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导学案
【复习目标】
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4.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统一的主要措施。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6.以长城、北京故宫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以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自主学习】
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努尔哈赤的贡献、皇太极的贡献;清军入关的时间。
探究活动一:【明清君权的强化】
1、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①机构改革:中央:
地方:
②特务机构:
③思想控制:
2、清朝强化专制统治的措施
①机构改革:
②思想控制:
3、思考:在明清(14-18世纪)时期,中国最高统治者不断强化皇权,禁锢人们思想的时候,西欧国家在忙于什么事情呢?
探究活动二:【明清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对内: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清朝历代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①西南(藏族):
②西北(维吾尔族):
③北方(蒙古族):
④东南:
⑤南方:
2、对外: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明清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明:①
清:②
③3、思考:探究了明清统治者对内维护民族团结,对外抵御外来侵略之后,你有何感想?
探究活动三【明清对外政策的变化——由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1、对外开放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2)郑和下西洋有何意义?
2、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有哪些?
(2)你如何看待这一政策的影响?
3、思考:中国从汉朝至今,中国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变化?你从中收获怎样的感想?
课后探究活动【明清文化成就】
一、建筑艺术:
1、明长城与秦长城有何异同?
2、,我国古代都市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城市建筑艺术的杰作。
二、科学技术:
1、李时珍,明朝,《》,是我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西方国家称它为“东方医学巨典。
”
2、宋应星,明朝,《》,详尽地记述了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过程。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三、文学成就:(四大名著)
著作作者朝代特色主要内容及特色
四、艺术成就:
1、戏剧的繁荣:明清时期,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是什么?
【课堂小结】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一、明朝
1、明朝建立时间:1368年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首都:南京
2、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行中书省,分权于三司,直属中央。
(2)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皇权空前加强重要表现)
(3)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
3、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1)目的:为了扩大明朝的政治影响,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2)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意义:郑和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关系。
4、戚继光抗倭
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倭寇。
戚继光率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倭寇,后又同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平息东南沿海倭患。
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二、清朝
1、清朝建立: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皇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全国的统治。
2、清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1)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康雍乾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3、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1)对内: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
①顺治帝册封达赖,康熙帝册封班禅,雍正帝设驻藏大臣。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②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时,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漠北地区。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克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⑤1684年,康熙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海防的巩固。
(2)对外:收复国土,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1661年,郑成功率将士先后攻占赤嵌楼、台湾城,162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②雅克萨之战(原因:沙俄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领导者:康熙帝)
经过:两次围攻雅克萨,给沙俄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结果:1689年,沙俄与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
4、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清朝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面对西方殖民者日益猖獗的侵扰活动,从国家安全出发,实行闭关政策。
(2)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3)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4)启示:①对外开放促进繁荣,闭关锁国导致落后。
②我国应坚持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吸取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加快自身发展。
【随堂检测】
1.“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这里的“我朝”应该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B.八股取士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
3.明朝丞相的废除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说明了()
A.君主集权的强化B.地方权力的扩大C.监察职能的增强D.中央机构的膨胀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A.荡平倭寇B.赶走荷兰殖民者C.击退沙俄侵略者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5.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
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
6.“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雅克萨之战D.平定噶尔丹叛乱
7.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伊犁将军B.宣政院C.驻藏大臣D.乌里雅苏台将军
8.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政府加强对新疆地区管理的措施是()
A.设置西域都护B.设置宣政院C.设置驻藏大臣D.设置伊犁将军
9.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B.实行闭关锁国C.加强思想控制D.鼓励商业发展。