控系统无异常信号无异常后方结束工作。

5 暴露问题及防范措施
(1)暴露问题
1)现场更改回路后试验不到位,更改回路后未正确的安装规范试验。

关于间隔事故总,应根据信号回路的原理接线,在各种可能的状态下均要验证。

2)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发现问题后未及时向施工项目部反馈,对接部门不准确,未向设计反馈、为经设计变更,现场单方面随意变更有关重要二次回路,
回路变更后未重点试验,导致变更后的回路带缺陷投运。

整个施工调试、项目管理流程不规范。

3)工作结束后,验收不规范,没有及时发现问题。

(2)防范措施
1)加强现场试验规范,严格按照试验要求规范进行试验。

2)规范项目管理流程,按照施工班组—施工项目部—业主方、设计方(同时反馈工程部)的重大问题反馈流程。

1.
技改、综合检修工程严肃现场变更、设计变更,施工项目部在以上重要环节和关键点上应起到主导作用。

2.
严格管控验收环节,规范作业。

6 结论
本文针对一起110kV变电站发事故总信号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得出间隔发事故总信号的具体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而避免类似问题,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潘金祥.110kV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动作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3):198-199
2.
王丰华,胡徐铭,钱勇,等.变压器绕组振动监测技术研究综述[J].广东电力,2018,31(8):52-53
3.
刘强强.肖艳炜,李国强等.一起无保护动作信息的开关跳闸事件分析[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8):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