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育儿经验总结范文(精选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长育儿经历总结范文〔精选3篇〕
家长育儿经历总结范文〔精选3篇〕
家长育儿经历总结1
转眼间,女儿上幼儿园都快一年了。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点点滴滴的成长经历日渐明晰地浮如今我的记忆里,虽然忙过、累过,但更多的是女儿所带给我的快乐与幸福!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中央,她是我们生命的延续,是我们的希望和寄托。
孩子的每一个进步会让父母欣喜,孩子的喜怒哀乐时刻牵动着每个父母的心弦。
作为母亲的我也时刻体验着这种心动,感受着这一份幸福。
如今我将自己平时的一些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陪伴:孩子乐了
陪伴孩子是父母的天职,既然我们把孩子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要把她抚养好。
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能接触到许多在爷爷、奶奶身边接触不到的东西,适当抽出点时间来陪伴孩子,带孩子出去活动,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自从女儿学会走路后,我就会经常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带她出去玩,如:公园、动物园、翻斗乐、参加亲子活动等等,让她接触到一些没有接触到的东西,满足她的好奇
心,每次出去她都快乐的不得了,但每次尽管我是那么的累,看着她那快乐的样子,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二、肯定:孩子自信了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
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一生的开展都非常重要。
对孩子来说,父母、老师都是重要人物,假如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她、批评她,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觉得自己很差劲,从而破坏孩子的自信心,使她形成自卑心理。
作为一个好家长,一定要杜绝打骂、责备、抱怨和批评出如今自己和孩子的互动中。
把鼓励和表扬送给每一个孩子,只要孩子获得了进步,家长要及时给予表扬,用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不要随意批评孩子,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孩子,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
总之,对孩子的评价必需要客观、公正,多肯定、鼓励孩子。
例如,我的女儿---优优,第一次我教她画画,记得是在她2周岁的时候,刚开场的时候学涂色,她会经常涂到外面去,甚至乱涂,但我从来不会随意批评她,更多的是去鼓励她,如:优优真棒呀,都会画画了呢,假如要细心一点,不要涂到外面去,那宝宝就会更棒了,不信,我们试一试!”当我跟她说话的时候,我用鼓励的目光看着她,她果然快乐的答
复:“好”。
第二次女儿涂的就好多了,我及时的给她鼓掌,她的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我想,这就是帮她建立自信心的开场。
三、引导:孩子学会了
孩子人生中最初的偶像可能都是自己的父母,所以,父母的言行举止会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此外,在生活的各种细节上,我们要有意识的逐渐让宝宝独立完成并形成习惯。
如:孩子开场学画画的时候,我们可以要求她把笔盖扣在水彩笔上,这样笔盖不容易混淆和丧失,并且从一开场就要有良好的握笔姿势和坐姿等等;再比方,每次玩完玩具后,要让她自己去拾掇好玩具;饭前便后要洗手、平安意识、礼貌问题、哪些事情可以做,应该怎么做,哪些事情不能做等等。
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她们的潜力很大,很多东西从一开场就提出要求比已经形成坏习惯再来纠正简单多了,家长所要做的就是相信孩子能做好。
如今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难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我觉得应该有意识的让宝宝学会等待、忍受,学会克制困难,互让和分享。
比方,当两个小朋友都看重一样玩具时,要求孩子完全的谦让并不是最理想的教育,我们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分享或是轮流玩等等。
四、交流:孩子长大了
对孩子敞开你的心扉,孩子也会同样对待你,父母和孩子互相之间就有了默契。
不要只是一味想知道孩子的各种想法,也应该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例如,爸爸如今去哪里了,妈妈上班时做了什么工作,爸爸和妈妈对宝宝的什么表现感到特别快乐等等。
如:一次下班回家,我告诉女儿,妈妈今天很累,女儿对我说:“妈妈,那你休息一下吧,我给你按摩吧”。
第二天,她把自己的存钱罐抱到我的面前,倒出里面老公平时给她的硬币,用她的小手捧到我的面前并告诉我:“妈妈,这些都给你吧,你去买东西给自己吃吧。
”我问她为什么都给妈妈了,她告诉我,因为你要给哥哥姐姐改作业,所以要去买东西给自己吃啊。
顿时,我明白了,我的女儿长大了,她懂事了,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件事让我体会到,我把女儿当成大孩子,经常和她交流,从而到达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
作为妈妈,能与孩子一同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我愿以一颗童心陪伴孩子渐渐成长,我愿以一颗智者之心给孩子指明道路和方向,我愿以一颗仁者之心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家长育儿经历总结2
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心肝宝贝,有个安康快乐的宝贝是每个家长的骄傲,更是每位家长的心愿。
我们除了满足他们安康成长所必须的物质生活外,正确引导和教育好孩子更是作为一名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我们家长的
共同心愿,都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下面我浅谈一下对孩子教育的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有缺乏之处,请大家批评指点。
孩子今年七岁了,作为家长我很惭愧,由于工作的原因陪孩子的`时间真的是太少了,孩子的成长是老师们的精心培养和教育的结果。
一、随机教育很重要
我家孩子很好动,特别喜欢问问题。
好奇心很强。
什么都想知道,对于孩子的提问,我知道的尽量告诉他,有时提出的问题我答复不上来的时候,我也决不会敷衍他,而是对他说;这个妈妈也不懂,等妈妈在网上找找答案,在告诉你好吗。
或是告诉孩子我们可以问问其别人或许他们知道。
我觉得这样间接的使孩子懂得有问题要多问、多想、多看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二、不要过多的挑剔和批评。
当孩子放学回到家,拿着他的作品与你分享,满心期待能得到你的肯定的时候,千万不要用我们大人的高标准来评价,学龄前的孩子尚未脱离自我中心的阶段,父母任何一句批评的话都会伤害到孩子。
我们应该使用能传递正面消息的语言尽量减少使用负面的语言。
三、与孩子谈话并学习倾听。
我们每天应多花点时间与孩子聊天,交流是很重要的,我们虽然是孩子的父母但也是孩子最亲密的朋友。
只有在聊天的过程中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要。
在这过程中,父母要学会倾听,理解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往往有许多父母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急着纠正孩子的观点。
我觉得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不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想法,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造成亲子之间的沟通间隔。
四、鼓励孩子处理困难。
一般大多数的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都会直接寻求父母协商,太会帮助孩子的父母往往会教出依赖心很重的孩子。
我们不要太小看孩子的才能,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处理一些不太复杂的问题。
因此父母应该从旁辅导,给孩子时机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想说: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对的方法;没有不对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
总之,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对孩子的教育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作为家长更要多学习、多观察、多和孩子沟通、多一些交流,竭力配合老师,因为优秀的孩子也离不开老师的培养和教诲。
因此我们要做好家园合作,把我们的孩子培
养成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我相信只要我们肯付出,那一定会有收获的一天。
家长育儿经历总结3
一、以身作那么,身体力行
身教胜于言传,小孩子的模拟才能是非常强的,同时对事物好坏的分辨才能根本是没有的。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因此想要求小孩子怎么样,首先父母必须按照自己交给孩子的方式方法去做。
比方:宝宝回家后总是先找东西吃,让他洗手很不乐意,为了让他养成好习惯,我们回家后先去洗手间洗手,而且特意做给他看。
这样几次之后,如今他回到家就自己跑去洗手了。
二、独立生活才能的培养
对于孩子来说,他迟早是要分开父母的怀抱,独立生活的。
假如什么都不会做,孩子就会显得低能,也会打击他的自信心。
因此,事事包办,绝对是在害孩子。
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心安理得做个懒爸爸,只要孩子自己能做,尽量让他自己来。
从上幼儿园开场,周末我一个人带他的时候,吃饭时我都给他一把勺子,自己坐在桌子前,每次吃的都是桌子1/3,地上1/3,自己1/3,也由着他。
次数多了纯熟了他就不会再掉在桌子上和地上。
假如我帮他做应该会做到10分,但是那10
分永远不是他自己的,如今试着做哪怕是2分3分也是他自己的,我相信时间会给他加到10分。
要相信孩子能行,两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更多的时候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做事情,这时候作父母的要鼓励孩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三、充分理解、有效沟通
孩子的思想意识还不健全,有些行为在我们看来可能比拟幼稚,所以父母务必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的行为表现。
平安夜的晚上我们告诉他把袜子放在床头,夜里圣诞老人会给你送礼物,他卻跟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圣诞老人,你在骗我”,听到后我就在想“小家伙很老成啊,这个都知道”,但是为了配合老师的教育,还是劝他在睡觉前放一双袜子在床头。
第二天起床一看,袜子里面有巧克力就笑了“原来这个世界上还真的有圣诞老人啊,今晚睡觉再放袜子,叫他明天给我送个玩具过来”。
在笑喷之余,也不免感慨孩子的跳跃性思维。
但是这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真有圣诞老人,今天给我送了,明天肯定也得给送。
这也同时表如今其他方面,刚开场看到别的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自己唠叨着要去上学,但是该自己上学了,到幼儿园门口就犹豫不想进去。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充分的理解他的想法,实际上她只是依赖父母,不愿意和父母分开,批评是没有
用的,只会越哭越厉害。
这就需要有效的沟通。
父母在和孩子沟通时要注意和孩子交流的目的。
目的不是强迫性地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而是理解孩子的行为,明晰孩子的想法,发现孩子的目的,然后再自己想方法劝导孩子要上学,学知识。
四、良好道德品质有培养
1、有的时候带孩子外出在见到朋友的时候会让孩子叫“叔叔、阿姨”和人家打招呼。
有的孩子听话按照父母的要求做,父母很快乐,对方也夸奖小孩真懂事;假设孩子不愿意,父母就感觉脸面无光,就会当着朋友的面前说是没礼貌的小朋友,呵斥孩子。
其实这是孩子的正常反响,在
2、3岁的时候,是自我意识的初期,是面向生疏人最原始的条件反射,是正常发育的表现,而父母往往感觉自己的小孩没有礼貌而为难。
儿子咳嗽,圣诞节带去看医生,医生给检查的时候儿子老是要回家吃圣诞老人送的巧克力。
医生跟他说咳嗽不能吃巧克力,本来小孩子就对看医生比拟抵触,他张口就对医生说“那是圣诞老人送我的,再不让我吃我就打110,让警察来抓你”。
听到后我真的好无语,但是我还是和他说马上就好,回家给你拿。
在去抓药的路上我就悄悄的和他说“你刚刚不礼貌,在医院里面就要听医生的话,生病才会好的快,就像在家听爸妈的话一样”,他说“我知道了,就像在学校听老师的话一样”。
在去问医生服药剂量的时候,趁着小孩不注意,我才
和医生抱歉,说自己没有教育好。
我知道是因所谓的“不礼貌”而让我为难,但是也不能当面责备孩子,为了他小小的心灵我还是认了。
2、培养孩子“输得起”
适当的竞争意识对孩子有好处,但如今的孩子“只能赢”、“输不起”,抗挫折才能特别差,一点委屈都不能受。
其实,竞争中输和赢都是自然的事情,我们应该坦然承受“成功”是把一件事情尽心尽力地完成,而非把别人打败!我____宝就有“好胜”的心理,样样争第一,不然就闹。
在学校的开放日时候,我和他一起参加了一个亲子游戏,没有拿到名次,当时没有哭闹,但是面部表情看上去比哭闹还痛苦,我知道他是不快乐。
我就和妈妈劝导他,这次没有奖品没关系,我们下次努力,争取拿到奖品。
输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了就失去信心,培养孩子心胸宽广,乐观豁达,微笑着挺起胸膛,看到积极的一面,内心强大,充满希望。
这样才能与别人和睦相处,有团队精神,而不要超过别人就高高在上,瞧不起人;比不过别人就垂头丧气,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育儿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所谓知易行难。
虽然看了很多书,知道了一些育儿的道理,在实行上却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执行到100%。
谨以此文,与所有父母共勉。
希望所有的小
宝宝,在人生的道路上,做一个真正快乐的有魅力的强者!努力帮助宝宝安康快乐的成长。
最后感谢老师对宝宝的教育及支持!
第 11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